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驱动的水滴在土壤毛孔内非稳态运动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力驱动下的水滴入渗是多孔介质特别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一个基本问题,理论研究中常常用毛细管内的液塞( slug )运动来模拟。考虑前端液面的动态接触角效应,建立包含接触角参数的描述液塞非稳态运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应用该模型,研究多孔介质物理性质如斥水性、毛细管内径和液塞初始长度等参数对液塞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角的增加能显著影响毛管内液塞的下落速度,表明斥水性增加将显著降低土壤等多孔介质的导渗率;液塞在大管径毛管中平均速度较大,但能够到达的最终深度较小;相反地,液塞在小管径
其他文献
【摘要】广大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教育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办学现状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76-01  一、农村中小学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0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 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識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是课程与教学的一种组织方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本文是针对当前的新课程改对作业观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目的:探讨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结局,为老年肠梗阻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收治的154例老年(年龄
【摘要】针对我校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差,部分学生上初中后跟不上教学进程,我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刀阔斧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采用“三三五”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式教学方法从营造宽松活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扮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三三五”教学模式 农村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