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能。方法随机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对其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Meta分析表明,在退热时间、显效率等方面,实验组的均比对照组良好。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切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安全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34-02
  疱疹性咽峡炎在少儿病中比较常见,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高热、咽痛、呕吐、咽部起小疱疹、小溃疡等。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但是其具备较大的不良反应。热毒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有青蒿、金银花等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其中黄芪苷、连翘酸等有抗病毒的作用,对柯萨奇(A组)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临床实验中,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进行了报道,但是试验的疗效没有得到专业的肯定,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某省2008年5月——2010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年龄区间在1-7岁,保证所有病例都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该病在临床的表现为发热、呕吐、不愿意进食等;在患儿的咽部、悬雍垂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疱疹,有些因为溃破形成了溃疡症状,有些患儿的颌下淋巴结出现肿大,按压时会出现疼痛感;末梢的血细胞数量偏低。
  1.2纳入标准①将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患儿进行随机试验,使用盲法和非盲法。②确诊患有疱疹性咽峡炎。③报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总例数,然后根据显效、有效、总有效和无效作为治疗指标,其中还包含各种不良反应等。④纳入的病例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更好的对比。Meta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验的质量,所以大力开展双盲对照试验,从而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能够进行深入的评价。
  1.3排除标准①诊断的标准不规范,资料不够完善,设计的方案不够严谨。②采用的变量结局和其他文献有出入。③同一位作者发表的重复文献。
  1.4方法随机将住院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生有20例,女生有18例;对照组中男生有23例,女生有19例。且两组的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比较的可行性。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0.6-0.8ml(kg·d)。对照组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mg(kg·d),两组每天均进行一次注射,连续使用3-5d。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法。如果患儿的体温高于38.5℃,可以适量采用短效的退热剂使其体温降低。
  1.5效果评定观察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显著效果:2d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并且食欲有所好转疱疹明显缩小,没有形成溃疡症状;有一定的成效:4d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疱疹逐渐消失,没有形成溃疡症状;无效:5d以后患儿的体温无明显好转,疱疹没有得到治愈,形成了溃疡并且融合。
  2结果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疱疹的消失时间,得出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后均获得痊愈,实验组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快一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于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的,并且常常发生花姑娘在夏秋两个季节,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出现一种特异性的措施能够对其进行很好治疗,当幼儿患该疾病后,体温一直无法恢复到正常数值,咽喉部因为生出疱疹从而影响到进食,家长因此十分焦虑。另外,疱疹性咽峡炎还会引起心肌损害等不良并发症,在临床上,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也伴随着较大的副作用。经相关资料显示,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明显好转的占26.5%,总有效的占73.6%,一例患儿出现皮疹症状。而使用热毒宁静滴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患儿,占45.3%,总有效的占88.3%。并且实验组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的时间相比对照组而言少了许多,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这就表明应用热毒宁静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有效。该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栀子等。金银花具备抑制病毒的作用,能够对疱疹病毒等进行良好的抑制,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抑制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青蒿对细胞也有免疫促进作用;栀子能够起到镇静降温的作用。經试验证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很好的抑制腺病毒-3的增值作用,能够阻断受感染的靶细胞,同时能够直接灭活患儿呼吸道的合胞病毒,能够有效的对该病毒侵入hep-2细胞进行阻断,同时抑制hep-2细胞内的增殖作用。据相关文献报道,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方式治疗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疗效,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方宝霞,陈富超,吴松潮等.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2(09):99-102.
  [2]张正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2):1481-1482.
  [3]徐晓燕,徐小林,戴体俊.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临床药物,2009(10):609-611.
  [4]胡艳霞,叶章宇,张亮.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5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28):6126-6126.
  [5]蔡春燕.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06):187-1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8月我科住院患者消化性溃疡出血9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使用奥美拉唑40毫克,每日1次静点。观察组雷尼替丁150毫克每日静点,基础治疗给予支持疗法,及抗休克对症治疗。疗程3天。结果治疗组1天和3天止血率分别是89%和99%,高与对照组分别为60%和78%,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奥美拉唑是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在给予吸氧、催吐、洗胃、输液、能量合剂,基础治疗加用纳洛酮0.8毫克静注治疗。观察组同样给予吸氧、催吐、洗胃、输液治疗基础上给予胰岛素4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治疗。结果治疗组促醒时间比观察组促醒时间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
【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行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分娩后,研究组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缩宫素。观察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应用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100例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以丙泊酚行无痛人流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优良率为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
【摘要】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具体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从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自身治疗的意愿,将其均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以2个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我国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
【摘要】目的系统地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系统地对比米非司酮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以及血红蛋白变化差异不大。两组均有轻度常见不良反应,但无肝肾损害。因随访时间短,无法评价其长期安全性。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病人,诊刮+米非司酮疗法效果好,复发少。但因参考文献所限,偏倚风险较大,系统无法对其长期安
【关键词】曲美他嗪;美托洛尔;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27-01  [1]舒张功能不全亦称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以心肌松弛性和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1]。随着人口老龄化,其自然发病率逐年增加,正确诊断及治疗DHF已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及曲美他嗪已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在不断的施工建造。而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在覆盖面较大的建筑工程建造施
【摘要】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630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品,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7.9%),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5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涉及药品5种,所使用的抗高血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ACEI、利尿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其中单一使用抗高血压药品患者17例,所占的比例是3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病患,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病患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辅以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结果治疗组也就是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组的总体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