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循环教学这一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借助于循环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浪漫阶段、精确阶段以及综合运用阶段,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而本文也是对其在初中生物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循环教学 初中 生物教学
  引言
  有相关教育学者曾经提到过,生命当中总会存在一些较为微妙而且涉及到智力发展的周期,而且它们会循环重复的出现,每个循环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要考虑到这一点,意识到每一门学科以及课程都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在每节课上都应该采用不一样的方式来构成一种螺旋式的循环,这样就能实现对下一教学的引导,同时形成一个全新的循环周期,这也是循环教学所主张的重点,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点,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循环教学相关概述
  我国母小勇教授曾经在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与怀特海循环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循环教学理论,其认为这一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浪漫阶段也就是启动自主学习的阶段,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结合学生需求以及爱好构建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场景,以此来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让其对生物现象进行猜想和假设;其次,则是精确阶段也就是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上一阶段所得到的新想法和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来形成一个初步共识,这一阶段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认同感,同时让其在课堂上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能力;最后阶段则是综合运用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让学生将生物所学知识条理化、综合化,让其能够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更为广泛的情境当中,而且还需要做好回到第一浪漫阶段的准备①。
  二、循环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实践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愿景
  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布鲁纳就曾经说过:“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需要教师教学,还和教师怎样教学怎样激发学生兴趣有关。”所以说,要想有效的发挥出循环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价值,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较为良好的教与学效果。而要想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首先一定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是如何去学习知识以及如何思考的,这样才能理解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所存在的“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从而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让其处在一个十分轻松且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最终有效的进入到循环教学的第一阶段——浪漫阶段。例如,在苏教版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主要讲述的就是生物的多样性,而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则是各种各样的生物,而教师在讲解到《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所喜欢的一种植物,并且在课前通过资料查询的方式来进行总结,在上课的时候将其介绍给其他学生②。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身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为之后循环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的一举多得。
  2.讲解生物知识,创建学习共同体
  在应用循环教学法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浪漫阶段之后,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生物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创建学习共同体,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和教师形成较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就能真正创建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地位就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的时候,就能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下所存在的枯燥无味甘,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过程中得到更为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3.基于生物教材设计,引导学生循环学习
  在应用循环教学法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师还需要基于生物教材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循环学习,实现由学习到实践的转化。为此,在实际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物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实践过程中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③。还是以《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为例,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教材上所提到的那些植物,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通过生动且有趣的实践活动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循环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教师如果能够做好教学设计,就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循环系统,这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构建出一个良好的生物知识体系。
  【注释】
  ① 吴向阳.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型作业运用的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7.
  ② 闫亚非. 循环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中的实践研究[D]. 苏州大学,2016.
  ③ 吕引鸿. 手绘簡图对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学的重大突破[J]. 魅力中国,2010 (34).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兴园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学习数学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数学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的。对于数学的研究很重要。老师要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学习的时候,有些同学对研究性的学习不是很理解。這样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形成了影响。所以在高中进行数学的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探究   一
【内容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各种知识能力的启蒙期,同时也处于身心健康、学习态度等精神品质的构建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对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有利于其素养以及学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实践,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效组织积极心理培养的渗透。  【关键词】例谈 小学数学 积极心理 渗透  积极心理不仅包含着学生对人生、对学习积极进取的思维品质,也包含着求知欲、合作意识、坚强不畏挫折等方面
【内容摘要】焦虑是多数学生面对考试时容易产生的情绪障碍。从某种角度来说,适当的焦虑会促使学生在精神压力下迸发出新的能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过度焦虑则会直接影响学生正常能力和水平的发挥,严重的甚至无法面对考试,产生畏惧造成心理问题。因而,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知识教学之余,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引起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 考试焦虑 成因 应对策略  随着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是现今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更是小学教育的重点科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现今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本文主要对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对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学生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小学生的好
【内容摘要】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延伸,属于概念原理知识,由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高,学生在复习课中,学生会有抗拒的负面学习情绪。本文认为概念原理知识需要加强“问题探究”这个环节的力度,逐渐拨开抽象的迷雾,进入“理解”的殿堂。本节复习课主要通过加强“探”的环节,通过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展性、过程性学习。解决学生的疑问,化解学生对溶解平衡在认识上的误区,达到高
【内容摘要】边塞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在两千多首唐代边塞诗中,描写西北边陲的最多。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唐代的边塞诗更多地和甘肃有了关联。在强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选择描写甘肃风土的唐代边塞诗作为学习对象,在学科融合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在了解甘肃地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鉴赏边塞诗中的经典篇目,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就开始承担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主要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操作技能和信息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全面培育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信息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生计算机操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好地理知识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的价格。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知识为生活和生产服务,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所倡
【内容摘要】作文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众多语文教师的追捧。本文详细阐述了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真实性、教学过程开放性以及注重学生主动性等特点,并提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以及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等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作文 生活化教学 实践 研究  前言  写作是人类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各类职业学校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这是众所周知的。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长期督促,更重要是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年来的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工作,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工作的点滴体会分析归纳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