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生大多是由中考筛选分流而来的,学生的起点低,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这势必给中职学生基础文化课的数学教学带来莫大的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跟不上步伐。本文从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着手,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学业现状出发,并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现状 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区别于普通中学的数学教育,中职数学作为学习其它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工具,除了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之外,还要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要与学生的数学基础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知识的基本平台。然而,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从学生来看。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数学基础比较差,来中职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由中考分流而来的,很多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弱,他们既没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比较零碎,不能把前后的知识点衔接起来,随着数学难度的逐步增加,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思想上自我放弃,觉得学习数学没有用。不少学生不仅数学成绩差,而且从进入职业学校的那天开始,他们就认为可以不学数学,这种思想导致他们不认真学数学或根本不学数学。
  2.从教育者来看。数学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难的学科,究其原因,是部分数学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世界去真诚感受学生的想法,以致对中职学生很不耐烦,甚至有些偏见,没有深刻理解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深刻理解中职数学老师应该建立起码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没有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职业学校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普遍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有时候还发生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这些致使一些老师产生厌教情绪,害怕见到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成就感。这种心理导致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不耐烦和轻视。
  3.从课堂教学来看。数学教学并不能只单独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职业类的学校。数学教学过程往往只注重完成“教师任务”,大部分老师都是写一份教案,上完课就算了。部分教师教学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甚至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是批改作业和试卷,没有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不顾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以纯理论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依赖于书本教学,强调死记硬背,让学生死板的生搬硬套。因此,学生的厌学情况越来越严重,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二、如何改变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如何改变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我提出以下对策。
  1.强调中职数学教学同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职业学校的生源和普高不一样,但现在很多老师都习惯按照普高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是照搬。这样的教学严重脱离了职业数学教学的实际,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中职数学教育的发展。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适应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好学,要起点低,兼顾大家,再逐步提高,应该加强感情教育。教师要努力研究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结果;营造宽松、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宽容和尊重、生动风趣的教学风格、富有感染力的个人魅力等都是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不是基础教育。经过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如果与未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没有较大的技能差别,职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特有功能。因此中职数学教师不应该只有单纯的数学知识,还必须具有专业知识的储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专业学科向数学的渗透,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关键环节,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出现和专业需求脱节的情况,学生认识不到数学应有的价值。可以这样说,目前“数学教师技能含量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走出困境的重要瓶颈。
  3.数学课堂教学不能背离其本质,不是几个学生,几个班级,几年时间的问题,一定要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多采用讨论、交流、模型演示、实验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少抽象,多具体;少技巧,多基本。要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一章的“排列”内容时,我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三位同学互相通信,一共写了多少封信?有的同学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图示统计寻找答案,有的3人一组进行互相数数来找答案,这样就将所有同学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其次,重视动手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融于学生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自去做,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椭圆”一节的定义时,教师可以提供一根细绳和粉笔,让学生根据定义在黑板上画出椭圆。这样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心里想着学生,眼里要有学生,尽可能有利于学生参与并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的时代下,中职的现状不容乐观,中职一线的实践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当担负起责任,顺应时代要求,着力于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社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布鲁姆.教育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田中,徐龙炳,张奠宙.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应付交差;不少老师也对作文感到头痛,视为苦差,敷衍了事。这样就造成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兴趣 阅读 练笔 修改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激发他们
摘 要: 数学是各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知识在许多学科领域里有广泛的应用,如会计基础、统计学原理、计算机电工基础等。没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学科也没有办法学习。因而数学是职业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石”,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源泉。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教学 情境    数学概念是关于对象的数和形的某一类本质属性的整体反映。它用简练、精确的文字指出了定义的对象最显明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外感六淫邪气,或肺脏虚损内伤,宣降功能失调,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皆可引起咳嗽。咳嗽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防护知信行现状.方法 于2020年3月3日-10日,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扬中市基层医疗机构中的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我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从7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学生需要老师的不断鼓励,如果能够从老师那里获得信赖和鼓励,那么他们就会很容易把这种鼓励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不断鼓励学生,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要真正地从内心里喜欢学
摘 要: 本文研究、探讨了数学教学学习现状,提出应转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中职生的数学素养,实现中职数学教育目的。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育 现状 “变”    1.中职数学教育现状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各专业所需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样的教育任务,对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作某些转变是当务之急。  教师满堂灌,学生重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我结合多年的教学
目的: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探讨临床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特征;探讨肺癌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研究中医体质因素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规范肺癌的临床证候诊断,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