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改变我的一件事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5日 晴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固执的人,认死理,但却因为那件事,妈妈改变了我。
  12岁那年暑假,我去上海帮妈妈卖菜。有一天下午五六点钟,正是下班的高峰期,买菜的人特别多,生意十分繁忙,我和妈妈都快忙不过来了。这时,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前来买菜,我给她拿了一个袋子,不一会,她便选好了菜。我称量过后给她报了价钱,就等她给钱。可她递过来的钱,是一把一毛的零钱,我不禁眉头一皱。要知道,她的菜钱是八块多啊,这不是成心整我吗?一股厌恶之情油然而生。我耐着性子将钱数完,谁知钱还不够。我告诉她,她在身上摸索了一会,说了一句话,让我的厌恶感急剧上升:“我没零钱,你把钱给我,我给你一个一百的,你找吧!”你们看说,这话气不气人?不是摆明了耍我吗?我带着厌恶的情绪给她找了零钱。她一走,我便一脸讨厌的神情告诉妈妈,其中还不忘添油加醋。
  哪知妈妈却一反常态地说:“你这么做不对,你只因为一件事,就直接否定了她。无论她给你多少钱,怎样的钱,你都是卖家,你都应该接受、宽容。你不该用鄙视的眼光看她,你没有资格去看不起她,哪怕她是一个卖破烂的,都没有资格鄙夷她。她有自己的尊严。”我听后,先是一阵诧异,我从未想过没读过多少书的妈妈能说出这样的话。同时,我也明白,为什么妈妈的人缘那么好,为什么在她困难的时候,有那么多人愿意来帮她。
  因为那件事,因为妈妈的话,彻底改变了一向固执的我。它告诉我,你不该看不起任何人,不能因为他的身份而给他这个人下定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你需要用平等的眼光看人,否则,只能说明你的心胸狭隘。
  河南省省新蔡县宋岗中学
  指导教师:薛 峰
其他文献
幼儿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就是与作品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中介应加以引导。对于缺乏审美经验拘幼儿,教师的提问可涉及美术作兔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要素以及对称、统一、变化等原理。如画面上有什么,有哪些颜色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将问题引向深入,如为什么用红色,以引导幼儿分析、把握作品蕴含的意义。对于具有—定审美经验的幼儿,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也可引导幼儿提问,尊重幼儿的独特理解,而不是强迫幼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