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群助推小学班主任工作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微信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善于通过新型的网络交流工具结合实际,博采众长,解决教学问题。
  【关键词】微信群;小学;班主任工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这句话精辟地阐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而如今聊微信、刷朋友圈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建立班级微信群不仅方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班级为单位,更能及时、便捷地架起家校联系桥梁,从而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构建,助推班主任工作。
  一、微信群助推温馨集体建设
  在微信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传情达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功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1.温馨传递,让人际关系更融洽
  每逢佳节,教师、家长、学生都会在群内互相祝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不仅温暖你我,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当学生生病时,教师一声声同理心的问候,传承爱心教育;一张张灵动的照片,是学生们成长的印记;学生在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每一次经历,教师的每一节公开课,都是师生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记忆……家长无法到学校跟拍学生的学校生活,而教师的随手一拍则给学生的“成长档案”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特别是到劳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时,学生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很多家长都是牵肠挂肚,而这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照片都是弥足珍贵。教师可把这些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成为师生、教师与家长间感情的纽带,让人际关系更融洽。
  2.精神引领,传递成长正能量
  把班级微信群成为信息发布窗口,加强正能量的宣传力度,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二孩的到来,有的独生子女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想法。笔者经过家长本人的同意,有意将非独生子女的家长留言与有关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小茵妈妈在晒娃:“每次出行,大姐姐都像个‘小妈妈’,推着行李,拉着弟妹。这方面赞一个,有了她我也省了不少心”。这既表扬了小茵,也给那些有思想动向的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导。又如,笔者班小伟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他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外婆的眼睛失明。节假日里,小伟都会牵着外婆出门散步,而且每天放学回家,都准时喂外婆吃药。“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经过小伟和其外婆的同意,把小伟这些事迹材料放到班级群里,感动了所有的家长与学生。水到渠成,笔者便进行“感恩于心,报恩于行”的班队活动,把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笔者把优秀作业图片、班级荣誉、比赛证书、参赛场景、公开课照片、学生发表的文章……发到群里,营造“争先创优”氛围。不仅如此,为了全面展示班级学生的面貌,笔者推出了“看见·每一个”栏目,默默无闻的尽责组长、背诵能手、美德少年、才艺少年、活力少年、智慧少年……他们有的成绩上并不出色,有的还调皮捣蛋,但是只要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就会在微信群里的发专栏介绍。家长们通过不同角度去认识班级里的学生,能从不同方面去欣赏孩子,让班级人人都精彩、个个有特点,从而增强学生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微信牵头,引领班级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爱上阅读,但买些什么书,心中却没有清单。于是,笔者在家长群里把书单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如,《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英国儿童十大宣言》等,我们都可以通过微信群把这些有用的知识传递出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遇到有学生不想读书,可以链接一些美文,如,“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不要做趴在窗户上的苍蝇”等,这些都是学生们的心灵鸡汤。换种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二、微信小课堂,网上助教更高效
  通过微信,分享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分享学习经验和成果,让学生们博采众长,同时实现网上助教,促进教师的减负与学生的增效。
  对于学生们的作业,大多数家长想辅导但不知从何入手。有时候学生生病了,缺课了,家长心里着急怕落下课,怎么办呢?于是,笔者把上课的课件照片、上课生成的黑板笔记拍照发到微信群里,学生回到家还如同身处课堂,家长也能根据照片资料了解到课堂的学习情况,对学校的教育更加放心。到了小学六年级,圆柱、圆锥的体积、表面积等,学生必须牢记的一些概念、公式、思维方法,很多知识是书本没有的。于是,笔者提炼知识,并发在微信上,让家长督促学生背,第二天回来教师抽查,反馈结果。这样一来,家长们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发挥家长的“助教”作用,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位家长对此项做法是这样评价的:“作为一名家长,我们离开学校已经十多年,现在的学习和我们小时候的有天壤之别,有时我们会对现下的教育不知所措。有了微信群,给我们家长指明了方向。”另外,笔者还会把易错题易错原因、特殊题的题型以及解题思路拍成照片或录像详尽告知家长,让有条件的家长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家校携手,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奉献智慧
  在微信群里,笔者经常与家长们共同针对现在家教的热点与难点展开讨论,家长们各抒已见,共谋良策,为孩子的健康与快乐成长奉献智慧,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家长会。
  有一次,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女儿本来性格活泼、开朗、懂礼貌,有一天邀请了一个同学回家做客。本来很开心,但是见到妈妈,对同学又是夹菜,又是嘘寒问暖的,她便觉得自己受冷落了,觉得妈妈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于是很不开心。无论怎么对她讲道理、哄她都不行。”其他家长见状马上支招,有的说:“给她讲故事,告诉她我国是个礼仪之邦,这是待客之道。”有的说:“让她换位思维,让其他学生邀请她到家里做客,感受一下别人是怎样招待她的。”家长支招,令难题迎刃而解。去年,团省委发动对“南粤最美少年”点贊的事情上,很多家长不了解点赞背后的真正意义,对此颇有微言。但其中一个家长却发表了这样的感言:“我经常给别的孩子点赞的时候,都会看下这些孩子的成长历程,感觉很多孩子真的超棒,超棒。我觉得我的孩子跟这些孩子比起来需要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太多了。”正所谓:“高手在民间。”这位家长的一席话,令其他家长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纷纷自觉学习、点赞,不仅为选出真正的“最美少年”投下最神圣的一票,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众人拾柴火焰高”,家长们群策群力,目的只有一个: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微信时代,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敢用微信、善用微信。但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也让我们遇到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情况与问题,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研究、善于反思、敢于创新、不断积累,总结出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为教育教学开创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本土文化资源,把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美术课程中,拓展美术课程内涵的“五步”有效法。  【关键词】本土文化;美术课堂;“五步”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教师不但要成为课程实施
【摘要】数学文化已成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德育、美育、思维训练等方面。因此,实施数学文化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从挖掘数学文化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教学入手,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问题缘起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
【摘要】在思政学科课标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与国家提倡思政课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在初中学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强化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做好初中与高中的学科对接。要以高中思政核心素养为核心,以提炼大概念为统领,以议题式教学为抓手,以思维锻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把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概念;学科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
【摘要】论文涵盖了数学、物理学领域中的力学知识和工程领域的坡道设计相关知识,并得出其数学原理和物理知识及人生感悟。  【关键词】神奇的线;最速曲线;数学原理;设计制作;生活中运用  走哪条线快?要怎样的曲线才是最快到达呢?学了那么多年几何,“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在下图中的实验中,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小钢球在距离最短的斜坡上必将一马当先率先抵达终点?即小钢球走直线快还是走曲线快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笔者在音乐课堂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大声喊唱,既伤害嗓音又影响听觉审美。本文通过如何对音乐课堂加强班级合唱训练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歌唱,培养学生声音的美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中自信的演唱歌曲。  【关键词】音乐课堂;班级合唱;正確歌唱  刚参加工作那年,每节音乐课都追求热热闹闹,看似气氛活跃。然而除了热闹,却总感觉学生唱
【摘要】小学阶段中数学学科的学习是难度较大的,数学常常是容易拉分的学科。经笔者的分析研究发现,很多学生数学考试丢分、数学练习出错并非因为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而是因粗心大意所致,由于审题不到位导致很多答非所问的情形。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端正审题态度,有良好的审题习惯,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求解。基于此,数学老师们要注重分析学生数学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
【摘要】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源于生活实际的旅游情境,具有客观、真实、有趣等特点,本文主要探析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旅游主题情境教学的可行性,为区域地理的深度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旅游情境;区域认知;深度学习;课堂效率  随着各学科教学目标进一步的提升,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推动地理学科改革的重要理念,其中,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人教版《地
本报综合消息 在为期两天的广东教育学会2019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五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会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综合研究部主任王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科达中学校长陈红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刘文江带来三场精彩的主题报告。  王烽主任通过“面向2035的学校变革”报告阐述了教育观念更新,反对“应试主义”,提倡五育并举;反对“锦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反对“本位主义”,
【摘要】在部编教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运用绘本配音、绘本辨析、绘本游戏、绘本戏剧、绘本改编等多种方式,灵活演绎和运用教材中的绘本,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关键词】绘本;趣味;道德与法治  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叙事文本,它形象直观,充满情趣,深受小学低年级学生喜爱。绘本表达是部编版教材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一种呈现方式,它能降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的难度,提高阅读兴
随文练笔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不但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且还体现了学习和运用统一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是在语言的运用和组织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词句欠缺韵律感,文字缺少美感,语言缺乏逻辑,文章层次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写作上困难重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文本资源,巧设随文练笔,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在随文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