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展示真正的吉林师范大学了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梦为马,无惧天涯


  俞敏洪在《开讲啦》里如此界定大学:大学教育好像买一个火车月台票,只是给你机会进月台,但是上哪班车,去哪个方向,到哪一站下车,那完全就要靠你自己。这是我目前认为对于大学最合理的解读。
  你说,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哪个更重要呢?对于吉师大的老师来说,真的不是问题。举例来说,我们学院的院长,一个清华的博士后,不仅讲课生动有内涵,最重要的是,读书人内在的气质真的是令小女生痴迷到不行,就是那種在我们脸上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在老师的脸上就是自带美颜滤镜加持。有这样优秀的老师,就问你,还有什么动力不学习?
  有人说,没有逃过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可以逃课,但是承受得起后果吗?大概就是你逃的那节课老师正好点名了,就是这么巧,逃课的同学只能哀嚎:贼老天,你玩我!你以为60分及格万岁就真的万事大吉了吗,不,你错了,后面还有更严重的,问风雨兼程不辞辛苦地上了四年大学却在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是种什么感觉?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委屈,想嚎。
  但其实大学就像个菜市场,老师把知识罗列在那里,就看谁会是你的菜。选课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因为你终于有权利选择你的老师,这在传统的12年教育中是不可想象的,彼时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此时,我们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忍不住想放声高歌一曲。拿体育为例,我选到的是位严格的女老师,那么我这一学期的体育课一定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室友选到的却是一位幽默的男老师,那么她这一学期就可以轻松拿高分外加奖励:老师的“单口相声”。选课是门艺术,笑对需要勇气。所幸,我已经摸爬滚打一年半了,不再是简单的送人头了。
  如果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胜高考——期末考试,当代大学生无法逃避的一个鸿沟,有多难呢?其实也没有,除了背每科好几十页的知识点,真的没什么难度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我来说,真的分分钟被期末逼到崩溃。因为单个字拿出来你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那种挫败感真的深深地击垮了我脆弱的心灵,特别想跟马克思谈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知识点啊,不知道要累死祖国未来的希望了哦。
  尽管吐槽不留余力,但我却真真地爱着这片土地,这座象牙塔。它的魅力需要你的亲手揭秘奥。

浮华万千,只取一瓢


  在高考报志愿时不是没有惆怅过,也曾信誓旦旦地说:“我才不会当老师!”可最终誓言成空,不过好在我的大学,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社团活动,是让我爱上这所大学的一眼万年。社团纳新时,你会看到五花八门的社团展,喜欢汉服吗,喜欢书法吗,喜欢滑旱冰、滑滑板吗,喜欢机器人吗,喜欢法律吗,喜欢化妆吗,喜欢cos吗,喜欢摄影吗,喜欢文字吗……所有的一切,我们学校的社团应有尽有,看着热情的小哥哥小姐姐拉着你介绍这个社团你会觉得,天呐,太热情了吧,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就是: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记得一个社团的宣传单上写着:想要小哥哥吗,想要好看的小哥哥吗,只要你来,我们包分配。作为一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大学这无疑是最成功的一次社团营销案例了,忍不住给他们鼓个掌。

何以解忧,唯有食堂


  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得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
  吉林师范大学的食堂,不是我自夸,绝对是物美价廉的“美食天堂”,在吃的方面,我们大学从来没有怕的。
  我们学校的食堂啊,为了贴近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不甘落后,起了超好听的名字呢,一食堂叫学仁园,二食堂叫桃园,三食堂叫知味园。一走进食堂,扑面而来的就是菜香。作为想黑学校食堂的我来说,真的是太难了,简直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噢,对了,怪它过分好吃,怪它先对我释放魅力光波,让我情难自已,生生胖了一大圈。
  “蒸的煮的炸的烤的样样我都会啦,中式西式混着来我保证你大口塞,我的亲爱朋友别客气自己来!”我一直觉得这简直就是我们学校食堂的主打歌啊,还是完美契合的那一种。一食堂一楼的包子绝对是早餐界的翘楚,是每天早晨拼了命都要抢到的美味,没有之一。再配合隔壁家的现磨豆浆,这一顿早饭,绝对包君满意,主要是还不超过3块钱。然而像我这样每天赖床的人,只能听到食堂叔叔对我说的一句饱含歉意的话:“孩子,今天卖没了,下次早点来吧。”其余两餐最爱的绝对是三食堂二楼的套餐,其实学校食堂卖的套餐很多,但是我最爱的还是这一家,或许是因为带饭后水果带美味的汤还有我最爱的虾,而且味道也是大厨级水准。还有裤带面、苕粉、热面、淮南牛肉汤、烧麦、排骨米饭、米粉、烤肉饭、锡纸金针菇、麻辣烫、虾滑……当然,我们学校食堂的魅力绝不仅如此,多的是你不知道的美食。
  本着互为替代品的理论,与食堂相毗邻的便是校内小店的美食了。煎饼果子毫不夸张地说绝对是我有生之年吃到绝不后悔系列,最爱在标配上面加一份卫龙了,那味道,绝了。烤冷面的魅力我想没人可以阻挡吧,还有最爱最爱的就是一个爷爷卖的关东煮了,每次喝得连汤都不剩,嚷嚷着“别拦我,我还能吃”的逆天存在。
  经常看到在校大学生对“食堂阿姨手抖系列”的吐槽,说是感受到了学校食堂对他们最大的恶意,对此,我只想说一句话:手抖,在我们这里是完全不存在的好嘛!就算手抖了,那也绝对是你的碗里多了好几块色香味俱全的肉,真是吃得好撑呢。这里的阿姨一心只想把我们培养成一个个吃货,绝对不想让我们成为“瘦麻杆”和“豆芽菜”。我们只能一边哭嚎着:阿姨,我都胖出双下巴了,一边急不可耐地解决自己碗里的饭,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记得上完晚自习时,由于肚子十分“矫情”,我就只好去食堂平息一下它的怒火,打了一份9块钱的餐盘,本来标配是五菜一汤,结果阿姨硬生生地看着我说:“孩子,你太瘦了,来,阿姨再给你多盛俩菜,多吃点。”犹记得当时阿姨那慈爱的眼神,让我忍不住地想家了。我想在食堂阿姨眼中,我们并不是他们服务的对象,需要露出格式化的微笑,而是一个个长不大的就像自己家孩子一样去疼爱的宝贝。
  吉林师大的食堂,满足你挑剔的嘴和爱吃的胃,多的是温暖与美好。
其他文献
河豚:好饿,我要饿成一道闪电了。  木沐:对不起,闪电直径五米。  皮酱:别闹,再闹我也想吃东西了。  玲珑:少穿几件衣服称,可以轻二三斤呐。  面瘫:我就笑笑不说话。  听说你的内心  住着一个戏精  每次坐在车窗边看车外,就觉得自己在演MV;  每次听到很high的歌走路,就觉得自己是超模;  每次吃麦丽素,就觉得自己在吃解药;  每次有人对着自己玩手机,就觉得要被偷拍;  每次坐公交最后一排
“‘明天我要出去,由一班的语文老师来上一节课。’我是这么说的,然后那帮家伙‘噢噢噢噢’地就开始欢呼起来。”  二班的老史一脸苦涩地对我们老曹说。  “扑哧,哈哈哈!”我一个没忍住,老史狠狠瞪了我一眼。  “老师,你的魅力之光已经照射到整个年级啦!”  “嗯,今天记得跟大家说把《红楼梦》第58回复习一下……”  老师,装什么装,你嘴角的微笑已经要压不住了。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芒果奶茶的世纪悬案  “嘉嘉!嘉嘉!”  清嘉故作镇定实则心虚地抱着一杯芒果奶茶窜进教室,左顾右盼没有看见班主任,提在嗓子眼儿的心好不容易刚要放下来,却在这时听到好友的高声呼喊,藏在校服底下的饮料没抱稳,险些摔在地上。  好在还是接住了,她闭着眼睛,背对着好友没好气儿地说:“干吗?!”  这几天学校严打吃零食之风,她这是好不容易带进校门的。好友显然没有坏人事的觉悟,一把搂住清嘉的肩膀,带着她就势拉
我的中学位于南方的一个富庶小城,是该地的重点中学,能考入这样的学校,按理我应是对未来憧憬又自信的,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  我曾有一个目标——能够上直升班,即不用参加中考,从初中直升入高中最好的班。由于直升考试的失败,我十分颓丧地度过了初三的后半学期。  也许是直升的执念太过深重,刚进高一,我总是害怕孤独,总觉得同届或者上几届的学长学姐会用奇怪的眼光打量我,担忧会被别人比下去。随着学业的繁重,成绩
巫小诗:自由撰稿人,已出版作品集《你是我的游乐园套票》,擅长写少女心事。现实如山,而她浪漫如云。  暑假来了,陆续有学生读者来咨询我旅行的事情。  沟通中我发现,“穷游”是出现得非常高频的一个词,大家似乎都对穷游有着美好的想象,甚至美好到不切实际,问我带1000块够不够搭车去西藏。  今天我想做个“坏人”,把学生朋友们从美好想象里拉回来一些,希望不要生我的气,都是为了你们好呀。  十几岁的时候,我
书本上的智慧既规矩又有体系,有老师专门教,有完整的时间学,还有从古到今都在跟天下读书人相爱相杀的各类试卷进行考察评测,堪称完美;但生活里的智慧却远没那么简单清晰——由家长口传心授,上课时间不定,内容庞杂混乱。最要紧的是效果无法评判,只能通过我们耐心地去探索发现。那些被父辈祖辈打磨出的家族痕迹:温柔,独立,孤单,自信,都被仔细镌刻在我们与家人共同生活的悠长岁月中,被认真收藏在我们和他们点滴相处的珍贵
以前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综艺节目只会买版权,永远get不到日韩原版的满满笑点,现在真是被生生打肿了脸!!!继《极限挑战》之后,又有两档大玩儿姐认为绝对艳压国外综艺的节目出现了,而且在播放量过亿的综艺里豆瓣评分居然都超过了8分,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奇葩大会》  播出平台:爱奇艺  以前看《奇葩说》时,我常常被选手说动,不停地转换立场,为各种怪论撕心裂肺摇旗呐喊。这并不是因为本人的朝三暮四,而是这
在查询中考成绩前,我刚好盛了一碗饺子,闺蜜微信发来连环call,让我赶紧在十二点时查成绩。我开玩笑似的说了句:“还是别吧,免得一会儿食不下咽。”  话虽这样说,但仍蹲点查了成绩,没想到一语成谶,最后几个月的努力都化成了比一模还惨不忍睹的数字,自己真是太烂了……  高中三年还是得在度过了初中三年的学校继续读。一想到还得再忍受三年学校的食堂,一日三餐除了米饭别的什么都没有,不免有些心塞,甚至听说校门口
坐在长春回学校的高鐵上,我打开装满样刊的纸袋,拍了一张图发到围姐的作者群,戏谑地说:“想要样刊的,来编辑部自取喔!”  时光倒转回2010年,在那个小女孩儿从书店里拿起一本小小的《中学生博览》时,如何也不会预料到,在大学毕业那年,她在为这本杂志写稿,不但因此认识了一群很棒的人,一起做了些有趣的事儿,还跑到长春的杂志社,和围姐牵着手在落日余晖下奔跑……这些由一本杂志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让我不由得感激时
没敌过突如其来的降温,我感冒了。祸不单行,我还长了智齿…… 于是这个月对我而言,生活简直不能再糟糕,食堂难以下咽,只想喝粥吃面条。  重点是——我妈做的面条。  然而因为回不去,日子更加难熬。  我觉得我妈是全世界最有耐性的人,她可以花一上午时间来做虾爬丸子,熬大骨头汤,甚至清炖一锅入味的草鱼。而我不行,让我在厨房里呆超过一小时,我会比煤气先爆炸。  她有耐性是好事,却常常忽略了那些最简单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