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习题取材的生活视角及启示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取美国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中较典型的习题,从日常生活、体育生活、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介绍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习题取材的生活视角,并阐述了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习题编制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习题;启示
  作者简介:常晓慧(1992-)女,河北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物理教育研究;
  侯恕(1966-)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理教育研究.
  美国当前的主流教材《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物理:原理与问题》以下简称《原理与问题》)中的大部分习题都是从学生生活的视角出发本文选取其中的几个习题从日常生活、体育生活、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介绍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习题取材的生活视角,并阐述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习题编制的启示
  1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习题赏析
  11从日常生活取材
  习题1一种澳大利亚生产的软饮料有“低热量可乐”的标签,且标签上标明“100 mL产生17 kJ的热量”,这罐可乐有375 mL凯特拉喝了这罐饮料后,想通过爬楼梯的方式来消耗此次输入的热量如果凯特拉的质量是650 kg,那么为了达到目标,他需要爬多高的楼梯?[1]
  解析:本题选自《原理与问题》第12章“热能”章末评估习题的66题,市场上普通的可乐每100 mL产生热量180 kJ,约是题目中“低热量可乐”的100倍根据题意可知一罐“低热量可乐”产生的总热量为6375 J,要消耗这罐饮料的热量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凯特拉的质量是650 kg,因此需爬约10 m高的楼梯,而普通可乐则需要爬1000 m高的楼梯
  习题2试用化妆品的顾客的鼻子高300 cm,她站在凹面镜前600 cm处,凹面镜的焦距为140 cm用下列方法求顾客鼻子的像距和像高
  a按比例绘制光路图
  b面镜公式和放大率公式[2]
  解析:本题选自《原理与问题》第18章“折射和透镜”章末评估习题的115题,按比例绘制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此时顾客的鼻子在凹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面镜公式1f=1di 1d0(f为凹面镜焦距,di为像距,d0为物距),可知像距di=-105cm,根据放大率公式m=hih0=-did0(hi为像高,h0为物高),可知顾客鼻子的像高hi=525cm
  以上两个问题均选取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学生喜欢喝可乐,可乐是热量很高的饮料,很容易使人发胖,问题1中“软饮料”的热量却非常低通过该题,学生对“软饮料”的热量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并且会引起学生对“软饮料”的好奇心以及进一步研究照镜子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问题2中可以把鼻子变高的“美人镜”会引起学生极大的研究兴趣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置,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亲切感,使物理学习变得充满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对所学的物理知识形成更立体的认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愿意更积极地体验生活,形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12从体育生活中取材
  习题3你正在坐着观看棒球比赛,突然一个界外球朝你飞来你准备用手接住这个球为了保证安全,你的手是迎着球静止不动,还是顺着球的运动方向移动?为什么?[3]
  解析:本题选自《原理与问题》第9章“动量与动量守恒”第47题,考查动量定理的知识,用手接棒球时,顺着球的方向移动手,可以延长手与棒球的作用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可以减小球与棒球之间的作用力
  习题4如图2所示,体操运动员正在练习一个常规动作首先,她用手握住高杠,用力摇摆她的身体,倒立于高杠上,又环绕高杠旋转然后,她用双手抱住双膝,以这个姿势离开高杠,最后她直立向上用双足落地
  a在体操运动员常规动作的第二与最后这两步中,分别环绕什么轴自转?
  b将她三个姿势的转动惯量由大到小排序
  c将她三个姿势的角速度由大到小排序[4]
  解析:本题选自《原理与问题》第9章“动量与动量守恒”第88题,主要考查角动量守恒的知识,运动员在高杠上旋转时,以高杠为轴转动,这时重力围绕转动轴(高杠)产生外力矩,使人体向下转动,同时运动员靠惯性和自身做功,使人体向上转动离开高杠,人体在空中旋转过程中,转动轴过人体的重心,外力矩为零,角动量守恒因为转动惯量I = Σ mi r2i ,所以人体质量越远离转动轴分布,转动惯量越大,运动员双手抱住双膝,转动惯量减小,落地时,运动员身体打开,转动惯量又增大空中旋转的过程中角动量守恒,角动量J=Iω,所以转动惯量越大,角速度越小,因此双手抱住双膝后,角速度增大,运动员转得快,而身体打开准备落地时,角速度减小,运动员转速减小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从体育运动中取材的,棒球是美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运动,学生有丰富的直接经验,体操运动则是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深受体育爱好者的喜爱,以这些体育运动为题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这样的习题编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加深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对物理知识更立体的认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3從文化生活中取材
  习题5在希腊神话中,上帝惩罚科林斯王,让他不停地将巨大的岩石推上山顶,每次到达山顶后,岩石又会滚回山脚如果岩石的质量为215 kg,山高33 m,科林斯王的平均功率为02 kW,那么1 h内他能将岩石推上山顶几次?[5]
  解析:本题选自《原理与问题》第12章“热能”章末评估习题的82题,首先根据功率,求出科林斯王1h做的功,然后求出将岩石推上山顶所需要的功,就可以计算出1 h内他能将岩石推上山顶几次   问题5是一道简单的求解做功的问题,但是却因为加入了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作为背景,使这个问题变得充满色彩我们在编制习题时也可以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素材,例如墨家的墨经、北宋的《梦溪笔谈》等含有自然科学知识的著作,例如中国古代的建筑、陶艺等技艺加入本土文化元素的习题可以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增加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了解,为物理学习增添色彩
  2对我国教材习题编写的启示
  物理与生活其实密不可分,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蕴含物理规律的现象,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这些现象去命制物理习题,改变我国当前物理习题的现状《原理与问题》中的习题提供了物理习题取材的三个生活视角:一是日常生活的视角,现在很多青少年面临的问题是喜欢沉浸在网络世界,缺少现实生活的存在感,如果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也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二是体育生活的视角,体育运动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运动中包含着许多物理学原理,而且这些原理十分有趣,如果能够在物理习题中体现物理知识,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同时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三是文化生活的视角,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本土文化对于理解本土社会有很大的作用,虽然物理学与文化生活的关系看起来没有那么密切,但是在文化生活中也可以找到丰富的物理习题命制素材,以文化视角命制问题既可以使物理学習变得活泼生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Paul W.Zitzewitz.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M].Columbus:McGraw-Hill,2005,337.
  [2]Paul W.Zitzewitz.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M].Columbus:McGraw-Hill,2005,512.
  [3]Paul W.Zitzewitz.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M].Columbus:McGraw-Hill,2005,250.
  [4]Paul W.Zitzewitz.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M].Columbus:McGraw-Hill,2005,254.
  [5]Paul W.Zitzewitz.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M].Columbus:McGraw-Hill,2005,33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伴随着这一变革,“微课”正逐步进入教育工作者视野,在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微课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微课的产生、发展、内涵与特点,并详细分析了微课在实践应用中的分类、应用效果以及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微课;中学物理;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刘佳乐(1994-),女,山东聊城人,学科教学
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新阶段,面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复杂多样,如何实现学校的持续优质发展?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湖州四中”)自2010年开始进行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学校从实际出发推行“和合共生”的生态管理,为教师和学生个性成长服务,形成既“共生”又“竞争”的个性发展环境,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一、和合共生:基于生态管理的学校文化追求  湖州四中创建于1958年,原来是一所既有高中也有
期刊
我把“好的学校教育”简称为“好教育”,目的是把它“概念化”。我个人认为,“好教育”至少有两个特征,即快乐和高效。  现在我们一提“快乐教育”,社会上往往就一片哗然。有人认为学习就应当吃苦,孩子要是快快乐乐的,学业没准儿就荒废了,那将来就可能一事无成。更有“阴谋论者”提出,快乐教育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阴谋,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孩子贪图享受不学无术,将来无法参与国际竞争。我觉得这样想可能有些太神经过敏小题大做
期刊
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课堂学习情境等,实现物理学习的场景化与生活化.化抽象于形象,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内化.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学生攻克难点的能力.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有效拓展学生物理学习视野,极大地扩展物理课堂容量,弥补物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不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物理自主学习方式转变.  关键词:情境;内化;
2019年1月,我在上海参观了新建的未来科学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场所,主要为区域内的学校和家庭服务。这里理念的先进、设施的前沿,特别是气氛的活跃使我深受感动,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国家又增添了一类为学生播撒科学素养种子的园地。  未来科学城有“人与自我:生命与健康”“人与工具:科学与技术”“人与社会:环境与宇宙”三大主题,融合了项目化学习、问题式学习、情境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活动方式。
期刊
摘要:对比国内外多种版本教材,分析有关涉及“亚里士多德”内容的安排和编者的意图,寻找造成学生误解的原因.  关键词:教材比较;亚里士多德;教学建议  作者简介:潘华君(1979-),男,江苏宜兴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宜兴市高中物理兼职教研员.  1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对某校的调研中听了一节高一物理课,课题是“牛顿第一定律”.该教师以一个问题“桌面上有一辆静止的小车,如何才能使它运动起来”入手
摘 要: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和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的联系的认識更加完善,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开启了人类迈入电气化时代的大门.  关键词:动生电动势;过程与方法;分析探究
摘 要:物理课程资源是指为学习物理课程可利用的所有资源.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种物理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的物理课程资源决定了课题引入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多样化,决定了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题引入;教学过程;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资源是指为学习物理课程可利用的所有资源.这一定义决定了物理课程资源十分
古人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引得世人纷纷以劳心为上,劳力为下.其实劳心劳力本是一家,无论“劳心”还是“劳力”,都是“劳”.劳心时多劳力,方能知劳力之所难;劳力时
期刊
摘 要:物理语言是物理知识整体的基础与核心,物理教学中大量使用语言和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意识、传授知识.学习物理学自然也包括了这种语言培养训练学习.想学好物理学,就要求熟悉这些语言,并用这些语言阐述交流物理问题,总结记忆物理知识,乃至作为应用物理学的方便工具.理解掌握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必将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物理语言;工具;方法  1 物理语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