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周刊》:富春染织本周公告,公司拟投建年产3万吨纤维染色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拟2022年投资建设,2024年完全达产,该项目前景如何? 邱诤:富春染织是国内领先的色纱生产企业之一,色纺纱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先纺纱、后染色”,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周刊》:富春染织本周公告,公司拟投建年产3万吨纤维染色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拟2022年投资建设,2024年完全达产,该项目前景如何?
邱诤:富春染织是国内领先的色纱生产企业之一,色纺纱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先纺纱、后染色”,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更加环保。尤其是在印染行业受环保趋严影响、产能收缩、染费上涨的背景下,相比之下成本更加节约,性价比更高。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消费市场复苏加快,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而国内受“能耗双限”等因素影响,部分印染企业出现停工、停产情况,推高了色纱市场,产品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受益于环保趋严影响,富春染织1~9月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51.49%;实现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增196.72%。目前富春染织的产能约为5.40万吨,公司近三年的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100%以上,此次新建3万吨纤维染色建设项目投资完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左右,税后利润约0.78亿元,会明显提升公司业绩。而除上述3万吨纤维染色建设项目外,富春染织正在建设年产3万吨高品质筒子纱生产线建设项目,并拟建设智能化精密纺纱生产项目(一期投资约10亿元),随着上述项目建设的推进,富春染织业绩有望稳定攀升。
《红周刊》:东阳光拟将持有的东阳光药51.41%股权出售给广药及其全资子公司,交易价格为37.23亿元,此次资产出售对东阳光未来发展的影响会怎样呢?
邱诤:东阳光药的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用于治疗病毒性流感)在整体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约为90%,2018年和2019年东阳光药的净利润分别高达9.01亿元和19.07亿元。但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人口流动性下降以及公共卫生意识逐渐加强,我国流感发病数量处于明显下降趋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数据,2020年我国流行性感冒确诊发病数为114.53万例,较2019年减少了239.29万例,同比减少67.63%;2021年1~7月,中国流行性感冒确诊发病数仅为18.47万例,同比减少83.64%。此外,2021年以来,罗氏的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片和石药集团、博瑞生物医药、深圳贝美药业等公司的奥司他韦仿制药均已陆续获批上市,东阳光药的主导产品可威受到了竞争产品进入市场的明显冲击。在上述因素叠加影响下,东阳光药2020年净利润由上年的19.07亿元下滑至8.37亿元,2021年1~7月东阳光药出现了4.26亿元的亏损。即使新冠疫情结束之后,未来东阳光药核心产品可威有较回升的可能,但很难再回到之前的高盈利状态。
在出售东阳光药股权后,东阳光药剩余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和化工产品三项。上述三项主营业务之中,东阳光的电子新材料业务已形成“电子光箔-电极箔(腐蚀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全产业链的产业布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7月,公司的电子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0.24亿元、27.42亿元和23.22亿元,毛利分别为7.74亿元、7.43亿元和6.77亿元。2021年1~7月,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极箔、铝电解电容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电子新材料整体营业收入、毛利较高。
此外,2021年至今,随着国内经济恢复以及下游行业带动市场需求复苏,东阳光的合金材料和化工产品板块的主要产品订单均大幅增加,部分产品量价齐升。2021年1-7月,公司的合金材料和化工产品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26.49亿元、11.88亿元,毛利分别为2.44亿元、2.87亿元。
《红周刊》:2021年由于东阳光药的亏损,确实影响到了东阳光的业绩,但今年1~9月东阳光的净利润仅有0.50亿元,即使扣除东阳光的亏损因素,东阳光剩余的上述三项主业似乎盈利能力也很一般啊。
邱诤:截至2021年9月30日,东阳光的长短期借款超过87亿元,今年1~9月公司的利息费用高达6.05亿元,高额的利息支出是导致东阳光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出售东阳光药51.41%股权交易對方以现金方式支付全部交易对价,若交易所得的37.23亿元能够用来偿还银行借款,公司的净利润会因利息费用的大幅减少而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快速推广,新能源领域开始了爆发式增长。除了新能源车持续火爆外,基于光电、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也成为热门。 据一部分上市公司披露,光电、风电的度电成本已经降到0.1-0.2元之间,从成本方面已经具备了替代煤电的基础。 但是,这些新能源发电方式,虽然成本越来越低,但和煤电相比,还多了一个额外的操作:输电。大部分风光水电的发电场所都位于比较偏远的西北、西南等区域,而用电高
目前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地区推出了REITs,包含在NAREITs Global指数里的就有近500只REITs,截至2020年四季度,FTSE EPRA/Nareit Developed Real Estate Index的总市值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52.4%是美国以外国家地区的REITs。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REITs市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北美和欧洲REITs股价变动的相关系数略高
10月29日,百世集团(BEST.NYSE)宣布拟以11亿美元的价格向极兔速递(J&T)出售其中国快递业务。 2021年二季度百世的市场份额为8.4%,与极兔合计市场份额达到15.4%,在中国快递业务量排名第四,与圆通速递(600233.SH)几乎相当,仅较中通快递(ZTO.NYSE)和韵达股份(002120.SZ)尚有差距。 2020年百世集团的亏损高达20.5亿元,2021年上半年再度亏损
最近,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一款医药产品,在一周内获得80万人的认购。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因为今年以来受医药龙头们的集体回撤影响,重仓医药的葛兰人气大不如前。但如今,市场的预期似乎已经逆转,医药的热度正在被点燃。 因为市场对医药板块最大的担心是医保控费,而最近的这一次医保谈判虽然覆盖了包括创新药在内的更多药物,可价格压降的幅度比市场预计的低得多,同时叠加销量增长的空间,所有的担心变成了欣喜。另
广发证券:我们理解,专项再贷款与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一起视作央行层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双支柱”。前者重在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是经济对煤炭等传统能源依存度偏高背景下推进绿色发展的中短期工具;后者重在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去碳化”,是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设置额度来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作用似乎偏短期,有一定程度的过渡性质。我们理解可能是因为我国资源禀赋主要以煤炭为主,对煤炭能源的依存度偏高
中信证券:从供给端观察,“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医药、电气机械、计算机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动能较强,对经济增长有带动作用。从需求端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持续向好,连续三个月单月的两年平均增速保持在6%以上,且呈上行趋势;在专项债资金加快到位和项目建设的共同推进下,基建投资增速亦较前值有所加快。在居民就業收入改善的支撑下,同时受到价格
随着互联网加强向传统金融渗透,金融机构渠道变革加速。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无论如何强调渠道的重要意义都不过分,拥有强大的渠道优势将使金融机构轻易获得竞争壁垒,并形成很宽的护城河,如同券商营业部、证券经纪人之于券商,保险代理人、银保渠道之于保险,银行网点、客户经理之于银行。从以往基金代销领域银行独大、券商紧随的传统模式,到不久前支付宝独售蚂蚁战配基金、招行旋即发力“中欧互联网先锋”的代销之战,足以窥
卡門M. 莱因哈特 肯尼斯S. 罗格夫/ 著 阅读卡门M.莱因哈特与肯尼斯S.罗格夫合著的《这次不一样》之前,我已经做好了惊叹于人类冒失和健忘的心理准备,然而掩卷之余还是感叹,人反复犯错误和忘记错误的速度还真是“远超预期”。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1987-1991年,挪威、瑞典和芬兰分别出现了银行违约危机,其严重程度位列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的“五大危机”之三,而今天提起北欧三国,大家印
在此次MSCI中国指数标的调整中,明显可看到入选的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车或锂电池领域者居多,而在一些成长性优秀的公司身上,还可看到QFII或北上资金正在持续增仓。 11月12日,MSCI公布了中国指数半年度审议结果,化工、有色、新能源成了最大赢家,新入选标的多数来自这三大行业。从入选的标的属性来看,很多公司与新能源领域相关,特别是涉及到新能源车产业。诸多迹象反映出,外资当前正在加大对A股新能源领域的
本周,沪综指在250天年线上方缩量震荡下行,热门板块多为脉冲式行情。年末收官行情中,是强者恒强,还是新主题腾飞?目前看本周热门的锂电池、元宇宙和食品涨价概念,均弱市反弹行情为主。买入政策扶持概念,坐享高估值溢价? 18日,恒生AH溢价指数收在141.74点的历史高位区,为A股强势的见证。港股龙头股腾讯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减少2%,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盈利同比下降39%,二者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