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下治疗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良性再狭窄37例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和再次支架置入对于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良性再狭窄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内窥镜下支架置入术后1年内因组织增生发生良性再狭窄的患者37例,分组给予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或再次支架置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同时对射频治疗组和支架置入组之间的疗效、操作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等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内窥镜下治疗后吞咽困难分级为1.05±0.70,较治疗前的2.78±0.5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 ,P<0.05),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射频治疗组在进行第3次治疗后与支架置入组相比吞咽困难程度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 ,P>0.05 )。射频治疗组操作时间长,但治疗费用低于支架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内支架置入组复发率高于射频治疗组(χ2=4.25 ,P<0.05 )。

结论

对于食管支架置入后良性再狭窄,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和支架置入都是安全有效的,再次支架置入术操作时间短、见效快,射频治疗费用低,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纳入EGFR突变阳性且一线接受EGFR-TKI治疗的87例NSCLC患者,使用Kaplan-Meier法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治疗前不同血清HDL-C基线水平与EGFR-TKI疗效及耐药相关性。结果与HDL-C水平降低(<0.94 mmol/
目的比较TrueBeam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均整模式(FF)和非均整模式(FFF)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FF-VMAT和FFF-VMAT计划设计。计划靶体积(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95%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
缺氧和酸中毒、间质压力增加、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生长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的产生、血管新生和免疫炎性反应都是促进肿瘤存活和转移的微环境。动物模型在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动物模型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CAM5.2、Mesothelial和Ki-67免疫细胞化学标志对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细胞与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浆膜腔积液标本72例。每例均制备细胞石蜡切片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CAM5.2、Mesothelial和Ki-67在转移性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CAM5.2、Mesothelial和Ki-67在转移性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最近,一些临床研究报道:二甲双胍能改善合并或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多种肿瘤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消化道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二甲双胍通过激活LKB1/AMPK抑制雷帕霉素靶蛋白或通过降低血液胰岛素水平,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也有许多其他机制参与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虽然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但对于多种类型癌症的治疗功效及具体机制尚未被清晰完整的阐明,有
目的探讨单纯新辅助化疗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31例Ⅱ、Ⅲ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化疗前后监测肿瘤标志物,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从而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结果31例患者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13例,疾病进展3例。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损害、周围神经炎,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贫血状况并探讨放疗前贫血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放疗前贫血组与正常组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析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86例患者中,放疗前贫血患者179例(46.3 %),血红蛋白(Hb) 49~ 169 g/L(中位值116 g/L);放疗后贫血患者286例(74.2 %),Hb
目的分析咽淋巴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的66例咽淋巴环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鼻咽13例,扁桃体49例,舌根4例;Ⅰ期6例,Ⅱ期48例,Ⅲ期6例,Ⅳ期6例。Ⅰ~Ⅱ期患者接受化疗加受累野照射,Ⅲ~ Ⅳ期患者以化疗为主。结果咽淋巴环DLBCL多为Ⅱ期,表现为邻近器官受侵,少见全身症状、脾受侵及乳酸脱氢酶升高。3、5年总生存率
目的探讨miR-193b对肝细胞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肝细胞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标本中miR-193b的表达。培养肝癌细胞HepG2及SMMC-7721,检测两种细胞中miR-193b的表达。用脂质体2000将miR-193b模拟物及相应的阴性对照组片段转染HepG2及SMMC-7721细胞,以未转染组作空白对照;用MTT法
目的研究miR-183-5p、TβRⅠ及TβR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检测miR-183-5p、TβRⅠ及TβRⅡ mRNA及蛋白在ESCC细胞株TE-1、ECA-109、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和72例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miR-183-5p和TβRⅠ、TβRⅡ的相互关系。通过细胞转染实验调节细胞株ECA-109中mi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