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干预个案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to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和网络已经普遍进入多数家庭,随之而来,网络游戏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并不是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毒瘤”,它只是对身心处于成长期,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的小学生有诸多不利影响。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多年发现,小学生都喜爱游戏,更易沉迷于游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此做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电脑游戏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和便捷的通讯,同时也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影响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很不稳定,缺乏必要的经验和鉴别能力,由于道德认识不深刻,缺乏稳定的参照标准,容易产生价值迷茫,经不起诱惑。而网络游戏大多是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青少年长期玩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这种错误观点,极易使他们走上错误甚至是犯罪道路。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一般情况
  小宇,男,小学六年级学生。天资聪敏、学习成绩良好,性格内向。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由于父母离异一事,小宇在学校受到一些学生的嘲笑。父亲工作较忙,小宇与父亲当面交流的机会较少,但对于小宇物质上的要求,他毫不含糊给以满足;对于小宇的学习,他要求严格,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日常由继母监管其学习。随后,继母生下弟弟,家里的注意力不仅仅只在他身上,小宇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渐渐地,小宇爱上了电脑游戏,结识了许多网友,每天沉迷在游戏中。慢慢地,小宇每天都不由自主地要玩游戏,有游戏的时候,眼睛发亮;没游戏的时候,无精打采。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以及他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笔者采访了学科老师、同学及家长。
  在家里,继母反映,小宇少说话,常常躲在房间。对继母的态度冷淡,常常与她作对。曾有一次,趁继母不注意,把继母的钥匙藏起来,不希望她进入家门。对父亲不爱搭理,见人转身就走。
  在学校里,同学反映,小宇不爱和同学玩,少与同学沟通。科任老师反映,不知何因,小宇上课经常无精打采,常常打瞌睡,从他的日记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涉及电脑游戏。课间,很少与同学沟通交流。科任老师曾多次和他交谈,但他总一声不吭,不与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老师无可奈何。
  通过了解发现,小宇认为游戏能让他得到生活不能给他的快乐感,并发泄自我的平台;网络,能让他结识许多倾诉的朋友,解除他心里的烦躁。
  二、原因分析
  通过掌握的资料,笔者感觉小宇的心理问题是由两个方面因素造成的。
  1.客观原因
  小宇不仅仅是单纯的电脑痴迷症,更多是家庭问题导致的。家庭的破碎,让他的心灵蒙上阴影,在校受到同学的嘲笑,在家缺乏父亲的关爱。父亲工作忙,没能及时了解小宇生活和心理的需要,满足他的只有物质上的需要。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为小宇日后出现的问题埋下伏笔。
  2.主观原因
  小宇原本是成绩优良的学生,但慢慢变得寡言,不与同学交往沟通。这都是源于该生存在不可调和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斗争。他认为,在家没家人的疼爱,在学校没有知心的朋友,而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就成了他借以逃避的地方。
  要戒除网瘾,仅是让该生远离网络是不够的,而是要走进他的内心,帮他找到陷入网瘾的真正原因,从而彻底地摆脱网瘾。
  三、干预策略及过程
  针对小宇的情况,笔者制定的咨询目标是,帮助小宇建立客观的自我认知系统,逐步走回正道。家校结合,为小宇搭建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他的辅导,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以电脑游戏为切入点,倾心交流
  在笔者的信息技术课上,笔者发现小宇与其他科任老师的描述完全不同。他不是无精打采,更不是打瞌睡,相反是眼睛发亮,精神十足。但笔者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时候,他几乎都爱听不听,到动手操作时,他极快完成布置的任务,就偷偷玩电脑游戏。
  通过分析,小宇在笔者的课上,之所以与其他科任老师的描述截然不同,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由吸引他眼球的工具——电脑。为此,笔者在课间以电脑游戏为切入点,和他交流,尝试以朋友的角色融入他的世界里。谈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如,“你喜欢玩什么电脑游戏啊?”“你有什么好策略打败你的对手啊?”“我们一起做个好伙伴,好吗?”等等。当小宇完全把笔者当他的游戏伙伴后,笔者及时巧问他生活中的情况、家庭情况。
  在交谈中,笔者发现,原来小宇并非寡言之人,而是他对别人已经有种抵制心理,不敢轻易相信别人。据他描述,在家里,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爸妈都非常疼爱他,他成绩优秀,常常得到爸妈的称赞。父母离异后,小宇的性格开始变化。随后,父亲与继母生下弟弟后,他再也不是家中独生子。他明显感觉到这家再也没他容身之地,感觉像个外人。他恨父亲,更恨继母,把他原本温馨的家庭破坏了。于是,他想尽办法与继母作对,得到心理的平衡。
  一切问题的根源终于揭开了,这让笔者获得最好的线索,根据小宇的心理感受,笔者展开了下一阶段的辅导。
  2.运用认知疗法,调整认知,健全人格
  从亲情需要来看,父亲虽然满足了小宇物质上的所有需求,但由于日常较少与小宇沟通交流,没及时了解小宇生活、心理的所需,导致父爱的缺失。而继母和弟弟的参入、同学的嘲笑,更将问题推上顶端。
  因此,引导小宇调整对父母、家庭、学校的看法,是迫在眉睫的。
  (1)父母的看法。父母的離异,是无法挽回的现实。而父母离异也并非完全是父亲一手造成,也并非是他一个人的错。父母无论在哪里,都是爱他的,天下的父母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他没有缺失父母的爱,反而多了继母对他的爱。
  (2)家庭的看法。小宇永远是家里的一份子,弟弟的到来将成为他生活的好伙伴,大家都是父母的孩子,父母都疼爱。
  (3)学校的看法。小宇是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同学也并非有意嘲笑或针对某一个人,只要你能好好学习,有问题,乐于和同学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乐意和你做好朋友。
  3.家校结合,为小宇搭建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小宇的心理变化,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便让小宇调整好对父母、同学各方面的认知是不够的,还要得到父母的配合与支持。笔者进行家访,发现小宇的父亲和继母都是非常愿意与学校共同合作,让小宇走回正路。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布置相关亲子家庭作业,如,与家长共同探讨小宇的优点与缺点,让小宇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等,创造更多小宇与父母深入沟通的机会。同时,笔者利用校讯通平台,及时反馈小宇在校的情况给其父母,让其父母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导。
  四、回顾与总结
  经过家校结合,采取相应策略对小宇进行辅导,小宇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他上课认真,和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改善明显。科任老师说,小宇上课能不懂及时发问,能与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说,小宇都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他们也非常喜爱他;父母说,小宇开朗了,每天回家一进门就快乐地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继母乐呵呵地说:“这还是小宇第一次叫她妈妈。”小宇和继母的关系也慢慢好转起来了。
  参考文献
  [1]王有志,孙栋梁.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青少年研究,2003(2):36.
  [2]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E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23/150095009.shtm,2005(11):23.
  颜维敏.浅谈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对策[J].新校园:学习版,2012(7):22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大胆地将英语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为了突出英语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利用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构建朗读学习基础;之后引导学生开展大声朗读活动,凸显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继而在班级中开展英语朗读比赛,促进学生交流朗读经验;最后再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英语写作的基础上朗读自身作品。通过这样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英语朗读教学,使学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小学数学练习课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改善基础薄弱事项,保证数学教学质量。为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明确练习课的地位和作用,激发研究热情;加强練习设计的研究,提高练习设计水平;转变观念,提高练习课堂组织的艺术和能力。  【关键词】小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培育学生价值观念意义重大。从教学活动的系统整体性出发,教学内容是重要基础,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教师能力是关键因素。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文明成果,数学文化是包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计量单位由于“大”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实在地”去感受其大小,较难建立表象。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表象,理解大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是教学的重点。突出必要性,教学与需要同在;借助参照物,知识与体验共生;循推理想象,应用与深化递进,都是能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并熟练运用大计量单位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计量单位;建立表象;教学策略  2017学年四年级质量抽
【摘要】慈孝文化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孔子就倡导“百善孝为先”。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孝,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信宜市拥有“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的美誉,让我们深挖本土的慈孝资源,让身边的慈孝资源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使学生在感受地方慈孝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慈孝文化;百善孝为先;语文素养;慈孝故事  “慈孝”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百善
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犹如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  10月1日是国庆节,过了这天我们的祖国母亲就71岁了,这不禁让我想起数不胜数的革命先烈们,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国旗,红领巾,都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时刻告诉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的安宁生活,为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然而这个时候,除了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们,还有许许多多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本报综合报道 8月26日上午,汕頭市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秋季学期疫情防控模拟演练,以“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不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的总目标,吸取总结春季学期防控经验,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准备迎接师生回校。  演练内容包括校园师生日常活动(进校门例行检查、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课堂和课间管理、重点场所管理和食堂就餐管理等)和应急处置(发现病例、询问病情、病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15日,为期两天的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网络安全和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培训班在广州开班,全省21个地市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负责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安保处(科)室或信息中心负责人、省属中小学负责人和申报2020年全省网络安全教育示范区的区(市、县、同级镇)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大家对校园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开展校
【摘要】语文,如同阳光,能给予人光明、温暖与力量。这不单是缘于它的科学性,更大程度是来自于它的艺术性。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級的文本,多为动人心弦的小说、文质兼美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寓言等,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六年级,就相对地加入了语言严谨的说明文、逻辑性缜密的议论文等,这类科学文本的文学性、可读性就相对薄弱些(对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度还是有困难的)。而这学段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引进一定量的课外文学文段,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