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专业英语教学问题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剖析了目前国内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不得当、授课教师自身英语能力问题、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不够、对ESP教学定位不清、学生英语基础差距较大、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通过问题的分析,以期找到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专业英语 教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05-02
  1.前言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当然这不是一个专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许多院校专业外语课普遍存在的现象[1],因此如何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容忽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并总结如下:
  2.问题成因
  2.1教学方法不得当
  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专业外语教学中常使用的方法。这一方法本身比较单一,很难使学生两节课都保持高度的兴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自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均未在课堂上得到应用[2]。
  2.2授课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不够全面
  目前专业英语授课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大部分教师采用汉语授课,能够英语授课的教师较少。这一问题,在国内的各院校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3]。
  2.3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不够
  同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比起来,专业英语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如句型复杂,专业术语较多,文章缺乏趣味性,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另外学校普遍强调四六级过级率、学生在大一大二时英语学习尽头十足,到了大四开设专业英语时,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同学自认为问题不大,因此没有压力,没有过四六级的同学更不在乎专业英语的学习了[4]。
  2.4对ESP教学定位不清
  刘法公指出,中国英语教学界对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间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认为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的技能[5]。著名学者秦秀白教授认为,我国ESP 教学尚未进人成熟阶段,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ESP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定位向题[6]。
  2.5学生英语基础差距较大
  1999 年高等院校扩招以后,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与班之间存在着差异,班级内部学生间的英语水平也相差很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来自农村和牧区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很难同时满足“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要求,而这两种学生在个别班级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中甚至达到1:1的比例,这就给用英文讲授ESP 课程造成极大困难。
  2.6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四级通过后,只有少部分学生继续准备六级考试,大部分学生则满足于现状,中断了英语学习,成绩严重下降,最突出的问题是听力和写作水平下降。其具体表现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听力材料根本听不懂;阅读专业书刊很吃力,不能撰写英文摘要,更谈不上撰写英文学术论文了。这样的教学环境无法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的教学目标。因此,大学英语四级后续教学体系亟待完善[7]。
  2.7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如果按照《大纲》的规定,高校要在为每个学生开满四个学期通用英语课程后,在大学的第五至第七学期开设专业英语阅读课或高级英语选修课以“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那么按最低的标准计算,每学期仅开设一门相关课程( 每门36学时),则总共也需要增加108 学时。而把大学英语课程增加到388 学时对我国高校十分紧缺的英语教育资源来说是很难实现的[8]。
  3.结语
  大学专业英语课程是英语教学与专业领域结合的重要环节,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的ESP教学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多,然而,只有通过对现状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找到更适合的改进措施,比如可以采取调整开设大学ESP教学的时间、改进课程设置、进行教材整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调整教师角色和考核方式等改进措施,使学生改变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态度,认识其重要性,高等院校才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知识强、英语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丛霞.城市规划专业英语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9-61.
  [2]王卓恒. 高校ESP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11) ;137.
  [3]刘雅,王新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SP学习情况及需求分析调查[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李小红.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高等教育研究,2011,6:33-34.
  [5]刘法公. 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5.
  [6]秦秀白. ESP 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中国英语教育,2003, (1), 34-51.
  [7]Arani,J.Teaching writing and reading English in ESP through a web based communicative medium[J].Weblog,ESP World,2005,3(11):4.
  [8]王国光. ESP 教学现状与发展初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2);129-130.
  作者简介:
  韩秀茹,女,内蒙古赤峰市人,1981年9月生,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小学第二学段开始,就在一些课文的后面安排小练笔了,并且是随着年段的上升不断增加训练量的。由于一开始就搞命题作文,许多学生感到生疏而无从下笔。为了完成作文,不得不七拼八凑,胡编乱造,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也就困难。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作文,不能一下要求很高,应从具体的材料、词句、段落开始一点点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小练笔。不能光讲些空洞的理论,要由易到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94-01  一、学生情感干涸的现状:学生已陷入了编造和游戏作文的误区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如今的不少学生在应试作文中迷失了自我,写作文只是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或无病呻吟,或熟练地抄袭拼凑、剪辑组合,“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法规的不断完善,项目业主对工程建设监理在项目任务目标的实施监督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妥善处理业主与工程监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定
[目的]探究砂壤、黏壤质地条件下炭粒径对烤烟光合特性、根系形态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烤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根系形态、农艺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间交流日益紧密,英语作为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为良好的各国关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英语语法学习较为困难,同时“注重日常交流性”也弱化了英语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古语有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为教授英语语法提供新的支撑大为必要。本文就笔者大学英语学习经验谈谈在语法课程中怎样“以技取胜”,以学生身份向教师建言献策。  【关键词】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01-01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客观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旨在探析如何规避“负迁移”,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母语负迁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03-01  1.母语负迁移的内涵  语言迁移指的是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试图借用母语的
【摘要】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专门的写作课程,或写作课程比重不足,导致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4、6级写作中及日后工作所需英文写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使我们无法继续忽视英文写作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成绩的影响和工作竞争力的影响。结合文献发现已有不少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问题的研究,虽角度各异,但总结来看,基本上从微观总结较详细,问题呈现出从词汇到句型,甚至到篇章都有。故本文从宏观上寻找写作问题的根源,经参
摘 要: 本文在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模式的前提下,对隐喻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即隐喻促进学习者对多义词的习得隐喻和对词汇构成和词义发展的理解,进一步揭示了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隐喻 英语词汇教学 启示    一、前言  隐喻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密切相关,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现代隐喻学观点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