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之一,资本投入效率是考察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的40%,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但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如何改进并协调该区域资本投入效率,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重庆、四川合并)197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资本存量;采用DEA的超效率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资本投入效率进行了测算及分解;然后,对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增长的总体水平及阶段性特征进行评价;采用Theil指数法对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增长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经典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测算的资本存量相比其他研究而言数值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在测算过程中,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以及折旧率的确定与其他一些已有研究存在不同。(2)在样本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变动幅度较大,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较差。近些年,效率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术进步带来的进步效应,是该区域资本投入效率退步的主要原因。(3)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增长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本文划分的五大阶段中,资本投入效率下降较为明显,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呈负增长,其主要原因仍在于效率的恶化。本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根据东、中、西部划分三大地区,基于Theil指数的地区差异程度测算表明,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且地区内差异和效率变动的地区差异是资本投入效率增长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4)在1978-2014年的样本区间内,从对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效应,从而为应对该区域资本投入效率增长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实证方面的支持。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提升与协调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具体而言,就是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加快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合理界定政府干预范围等方面促进长江经济带资本投入效率增长;从保持优势地区增长、扶持落后地区、促进各地交流合作等方面协调地区间资本投入效率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