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享經济是社会服务行业内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保险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共享经济推进保险产品创新,抓住机遇寻求发展新模式。本文基于2008-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MIMIC模型对共享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测算,使用面板模型再加上门槛效应模型以便考察分析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共享经济发展对保险业发展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以人口总数和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考察共享经济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作用。
  关键词:共享经济;保险业;MIMIC模型;面板模型;门槛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037
  0引言
  共享经济这样的新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前沿领域,是社会服务行业里必不可少的一个新生力量,近年来,共享经济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在医疗技术、住宿、交通出行、教育、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旅游等领域都有所涉及,也将成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场景,在我国目前共享经济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新经济形态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规避风险的硬需求,这就为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保险行业也亟须改革创新,探索发展新方向。共享经济与保险行业之间相互渗透是互利共赢,共享平台往往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能够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流量,而共享平台构建业务生态系统需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满足用户的保险需求。共享经济对保险业的影响在理论层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实现在共享经济背景下推动保险行业更好的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目前,对于共享经济对保险业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对共享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使用门槛效应模型考察共享经济对中国保险业发展影响的异质性。
  1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1.1模型设定
  1.1.1面板模型
  本文为了分析共享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整体影响,建立面板模型如下:
  INSit = a0 + a1 SEIit+a2Xitit(1)
  式中,i表示地区,t表示时间;INSit 表示i地区在t年的保险业发展水平,SEIit表示i地区t年共享经济发展的水平,X是控制变量,a0代表截距项,a1和 a2分别代表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εit为残差项。
  1.1.2门槛效应模型
  为了分析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的异质性,本文依据Hansen(1999)所提出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相关问题做回归分析,门槛效应是通过分析特定的门槛变量不同的水平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效应不同,不同的影响效应可能体现在影响程度大小和影响方向上的不同。根据门槛值的个数来分,可以分为单一门槛、双重门槛以及三重门槛,门槛个数越多,门槛变量就划分为更多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都不同,呈现更多的差异化。可选择的门槛变量较多,面板模型的解释变量和面板模型以外变量都可以作为门槛变量,本文建立的门槛变量非线性单门槛模型如下所示:
  INSit =μi+θXit +β1SEIit·I(qit≤γ)+β2SEIit·I(qit>γ)+εit(2)
  式中,μi 为个体效应,用qit表示门槛变量,用γ代表特定的门槛值;θ为解释变量的系数向量,Xit 是其他解释变量;β1、β2 是待估系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I(·)为示性函数,括号内的条件成立时,I 取值为1,反之为0。这部分使用Stata14对以上指标进行门槛检验和回归。
  1.2数据及变量说明
  考虑到共享经济发展的时间,在我国快速发展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鉴于此,本文选取 2008—2018年作为研究期限,选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西藏没有纳入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部分数据不全。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保险年鉴》。本文均采用Stata14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2.1被解释变量:保险市场发展水平测量
  本文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以保费收入比总人口数表示的保险密度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黄秀全、许小苍(2017)同样选取保险密度来衡量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水平。
  1.2.2核心解释变量:共享经济发展水平测量
  由于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共享能力观测值,本文借鉴邱海洋(2018)测度共享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来对共享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MIMIC模型通常用来测量隐形经济指标,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测算潜变量的方法,在这里,共享经济发展指数作为潜变量。
  MIMIC模型由测度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组成,具体表达式为:
  y1t = λ1ηt + ε1t,y2t = λ2ηt + ε2t,…,ypt = λpηt + εpt(3)
  ηt = γ1 χ1t + γ2 χ2t + … + γq χqt + ξt (4)   (3)式为测度方程,(4)式为结构方程。其中,χit 代表原因变量,y1t 代表指标变量,ηt 代表潜在变量。γi 和λi 代表待估参数,εit 代表方程误差项。
  构成MIMIC 模型的除了潜变量以外,还得有原因变量以及指标变量,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参照已有的关于共享经济的文献资料,本文选择的原因变量和指标变量如表1所示,假设这些原因变量与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选择营销水平(Y1)和经济水平(Y2)作为指标变量,主要因为共享经济发展实现商品的共享使用,使物品的使用率增加,使得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购买需求下降,企业则需要进一步加大商品的市场营销力度来维持产品市场;另外,共享经济的发展产生交易新模式,交易的可能性更大了,交易者的福利水平得以提升,经济规模得以扩张。
  采用 STATA14对模型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并且不断修正估计结果,以便取得拟合优度较为理想的模型。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需要以其中一个指标变量为尺度指标,本文将营销水平(Y1)作为尺度指标,将其系数定为1。完成模型估计之后,遵照一定的原则对估计结果进行修正,首先,对于与经济理论不符的指标应该予以删除,估计结果不显著且呈现的系数符号和理论上定义的方向相反的应该删除。其次,删除估计结果不显著的指标。最后,在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软件系统提供的模型修正建议来修正,拟合度有一定的改善。本文的MIMIC 模型修正过程以及模型拟合度指标如表2所示。从表中MIMIC(9-1-2) 模型可以看出,社会服务能力(dX7)估计结果符号为负号,与前面定义的方向相反,不符合经济理论,再加上结果不显著,可以将其删除。在 MIMIC(8-1-2) 模型中城市基础设施条件dX3、人力资本水平dX4、社保覆盖度dX8、网络普及率dX9四个指标的估计结果符号和前文的定义相反,将其删除。在 MIMIC(4-1-2) 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和估计参数显著,但是卡方自由度之比还不够优,RMSEA指标也还没有小于0.08,還需要进一步修正。在 MIMIC(3-1-2) 模型中删除了科技转化力dX1变量,可以看到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和估计参数显著,卡方值在四个模型中最小,P值最大,卡方自由度之比在1-2之间,RMSEA大于0.05且小于0.08,SRMR小于0.05,CFI大于0.065, 通过这些模型拟合指标可以看出模型拟合较好。
  本文以模型MIMIC(3-1-2)作为最终模型,以此构建结构方程并测算共享经济发展指数,具体公式如下:
  η=0.7420675X2+0.2039033X5+0.4412056X6(5)
  1.2.3控制变量
  参照相关研究,根据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控制变量拟选取产业结构(TIP)、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DCCI)、社保基金支出(SSFE)。
  本文所有变量的描述如表3所示。
  2实证分析
  2.1面板模型分析
  本文在模型选择上利用F检验来筛选固定效应模型与混合效应模型,使用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来筛选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F检验的统计量是50.16,P值是0.0000拒绝原假设,Hausman检验统计量的值是 88.05,P值是0.0000拒绝原假设,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最为合适。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都非常显著,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从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对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回归结果来看,回归系数为0.2818258,在5%以内水平显著,可见,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对保险市场发展水平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经济领域,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参与主体众多,模式也呈现多样化,保险在共享经济中的引入能够确保共享经济的稳定发展,使保险业务得以拓展,两者可以有效的融合发展,可见,共享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产业结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的增加能够促进保险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的转移总体上增加了财产保险的业务收入,本身保险也是属于第三产业,整个产业的发展为保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外商投资水平对保险水平的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保险行业的发展受到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区域内保险需求则越大,则对保险行业的服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居民储蓄存款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体现在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可支配收入随之增加,加大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替代效应体现在储蓄存款的增加会替代有投资保障作用的产品,从结果可以看出,储蓄存款的收入效应比替代效应大。社保基金支出的估计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表现我国实现了基本社会保障,人们将其转化成商业保险以满足第三层次的保障需求。
  2.2门槛效应分析
  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证实共享经济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效应之后,为了考察分析共享经济对保险行业发展影响的异质性,本文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以人口总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为门槛变量,进行Bootstrap门槛检验后,如表6所示。
  依据Hansen门限理论,不存在门槛变量为其原假设,从表6中可以看出,人口总数为门槛变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时,采用单一门槛的P值小于0.05,结果是显著的,拒绝原假设,可见,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关系存在单一门限,故选用单一门槛模型进行估计。   从表7看出,从估计结果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水平看,人口总数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位于任何区间,共享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都有显著正向作用,这与前面的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一致。也可以看出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以人口总数为门槛值的单一门槛下,当人口总数的对数小于6.8395万人时,共享经济对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为0.7678826,可见,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市场的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当人口总数的对数大于6.8395万人时,共享经济对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为0.2685642,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市场的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人数较多的地区,共享经济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有效地降低市场占有度大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正如贾立文(2016)研究表明提升人口密度更能有效地降低市场占有度大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Martin和Ottaviano(1999)认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产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为论证集中度和产业增长有正向关系提供了证据。胡春春(2011)认为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逆向关系,过多的人口给广东省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人口数量多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压力,同时,降低了共享经济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共享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集中度降低的保险公司融入共享经济的能力明显减弱,从而降低了共享经济对保险市场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门槛值的单一门槛下,当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小于9.8421亿元时,共享经济对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为0.5979811,可见,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市场的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当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大于0.5979811亿元时,共享经济对保险市场的发展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为0.3484164,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市场的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段白鸽(2019)研究表明保险需求收入弹性与经济发展程度显著负相关。徐为山、吴坚隽(2006)认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与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表现为“倒U型”关系,认为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时遇到了诸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收入分配不均等之类的结构性扰动因素,再加上保险市场出现了比如忽视开发保障型产品市场等阻碍自身运行机制的因素出现,削弱了经济增长对保险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共享经济市场的开发也受到影响。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市场的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这是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将降低产业集中度,存在结构性扰动导致运行障碍等原因。
  3结论
  本文采用2008年—2018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MIMIC模型对共享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测算,采用面板模型论证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并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共享经济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的异质性,得到以下结论:(1)采用MIMIC模型对共享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测度,最高的为0.69,最低的为0.25,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差距较大,呈现地区差异化。(2)共享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保险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保险行业在共享经濟背景下扩展新市场、开发新险种,寻找新机遇,也探索利用共享经济的机制创新营销方式和运营方式,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获得创新发展。对影响共享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3)以人口数作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无论人口数量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共享经济对保险业的发展的都有着正向的影响效应,但在人口数量在越过门槛值之后影响效应有所减弱。(4)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表明无论经济发展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共享经济对保险业的发展的都有着正向的影响效应,但在经济发展水平在越过门槛值之后影响效应有所减弱。(5)推动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社保基金支出以及本文主要研究的共享经济的发展,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保险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向的作用,因此要以更高的视角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确保保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问清泓.共享经济下社会保险制度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9,(01):86-98.
  [2]刘汝亭,张祖荣.我国共享单车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8,(02):85-90.
  [3]龚云飒,孙理康.我国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及趋势展望[J].南方金融,2016,(02):84-92.
  [4]黄秀全,许小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影响研究[J].武汉金融,2019,(07):58-63.
  [5]邱海洋.共享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8,(07):10-17.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保险业务在共享经济领域渗透的研究”(2018KY0716)。
  作者简介:冼润英,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辅导员需压紧压实自身责任,切实做好学生疫情防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阐述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工作策略,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议,也为当下高校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辅导员;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主要的心理问题有适应不良、学业压力、社交障碍、情感困惑和就业迷茫。劳动教育具有特定内涵,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性,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心理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学生多样化需求,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详细概述,其次分析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