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其急救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5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并视病情行介入治疗及搭桥治疗术等,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并改善其临床预后。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急救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2-0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脏血供迟缓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如不及时治疗可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容易引起患者猝死[1]。早期快速、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45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以供临床参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在60-91岁之间,平均为(72.5±5.9)岁。24例有明确心绞痛史,病史在14d-30年之间,平均为(10.5±2.3)年。
1.2 方法 急救措施: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应先解开患者的衣服、领带、皮带等,使患者取自然卧位或者作为休息,立即予以0.3-0.6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予以2-4ml丹参注射液+20-24ml,25%的葡萄糖溶液静注,同时急查心电图。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后续治疗,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可选择西药及中药进行治疗,以避免心绞痛发作,临床可单独应用、交替应用或者联合应用疗效较为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例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如应用中药治疗则主要为祛痰通络及活血化瘀药物,此外,临床还应用穴位按摩以及针刺治疗等。本组患者予以消心痛5-10mg口服,3-5次/d;阿司匹林0.1g口服,1次/d;倍他乐克12.5-25mg口服,2次/d;益气养阴口服液10-20ml口服,3次/d;4粒银丹心脑通胶囊口服,3次/d。连续用药4周。②介入治疗:对于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症状严重者,在无禁忌症的情况可行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解决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等问题,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③搭桥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 心电图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的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或者接近于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或以上,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心绞痛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减轻;无效:心绞痛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心绞痛疗效27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44/45);心电图疗效:16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41/45)。无死亡病例。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冠脉血供不足所致心肌暂时性急性缺氧缺血症状,可导致胸骨后或者心前区出现压榨性阵发性疼痛、闷压不适等,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且病情进展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故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老年患者的各脏器及组织生理功能以及解剖形态均存在退行性变化,机体对抗疾病的反应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均有所降低,在发生冠心病心绞痛时往往缺乏痛性表现,临床中极易误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老年患者的高血压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性,故对于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此外,由于老年患者的合并症较多,合并症症状往往掩盖了冠心病心绞痛症状而引起误诊。故在临床诊断中,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必要的理化检查,对于可疑患者,应急行心电图机检查等[3]。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西医常规应用硝酸脂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可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并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冠脉循环血流量,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以及心肌需氧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还可减缓患者的心率,并起到降血压的效果[2]。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的范畴,心脉不足是其主要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主要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及阴虚等,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本研究患者予以银丹心脑通胶囊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服用益气养阴口服液可起到补气滋阴等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但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地控制病情,疗效不持久,故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应实施介入治疗或者搭桥治疗等根治措施。
本研究中45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经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搭桥治疗后,心绞痛及心电图治疗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且无死亡病例。故认为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后,配合中医结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王秋云,张静,郭雅丽.穴位按压与药物急救对冠心病心绞痛效应差异观察[J].中国针灸,2011,31(7):595-598.
[2] 陈宋璋,陈允祥,潘少奕.心肺同治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29-330.
[3] 吕泽峰,刘华龙,林俊宇,姚海斌,卢兰,罗咏梅.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肺同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22):151-152.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急救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2-0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脏血供迟缓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如不及时治疗可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容易引起患者猝死[1]。早期快速、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45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以供临床参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在60-91岁之间,平均为(72.5±5.9)岁。24例有明确心绞痛史,病史在14d-30年之间,平均为(10.5±2.3)年。
1.2 方法 急救措施: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应先解开患者的衣服、领带、皮带等,使患者取自然卧位或者作为休息,立即予以0.3-0.6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予以2-4ml丹参注射液+20-24ml,25%的葡萄糖溶液静注,同时急查心电图。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后续治疗,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可选择西药及中药进行治疗,以避免心绞痛发作,临床可单独应用、交替应用或者联合应用疗效较为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例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如应用中药治疗则主要为祛痰通络及活血化瘀药物,此外,临床还应用穴位按摩以及针刺治疗等。本组患者予以消心痛5-10mg口服,3-5次/d;阿司匹林0.1g口服,1次/d;倍他乐克12.5-25mg口服,2次/d;益气养阴口服液10-20ml口服,3次/d;4粒银丹心脑通胶囊口服,3次/d。连续用药4周。②介入治疗:对于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症状严重者,在无禁忌症的情况可行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解决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等问题,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③搭桥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 心电图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的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或者接近于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或以上,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心绞痛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减轻;无效:心绞痛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心绞痛疗效27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44/45);心电图疗效:16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41/45)。无死亡病例。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冠脉血供不足所致心肌暂时性急性缺氧缺血症状,可导致胸骨后或者心前区出现压榨性阵发性疼痛、闷压不适等,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且病情进展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故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老年患者的各脏器及组织生理功能以及解剖形态均存在退行性变化,机体对抗疾病的反应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均有所降低,在发生冠心病心绞痛时往往缺乏痛性表现,临床中极易误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老年患者的高血压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性,故对于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此外,由于老年患者的合并症较多,合并症症状往往掩盖了冠心病心绞痛症状而引起误诊。故在临床诊断中,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必要的理化检查,对于可疑患者,应急行心电图机检查等[3]。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西医常规应用硝酸脂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可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并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冠脉循环血流量,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以及心肌需氧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还可减缓患者的心率,并起到降血压的效果[2]。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的范畴,心脉不足是其主要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主要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及阴虚等,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本研究患者予以银丹心脑通胶囊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服用益气养阴口服液可起到补气滋阴等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但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地控制病情,疗效不持久,故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应实施介入治疗或者搭桥治疗等根治措施。
本研究中45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经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搭桥治疗后,心绞痛及心电图治疗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且无死亡病例。故认为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后,配合中医结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王秋云,张静,郭雅丽.穴位按压与药物急救对冠心病心绞痛效应差异观察[J].中国针灸,2011,31(7):595-598.
[2] 陈宋璋,陈允祥,潘少奕.心肺同治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29-330.
[3] 吕泽峰,刘华龙,林俊宇,姚海斌,卢兰,罗咏梅.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肺同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2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