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落花生》英译本赏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篇优秀的翻译不应是对原文内容的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两种语言间自然的转换。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作品皆能被称为优秀的翻译,原文内容呈现自然。张先生的译作流露出与原作几近相同的情感,这也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应重视读者心理反应”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欲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张培基先生翻译的散文《落花生》译本进行分析,试证明传递原文内容信息和注重读者的心理反应同样重要。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读者心理反应;文学翻译;《落花生》
  【作者简介】黄蓓蕾,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一、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曾这样定义翻译:“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功能对等”是“动态对等”这一概念的衍变,功能对等理论包括汇层面、句法层面、篇章层面和文体层面这四原则和表达功能、认识功能、人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行为功能、情感功能、审美功能和自我解释功能这九功能。此外,功能对等理论还提出,应该重视读者反映,在此基础上追求最大限度地对等。因此,考虑到维护语言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在翻译时应该注意译语阅读对象的文化内涵。
  二、译作介绍与分析
  1.译作介绍。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曾经翻译过多部国内外文学作品,他的《英译中国散文选》收录了52篇中国现代散文作品,而其中多为五四以来的一些名家之手,《落花生》便是其中之一。《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一篇记叙散文作品,全文语句简短干练,人物语言生动活泼,主要记录了他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种花生的故事。作者除了向读者再现了自己的童年以外,也借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来表达了做人也应该不图虚名,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道理。
  2.译作分析。在多数时候,对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其语言的结构是不同的,如果要实现对等,译者必须摆脱原语语言结构的束缚。(叶子南,2015:160)由此,作者将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并指出译文实现了何种功能上的对等。
  (1)词汇层面:
  【分析】
  原文:我们都说:“是的。”
  译文:“That’s true,” we said in unison.
  分析:在英文中有很多词可以表示“是的”这一词,如“Yes”,“That’s right.”等,但在此处张培基先生选用了 “true”,这要联系到它的上下文来解释,前文说到父亲对花生的评价,父亲认为花生与其他植物不同,它是“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孩子们听了父亲的话,认为父亲说得很对,这不仅道出了花生生长的本质还隐隐之中含着一丝人生哲理,因此用“true”来译“是的”,也恰到好处。这实现了表达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对等。
  (2)句法层面:
  【分析1】
  原文: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译文: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分析:张培基先生讲原文中的排比句“——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译为“…, 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虽然译文没有按照原文的形式进行对应,但是却用“soon”一词让读者读到了时间上的连续,加强了文章内容的连贯性。此外,在处理排比格式的时候,张培基先生以3个动名词结构分别表示孩子们的动作,内容传达准确,也实现了表达功能。原文末,“居然收获了!”,字里行间中暗含一种惊喜的情感,“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这样的译文不仅表达出了惊喜,还突出了孩子们“一起完成”后的成就感,可以说是成功的增译。这实现了情感功能的对等。
  【分析2】
  原文: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
  译文:It looked like rain that evening, yet, to our great joy, father came nevertheless.
  分析:原文中的“實在很难得”在译文中并没有直接翻译出来,但在这个句子中可以见得一个隐含的逻辑关系,既是“虽然……但是……”,而在英文翻译中,张培基先生没有按照原文字面上的描述直译文本,而是阐释出了原文内在的逻辑,因为在英语语言国家,人们注重的是说话时语言的逻辑性,因此会将关系词、逻辑词都浮于表面,而中文的表达恰恰相反,翻译时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表达上的落差,也可能会闹出笑话。
  三、结论
  原文行文流畅,语言简洁优美,且多为日常生活中的描写和对话,译作也遵循这一风格,将原文风格和内容重新打磨呈现给了读者,实现了从源语到译语的文化过渡。由此可以看出,传递原文内容信息十分重要,但读者的心理反应也必须考虑。
  参考文献:
  [1]何其莘,仲伟合,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尤金·奈达.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113-114.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在英语高考占了较大的比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就成了英语学习中的重点。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英语文章的体裁各式各样, 时而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时而隐现特定的背景知识。在平时做题中,我们高中生总会遇到这样一些文章,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没碰到一个生词,没有语法障碍,但就是做不对题。所以,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
【摘要】新教材中Let’s try板块虽然篇幅小,其内容是新旧知识的衔接,亦是Let’ s talk的衔接。巧妙处理好try板块,可以快速呈现talk的主情景,准确抓住talk的有效导入口,逐步化解talk教学的重难点都是极其关键的。本文以六年级教材为例,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对let’ s try 的处理方法,期望达到教学的合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let’ s try let’ s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xt occupies a great proportion in non-literature translations, while most related studies applie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directly, and ignored hidden translation no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倡导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方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措施出发,期望能够为一线英语教师的教学授课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自学能力; 重要性培养方法  【作者简介】梁小燕,通渭县文树川学校。  引言  在
【摘要】动机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和决定因素之一,对大学英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民族众多,且生源也较为特殊,因此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所了解,是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本文陈述了学习动机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民族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作为权衡学生英语水平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过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的应用过程,并强调将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便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过程教学法;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朱运慧,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引言  过程教学法,顾名思义
【摘要】微信应用于初中英语辅助教学中,为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隐形积累的过程变成可视可控的过程。微信功能适时、合宜地应用,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信;初中英语;辅助应用  【作者简介】蔡凉冰(1985- ),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初中英语教师,文学硕士,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政治、经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本文作者将在译林版教材的基础上举例探讨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对于合作学习的实施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方式;译林版  【作者简介】潘晓建,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优化下,初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十足的挑战,需要教师在
【摘要】文章从藏汉英三语所属语系出发,结合藏汉英三种语言讨论了三语中词类与句子成分间的关系及其不同之处。对藏汉英三种语言中词类与句子成分的不同对应关系进行简单举例。  【关键词】语系;词类;句子成分;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于海月,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一、藏汉英三语的语系派别及所属语系的主要语法特点  1.什么是语系。语系(全称:语言系属分类)是指根据语言的发展和演变、直接而明显的关联,对
【摘要】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词汇基础上的,因而教师不仅需要借助英语趣味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和基本认知,还需要借助基础词汇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词汇认知和掌握效率。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自然拼读和视觉词的教育引导形式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词汇认知和理解、完善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启蒙;视觉词;自然拼读  【作者简介】毛莉,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