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5643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说小学生距离进入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如果小学生到进入社会时,才开始培养其核心素养,显然为时已晚。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分析,希望使小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不但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还能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研究不难发现,很多知识点都和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以及时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生活中各种物品都是图形组成的物体,黑板是长方形、桌子是长方形等等。由此可见,学好小学数学有利于小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具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 对小学数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思考
  (一) 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之下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变化中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另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在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一系列核心素养后,不仅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提升,就连学习的能力也会增强。当小学生进入初中或高中后,这些能力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 关键点
  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上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像《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等等,都是可以直接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时。但这并不是说,小学数学教师不用再认真研究教材,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反,教师更应该找准教材中的关键点,比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要先找到这一课的关键点:人民币与生活相关,且适合10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100以内的加减法》共同讲解,并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措施
  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所具备的一种可以实现自身终身发展,以及能适应社会不断变化所需求的各种技能和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一定的知识水平、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都可以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来培养。
  (一) 通过情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对于初中和高中,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还算丰富多彩,多是以事例的方式展现。而且难度也比较低,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就是让小学生先对数学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材的性质,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喜欢上这一门丰富有趣的学科,并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室和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拍照,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物体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图片找到这些物体,并说出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在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图形。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较硬的纸、剪刀、胶带、直尺等道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各种图形。或者,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图形长度信息,比如让学生制作六张长度为3cm的正方形。在学生制作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用这六张正方形,自己制作出一个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各种图形有了清楚的认识,还具备了动手制作图形的实践能力,以及通过图形创造出几何体的创新能力。在无形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 通过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并不是很复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且让学生具备一定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養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在4~6人之间为宜。首先,教师要设置20道加减法的题目,分别发到小组中,哪个小组最先正确算出20道题目,则获得一定的团队积分。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解题中来,但具体题目怎么分配,谁解答哪道题目,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并且,如果哪个小组成员创新了新的解题方式,教师也可以给小组加上一定的积分。虽然只是一次普通的解题竞赛,但因为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每个成员为了小组的荣誉,都会积极地参与到解题中来。学生们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必然要事先商量如何分配任务。比如成绩好的多解答几道,成绩不好的可以解答简单一点的题目等等。总之,为了完成这个共同的任务,学生必然会齐心协力,各显其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规划能力等等都会得到培养,而且无论小组最终是否能得到第一名,一起奋战这个过程也会使学生感受到并肩作战的快乐。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 加强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可以动手实践的内容,比如教师在讲授平移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视频来了解这个原理,比如让学生观看过山车的视频,汽车移动的视频等等。之后,当学生对这平移的运动方式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根据这平移进行一些创作。比如,让学生借助一些工具制作出一个平移运动场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最好不进行教导,直接让学生自由创造。除了平行原理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找一下生活还有哪些是运用了数学原理,比如杠杆原理。例如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剪刀是杠杆原理的应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道具自己制作一个剪刀。学生在制作剪刀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知识点的实践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通过亲手制作剪刀,又懂得了剪刀究竟是如何通过杠杆原理进行发力的,使学生对杠杆原理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 结语
  核心素养涉及很多方面,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但各种核心素养之间也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转变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春柳,匡莉,范燕荣.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智慧课程”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17(05).
  [2]余丹,赖允珏.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分析与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7(03).
  作者简介:
  吕莉,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会馆巷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与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固守成规的数学课堂已与时代严重脱节。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性思维,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多维的教学目标,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在传统中汲取经验、总結教训、推陈出新,从学生实际利益和生命价值出发,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高效  一、 引言  初
摘 要: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两个方面便构成了数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数学思想方法产生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蕴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强调数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培养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想;培养;强化  在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对学生培养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非常有必要,而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 认真分析教材,挖掘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由于数学教材是按照教学各
目的:本实验观察NF-κB和Bcl-2蛋白在高血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2小时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的表达以及神经细胞的凋亡,探讨NF-κB和Bcl-2蛋白在高血压大鼠脑缺血损
甲状腺相关眼病(Tlayroid 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又称Graves’眼病,是一种以内分泌和眼眶病表现为主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眼眶病中的最常见病种。大部分患者
目的:通过应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WI成像方法联合癌抗原125(CA125)检测针对复发性卵巢癌是否复发进行的定性诊断的作用研究,探讨DWI联合C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