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正是当前英语教学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关键词】激趣 导学 创新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当成知识的容器,填式地向他们灌输那些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我想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正是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生动、主动,提高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
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激趣愿学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的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学习环境轻松愉快,激趣乐学
传统的教学,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大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言语要纯正、流利,书写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例如: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讲一个学生听能懂的笑话或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谈话;或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使学生对语言印象深刻。只有有了声、形、意的有机结合,学生才学得有趣,掌握准确。教师讲解切忌繁、杂、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错,不要埋怨训斥,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发展,更要有一个良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结尾,如:留一个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认学生小结一下课堂的主要内容,唱一首歌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趣导学。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就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追求。
以字母教学为例,26个字母说来简单,但真正教得快、准、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而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集体观念等。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 ”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就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教词汇也是教思维。如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以把准备好的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在讲台下,秘密地把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 What’s in my bag?
S: It’s a football
T: No, it isn’t
T: What’s it
S: It’s a book
T: Yes, you’re right
T: You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这样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又使学生兴趣浓厚地参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再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把死教材活用,这样学生的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四、课内课外拓展延伸,激趣创新。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层次、水平、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做到激趣创新。比如,有目的地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演唱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单词默写比赛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年级、全校进行。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知识,创造英语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应用,相得益彰,从而大面积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张华,朱慕菊
[3]《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杜小宜
[4]《开发右脑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陈汉振
【关键词】激趣 导学 创新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当成知识的容器,填式地向他们灌输那些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我想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正是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生动、主动,提高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
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激趣愿学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的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学习环境轻松愉快,激趣乐学
传统的教学,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大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言语要纯正、流利,书写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例如: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讲一个学生听能懂的笑话或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谈话;或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使学生对语言印象深刻。只有有了声、形、意的有机结合,学生才学得有趣,掌握准确。教师讲解切忌繁、杂、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错,不要埋怨训斥,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发展,更要有一个良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结尾,如:留一个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认学生小结一下课堂的主要内容,唱一首歌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趣导学。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就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追求。
以字母教学为例,26个字母说来简单,但真正教得快、准、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而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集体观念等。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 ”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就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教词汇也是教思维。如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以把准备好的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在讲台下,秘密地把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 What’s in my bag?
S: It’s a football
T: No, it isn’t
T: What’s it
S: It’s a book
T: Yes, you’re right
T: You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这样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又使学生兴趣浓厚地参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再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把死教材活用,这样学生的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四、课内课外拓展延伸,激趣创新。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层次、水平、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做到激趣创新。比如,有目的地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演唱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单词默写比赛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年级、全校进行。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知识,创造英语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应用,相得益彰,从而大面积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张华,朱慕菊
[3]《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杜小宜
[4]《开发右脑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陈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