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的导入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成功地导入呢?我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谈体会。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借教具导入新课
  在教学授新课时,如果能灵活地采用直观教学手段,那么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在讲原生动物时,首先把盛有草履虫培养液的试管展示在同学们面前,问:“同学们请看,这支试管里有什么?”学生们会说“有水”或“没有什么东西”。然后神秘地告诉学生:“这里面有动物。”这样学生们就会产生惊异、好奇的心理,进而会产生弄明白这里面的动物是什么的求知欲望。
  3.通过设问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教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讲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讲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但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例如在夏秋之际的早上,我们常会发现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就是从其根处上流而来的。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这样提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练习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前训练,注意练习中主要包含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师生共同解题时,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上课时便会集中精力听讲,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出新课内容。
  5.以故事导入新课
  风趣生动的故事,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伴性遗传时,可先讲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开始的皇家病——血友病或者讲第一个发现色盲的科学家——道尔顿,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等故事。
  6.以成语、谚语导入新课
  如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导出软体动物或鸟类;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导出森林的生态作用;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淤泥”导出食物链;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生物界的种间竞争;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导出生物的遗传;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导出生物的变异,等等。
  7.以当前人们关心的热点导入新课
  如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教师先抛出热点话题:(1)紫茎泽兰入侵云南……(2)水葫芦入侵珠江……(3)澳大利亚的野兔疯狂地生长……让学生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从而导入新课。
  8.以突发事件导入新课
  突发事件,特别是课前发生的事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一次上课时,有学生偷吃东西,我上这节课时是这样开头的:“刚才同学们都看到了某某同学在干什么,可是你们知道他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吗?”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吸引到课堂上来,然后简单地介绍几句食物的消化过程,并逐渐地过渡到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
  9.以感性知识导入新课
  在讲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先讲一些同学们日常熟悉的知识,如:到了秋天树木会落叶,植物打头后会萌发侧枝,公鸡有时会打鸣等,从而导出课题,引入新课。
  10.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如在教学《神经调节》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同学们做膝跳反射的实验,这时,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众说纷纭,这时,教师紧接着展示脊蛙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疑惑,造成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态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导入新课。
  导言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心理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奔向”学习目标的指南。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师生问候、教师直接板书、讲故事、讲新闻、讲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言,等等,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所谓“学无定式,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实际,制定不同的“导入”策略,使学生的心情从观望、等待的离散状态进入情景交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比较沉闷,缺少激情,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了。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主要病原,也被证明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繁殖障碍
摘 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作业设计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作业设计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作者结合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几点物理作业设计的方略,希望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作业对物理其他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物理作业设计 典型性 层次性 趣味性 探究性  物理作业是物理教学
创业是激发市场活力、解决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要激发本科生的创业热情,需在提升其创业意向上下功夫.论文探讨了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三大
运用压强公式p=F/S和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进行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涉及的题目情境复杂,解法多样.有的题可用p=F/S,有的题可用p=ρgh,还有的两式兼可.学生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常把两公式张冠李戴,造成错解,由于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造成繁解,有无突破这一难点的恰当方案呢?我结合教学实践作如下思考和总结.  我把求压强的疑难问题分为两类:1.当固体或盛液容器自然地置于水平支
一、引言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在采掘和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数量很大。我国煤矿积存的矸石已在10亿吨以上,如果按排矸量占原煤产量的20%计算,那么,每年新增加的矸石有1
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外在环境问题,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