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基于大情景下的德育渗透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uery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应充分利用教材、课外英语等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接受品德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德育渗透
  在现代的教学观念中,教学不单单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方方面面进行教育,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英语课程的学习和语文课程一样,都是语言的学习。语言是表达人思维的工具,因此,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渗透德育知识是英语课堂的必修课。
  如何更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现在的英语课堂,为了能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外语,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和语言知识有关的大情景。在这样一个大情景下,如果能把语言知识和德育知识贯穿其中,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变得轻松,习得过程将成为自然。
  德育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在不同的活动中,在模拟对话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表达情感。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设计外研社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He can’t see.》第一课时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下面我将就这一实例进行阐述。
  这一课时希望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能认识狗和人类的关系,并能从中领悟到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成为有用的人。因此,我将本课的大情景设置为我有一条玩具狗,它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帮助人类,做一条有用的狗。
  有了这样的大情景,在导入阶段我这样设计,为德育渗透做铺垫。通过我有一条玩具狗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描述这条狗的颜色、大小、胖瘦、喜欢的食物,并用一些形容詞对它进行描述,此时学生的感知是狗是可爱的。
  在接下来的新授阶段,通过讲述我的狗希望成为导盲犬、看家犬、搜救犬、警犬、雪橇犬这五种功能犬的心路历程,让学生重点感知,狗是有用的,它能帮助盲人、聋人、警察以及生活在雪地里的人。整个故事的阐述围绕教材并将德育教育层层地渗透在其中。在整个新授过程中,导盲犬、看家犬和搜救犬的行为描述是课本上有的,但是这三个功能犬的英文是老师外加给学生的。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这样的提炼、归纳的能力培养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种体现。另外,我又额外给学生增加了两种犬,警犬和雪橇犬。增加这两种犬的目的,既是与狗有关的知识的延伸,又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操练,检验学生对本课时重点词句的运用是否到位,从中查缺补漏,对重点词句进行巩固,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当然,每一种犬的出现并不只是让学生感受狗是有用的,它有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的表达,层层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从第一种犬出现时我给出完整的句子,到第五种犬学生能一看图就能抢答,这是英语学习中从体验语言到学习语言,再到应用语言的语言学习过程的体现。
  在文本处理阶段,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文本,更直观地感知狗是怎样帮助人的,将德育渗透更进一步。
  在拓展应用阶段,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利用制作一个与狗有关的绘本,通过图片及文字提示,把狗的每一方面节笔书写下来,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也是学生写的训练。通过写、绘制绘本的过程,将德育渗透进行升华,从中体会到小小的狗是有用的,能为人类做很多事,愿意帮助人类。从而认识自己,思考自己,想想自己的理想,想想自己為他人所做的事,想想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最后,在总结阶段,利用板书,对狗的方方面面进行小结,并对一些特殊的狗进行延伸,让学生对狗在英语中的使用了解更多,拓展学生思维,同时也为英语学习增加一些乐趣。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丰富性。
  纵观整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语言的表达,还从中认识了他人的能力,包括狗的能力。无形中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有很多残疾人,他们需要狗的帮助,但更需要人们的帮助。一条小小的狗都能做很多事,能与人合作,自己更应该尊重每一个人,与他人协作,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就是无形的德育,它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我的教授过程中,和学生始终保持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正能量的传递。
  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通过字里行间地阅读,从中获得做人的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的课堂不仅仅需要教授知识,更多地需要把好的品质、好的思想渗透在教学中。过去的简单的说教式教育已经不适用于21世纪的孩子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也指出:“教学与教育是相互渗透的,教学具有教育意义,而教育的许多任务是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的。德育的渗透重在自然地与知识进行溶合,我们应该善于在书本中捕捉德育因素,切不可牵强附会。今后,德育渗透教学还将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甚至是黄色漫画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关键词:初中美术;青春期教育  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影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也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就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来说,这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又应该注意些什么?本文就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加强;心理健康;培养;学生;教育  随着全国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和教育问题不断曝光,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也逐渐收到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心
摘 要:课堂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职责。因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文对中学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措施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与传统课堂相比,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最为关键的就是消除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关键词:中学美术;素质教育能力  一、家长、学校何学生对美术课片面的认识  (1)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音乐教学理念。它的艺术教育功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是其他学科可以替代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大胆发现
摘 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美术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美术;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在此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美术课
摘 要: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文又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对其人格心理的健全和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我认为无论是从时代的要求、从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还是从实际教学出发,都有必要对作文评语作进一步的探讨。 
摘 要: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摘 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技术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在校师生带来了空前的膨胀和反思。数学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现象,立足于全社会,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须要不断革新,与时俱进,方能在教育界成为楷模和激励方式。由于受到国际教育界新思想的空前膨胀,我国部分中学教师在数学教育面前仍然举步维艰,步履蹒跚,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数学教育亟待我们改革,据此,本文将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