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微课生活化趣味教学的几个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微课广泛应用在各学科、各阶段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微课,能极大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高效、自主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介绍微课的内涵,并探讨微课在小学数学生活化和趣味化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的新课标中提出:在发展信息技术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目标和价值都受到较大影响。在设计和实施数学课程时,要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注意整合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重视教学实效性。在数学教学中,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与内容造成的影响,积极开发并提供给学生丰富化学习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当作学习数学的一种有力工具,对教和学方式进行有效改善,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探索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活动里。
  一、 小学微课的内涵
  微课属于“舶来品”,一种新型化课程资源。在2012年9月我国教学部的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微课进行了界定。微课的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其呈现方式主要是教学视频,围绕教学知识点、习题、例题、实验操作和疑难问题等开展的教学过程和有关资源的一种有机结合体。微课的特点主要是:时长和活动比较短,教学主体和教学量比较小,精选内容、精心设计,有较强大的功能和较广的应用面,这几个特点可以概括为“短小精悍”。
  二、 生活化和趣味化小学数学的微课教学应用
  (一) 生活化和趣味化教学内容
  数学由数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尚且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较低。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微课教学重难点就是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2017年11月13日,我校代飞老师上的公开课:“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目的是使学生借助直觀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的例1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代飞老师出示(韦恩图)微课,很生动地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音频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恰当的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在教学中,老师要依据教学目标,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创建鲜活化、生动化的生活情境。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要在课堂上展现生活中遇到的数学原型,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微视频:妈妈带着小明去商场买衣服,衣服的价钱是55元,妈妈给了售货员10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问题,将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二) 借助微课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了对老师教学的要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全面渗透课程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培养。特别是数学教学中,通常会遇到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些知识点。为此,要在实践教学中积极融入微课教学,利用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清晰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 利用微课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一方面要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先播放有关微课,让学生分成小组对微课中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在讨论思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节的内容时,老师在播放微课之前可以先提出问题:(1)三角形的高有几条?(2)怎样找到三角形的高?等等,之后学生带着问题看微课。在微课播放完后,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问题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将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学习其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方法。
  (四) 数学化生活经验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对数学知识有所体验,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水平,利用微课能总结和升华生活中的数学经验。比如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时,老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大概估算生活中的物品,之后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学生的估算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找到和实际测量结果最接近的估算值。再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有关知识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测量一个长方形物体的实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理解。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带学生到操场观察长方形形状的花坛,学生可以直接观察,也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实际测量,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将长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出来。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以生活实际经验为基础,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结语
  在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快速发展的时期,课堂教学的形式也逐渐改变,不断健全教学方法,丰富化课堂教学的资源。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下数学基础的重要时期,数学老师要积极融合课堂教学教学、微课和实际生活经验,生活化、趣味化数学微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娟.浅议小学数学微课生活化趣味教学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上旬,2016(12):116-116.
  [2]李广维.浅谈基于微课有效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6(11):00120-00120.
  作者简介:
  桂萍,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五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是奠定学生运算思维和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数学教师要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文章鉴于此,首先就分析了初中数学运算教学的现状,然后又阐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的发展,核心素养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逐渐地被人们淡化。但是,我们不能这样任其发展。因为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
摘 要: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在解题时,运用函数单调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对函数单调性进行探究分析,简要介绍了高中数学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并对函数单调性在解方程、数列、不等式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单调性  一、 前言  函数单调性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刻画,可应用在很多题型当中。若能够充分掌握函数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的实践与反思,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如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种范式;三重视界;创新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结合自己2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若干问题上,本文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寻求突破口,强调重点,对问题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同时,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来对此验证,不断反思
摘 要:互动课堂,简言之,就是学生参与度高、教学实践突出的课堂。互动课堂的构建,落实“学讲”的要求,是学生发展的需求,是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的需要。目前,互动课堂的构建,学生并没有真正互动的状态,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文章基于“学讲计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论述构建互动课堂的几个主要策略,以及实施的途径,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讲计划”;互动课堂;主要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的
摘 要:学校教育需要的数学测试是一种课程标准目标参照考试,所追求的理想数学试题应可以通过转变、改善传统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解题策略、推理方法、数学素养在试卷中得到表现,进而给出更正确的评价。理解新课标下中学数学单元测试的真正目的,遵循一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度量性原则以及教育性原则的试题编制基本原则,才能编制出优秀的数学单元测试题。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数学;试题编制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大鼠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对大鼠肺脏病理形态学、细胞因子TGF-β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放射性肺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1)健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