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探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开展历史资料的阅读和整理,在资料阅读的过程中去发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知识,扩展相关历史知识层面。同时借助于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本文主要探究了史料教学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史料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策略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020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课堂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史料研究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应该在对史料教学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之后,选择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去改善这种状况,通过高效的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效果,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史料教学,就是以历史史料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基本素材,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朝代的兴亡交替中学习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历史规律进行进一步推广。
   从历史史料中总结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史料教学还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史料教学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总结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推广,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的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不仅包括书本内的史料,而且还包括教科书之外的史料,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合理的应用史料,以此达到素质教学的目的。
   (一)选取合适的史料
   面对数量庞大的历史史料,高中历史教师不能一概而论,随意挑选,而是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选取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历史史料。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历史材料蕴含的客观道理。选取合适的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对史料的选取不当,不仅仅会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产生影响,还容易打乱学生听课的节奏,降低学生的听课效果,破坏一直以来构建的历史知识网络。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取至关重要。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恰当地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使得授课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二)合理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史料
   历史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史料应用到教学中的目的是辅助教学,由于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论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设置问题,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教学的重点是四大发明,因此对于史料的问题设置也要围绕该历史发展,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体的问题设置: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之外,中国古代科技还有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以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马克思关于我国四大发明的观点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并且探求我国四大发明的历程,训练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们除了鼓励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之外,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史料引发学生的怀疑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三)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解读
   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对史料肤浅的讨论与解读层面,而应注重对史料的深刻挖掘与深层次思考。这要求教师应先对教材与史料有所理解与归纳,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史料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进而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与分析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时,可先让学生观看新政实施前后的美国图片、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在观看资料前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1)资本主义的发展背景是什么?(2)罗斯福炉边谈话有什么意义?(3)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观看资料,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为学生解读一些历史知识,如美国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黑色星期四的由来等。
   (四)及时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矫正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提升教学效能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运用史料开展教学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总结评价工作。总结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史料的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同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史料为数众多,教师在选择时,应选择最具典型性也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史料。第二,史料的應用是否做到高效。历史学科的课时本身就较少,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史料运用中一定要注意应用效率。
   (五)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在史料教学中应该改变这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讨论法,讨论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较少的约束,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得到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看法。比如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各自所掌握的史料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胜利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讨论教学法在运用时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这样讨论教学法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总之,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必须合理选择史料,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史料的充分利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前阶段是培养幼儿思想品德以及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不过,当前的学前教育却存在一定的误区,仅仅重视幼儿智力的发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性格塑造都是极为不利的,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的渗透现状以及解决方法,旨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育教育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相互促进和渗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互动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摘 要:书籍对儿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品,对儿童的智力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读物需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吸引着孩子用心去认知。  关键词:儿童读物;心理特点;艺术创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家庭对子女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在儿童教育上投入越来越多,市场上儿童用品也展开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对于传播知识文化的桥梁—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进步与完善,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不断普及,并且已经成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术。在高中阶段,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用法,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师生互动策略,全面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互动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摘 要】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止步于学习能力方面,更注重人才的全方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检验学生能力的新标准。作为初中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起美术的教学。通过建立优质的教学,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美术 优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
【摘 要】随着智能型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生产价值也在不断增加。信息技术产业化,社会生产智能化将会是未来的大趋势。因此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也必须不断发展,并通过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联合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创造更多的机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计算机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
摘要: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群众文化审美方向,为此,现代广告设计必须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催化现代广告设计的发展。本文在这里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地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广告设计;影响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现代广告设计并不欧美盛行的重现,也不是对传统的无限复制,而且是立足于传统文化,渗透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底蕴,融入现代感的设计思维,使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