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电气故障分析”教法小议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CA6140车床电气故障分析”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及理论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采取讲解法、演示法、设疑法,在实训环节中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授导型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CA6140车床电气故障分析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中的重要的一章内容,知识点主要是普通车床、平面磨床、摇臂钻床、万能铣床、卧式镗床等常见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各类机床常见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类机床的电气工作过程,我校引入了亚龙YL-ZKT智能实训考核系统,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设备上进行各种电气故障的排除、训练和演示,以达到熟悉各种故障现象和熟练排除各种电气故障的训练目的。
  我校亚龙YL-ZKT智能实训考核系统共有36台各种类型的机床智能实训考核台、多媒体计算机及智能实训考核系统软件组成。其中,YL-ZC型CA6140车床电路智能考核台共有6台,该机床智能实训台是由多种电气元器件组成各种电气控制线路,并配有89C52型单片机、LED、键盘等组成的智能答题器,学生根据故障现象找到故障点,在电气原理图上找到故障点两端的编号后,只需在答题器上输入这两个编号,再按“确认”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中,各类机床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及理论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采取讲解法、演示法、设疑法,在实训环节中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授导型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CA6140车床电
  气故障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理论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理论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讲解工作原理。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通过课件播放CA6140车床的电气原理图,教师对照原理图详细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原理图如下。
  
  故障现象2:合上QS1,HL亮,按下SB2,HL1亮,但主轴电动机不转,并发出嗡嗡声。可能的故障原因:主电路中电动机缺相,即三相电源中有一相断路。
  排除故障:断开QS1,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测量42~45、47~50、52~55两点之间的电路,找出断路的故障点。
  4.设置疑问,学生解答。教师分析完两个典型故障后,总结CA6140车床电气故障检测的方法及思路,并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由学生来解答,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二、实训教学
  
  理论教学结束后,进入实训教学,在YL-ZC型CA6140车床电路智能考核台上进行模拟故障检测。在实训教学中的主要做法是:
  1.学生分组。由于我校只有6台可供实训的CA6140车床考核台,故把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一般在40人左右)分成两批实训,每批又分成6小组,每小组3人左右,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合理搭配,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各项管理。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后成立各学习小组,各组成员在故障检测实训中,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对疑难问题可以共同探讨。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鼓励各小组学生竞赛,对每台智能考核台设置相同数量的故障点,看哪一组能最快最准地找出故障部位并加以排除,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以此激励各小组学生积极思考,通力合作,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经过1~2周时间的实训后,学生排除故障的水平高低很快就能见分晓,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安排另外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难度较大的磨床或铣床上进行排故训练,而磨床和铣床的工作原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分析讲解过,要让学生在完成CA6140车床排故实训的基础上自己看原理图学习,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理解磨床和铣床的电气工作原理,通过自主学习,尝试排除磨床或铣床的电气故障,老师只做点拨性的指导。而那些排故水平较低的学生仍然安排在原车床上继续实训,直到能把问题解决为止。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种体现。
  总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多样的授导型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在车床故障检测的考核中,通过率均达100%,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焕山.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提出了高中历史课教学情境设置的几种途径:利用多媒体影视和图片资料;举办专题演讲;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课堂讲解;毛泽东诗词的使用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 学情景设置 途径  历史内容年代久远。使得教材内容抽象、枯燥,缺乏趣味性。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就很难很好地完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充分发掘龙芯电脑的互动式电子白板平台中蕴涵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式电子白板一、前言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互动的界面,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互动式平台。如今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互动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已悄然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互动式电子白板教学为师生提供了
新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开展十年了,新思维,新理念争先恐后地闪亮登场。课改中全新的教材,详尽的教参,精美的课件让人羡慕不已;课改中新鲜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方式,全面的评价机制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但纷繁热闹后,回过头再看,我们的学生,即将离开校园之时,音乐知识,演唱演奏水平,欣赏眼光等是否真的达到了音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呢?针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和音乐课标新理念,谈谈对课标理念落实的几点认识。  小学
摘要:高中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各学校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固然重要,但是少了素质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美术欣赏不同于别的课程,它没有固定的程序或方法,一堂优秀的美术欣赏课要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才更符合新课改的新理念。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高中美术教师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欣赏 兴趣点 欣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学时应该重视实践性,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激发兴趣,以“活”导学;启迪思维,以“动”益智;主动参与,以“思”悟趣;拓展空间,以“广”增效。  关键词:综合实践 参与 启迪 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语文综合实
高中语文课堂以其较强的理论性,被高中生广泛认为是高中教学活动中最为枯燥的一门学科。而在以阅读为主的高中阅读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更是枯燥无味,学生对于阅读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较低,这就成为了学生阅读能力不强的根本所在。  高中教育 阅读课堂 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所在,同时也是学生们语文课程学习的核心知识组成。如何提高阅读课堂的课堂效率一直都是高中语
“听、说、读、写”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主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更应该在作为习作起步的低年级写话教学中,以新理念为准绳,摸索出一条让孩子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写话启蒙之路,从而使孩子们逐渐走出习作的困境。提出了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几种方法。  小学作文写话教学策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习作教学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这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摘要:本文以随笔的形式记叙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的一次美术实习课的过程。本文翔实记录了川西高原壮阔秀美的自然风光、风物人情及学生们的实习生活。叙述了实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写生、参观,即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又对川西藏族文化、包括建筑,民俗、宗教有了感性认识,并且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泸定桥、夹金山等地实习,又有了一种特殊意义。    关键词:美术实习 丹巴 甲居藏寨 梭坡碉楼 泸定桥  美术实习课
[摘要] 笔者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1)爱心是教育的关键;(2)诚心是教育的保证;(3)耐心是教育后进生的前提;(4)激发兴趣。  [关键词] 后进生 爱心 诚心 耐心 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
先进理念引领管理步伐,情感激励带动业务水平,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要立足先进理论,拓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管理实效水平。基于实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也日益得到了重视,但是具体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从事多年的农村小学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基于实践和理论基础,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