基于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学知识不断深化,以往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随之“互动式教学”被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结合小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奇心重的特点,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深入理解知识与广泛应用,促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化。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在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注入的阶段,在学习中缺乏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一味地光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从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或是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学生可将知识与生活更好地结合,更深一层地去理解与运用知识,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讲究的是师生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丰富地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在主体的地位,能通过实践的参与拥有正确的数学思维意识,得到更多新的数学知识的拓展。
  小学生还处在身心发展还未健全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他们比较活泼好动,缺乏学习的意志力,在课堂上很难保证精力集中,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且在教师对知识的注入中,缺乏实践的机会与空间,未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极容易产生遗忘。而学生在互动教学中,可愉悦地参与到情景学习中,边学边练习,同时与同学、老师间交流自己的观点与思路,在问题的探究的过程中,串联所学过的知识内容,寻找知识间微妙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综合地学习与应用知识。
  三、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实践
  (一) 建立平等关系,贴心关怀学生
  互动教学下有具体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间,在此之中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发挥主体性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转变原先的教学观念,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亲切友善的形象,学会尊重学生,与他们之间平等、友好地沟通,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更乐于参加数学实践,在其中积极地表现自己与表达个人观点。
  (二) 创设学习情境,增强交流互动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用交流与互动推动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内容理解透彻并学会运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讲五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去自行回顾已学过的面积单位,并尝试与其他同学就教室面积和学校面积进行讨论,填充合适的面积单位,以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之后又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播放展示幻灯片,在大屏幕上分别展示了故宫博物院、中华世纪坛、当地海洋馆三个地方的面积示意图,并用“公顷”单位在其上进行标注,学生可通过图片先行直观地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
  (三) 积极联系生活,启发引导思维
  实际上,数学知识本身就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的奥秘,等待着我们走入其中去探索发现。小学生刚刚遇到一个数学新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不太敢主动去接触理解;在这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增加课堂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用层层递接的问题与任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步地去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同学生一同去构建一个超市买东西的情景,夏天天气比较热,我们现在要购买饮料,一瓶可乐2.5元、一瓶果粒橙3.8元,教师打算两种各购买20瓶,那么总共需要付款多少钱?有同学回答道:“可先运用乘法求出每种饮料的购买价钱,再一相加可得出总价。”而有的同学还想到了更加简便的方法,同时运用乘法分配律与小数乘法,列式(2.5 3.8)×20,求得老师共需要花费126元,学生在其中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综合地运用,又一遍地增加了对知识的印象。
  (四) 小组合作学习,彼此相互帮助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受生活与文化环境、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教师在平时要贴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尊重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考虑到各个学生间的个性化差异、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可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进行分组,促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形成优劣互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勢与长处,推动交流与合作,相互地分享学习经验,以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笔者就将学生们进行匹配分组,在小组内由两名心灵手巧的女孩来制作圆柱体与圆锥体,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积极讨论,我在巡视中发现有学生提到:圆柱的上下两个圆是对称的同等大小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等观点,学生们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充分地了解到了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再之后我也分别从每个小组中邀请到一名同学,来总结本小组的讨论的结果,并给予了适当的鼓励表扬。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广泛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与学生一同积极展开交流互动与合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富章.新课改下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7(10).
  [2]胡喜乐.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1):197.
  [3]孙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葛治柱,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凤阳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基于新课改,教学模式开始不断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的启蒙阶段,在培养学生数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摘 要:学生们步入到高中阶段之后,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果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期间,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措施开展课程教学,不仅会影响教师在教学期间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学生们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将隐性分层教学措施运用到了相应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
摘 要:基于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要先分析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利因素,主要有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课下休息时间少;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注重理论性两点原因。然后采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多媒体和情景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多样化教学  一、 引言  高中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
目的:建立小型猪可控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小型猪10只,雌雄对半。胸壁左侧第四肋间切口开胸安置自制水囊缩窄器,建立钝缘支可控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术后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学科的入门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业布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和有意义的,并且应该具有挑战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来说,学生所感受到的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也不同,为了凸显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应该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处理。本文就如何将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作
一、研究目的: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发育行为障碍,同时也是影响学龄儿童的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核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