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是一个难以回答且恒久的问题。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对市场的发展听之任之,而应该较好的发挥保障、导向、服务和规范四种职能,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朝着利国利民的方向高效率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资源配置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6.020
1 引言
无论是在何种经济体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都是起至关重要作用的[1],两者各自占据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2-3]。前人对此关系往往持两种态度:一方持“大市场小政府”主张,即市场应当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方持“小市场大政府”主张,即政府应当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发挥好制度优势,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亟须解答好的问题[4-5]。在其中,如何界定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职能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该问题前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整体说来主要有以下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①应当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②应当增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弱化在微观调控方面的作用;③应当增强法制建设,在规范市场的同时还要以健全的法制系统规范政府发挥效用的方式、方法和程度等。
笔者认为,在一个健全的经济体制中市场和政府都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既不能让市场占有绝对的支配一切的能力,也不能让政府占据绝对的支配一切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两者的科学、合理及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不能够被片面的歪曲,特别是“起决定性作用”这个表述,它并不意味着市场在经济的所有方面都起决定作用,而只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作用。因此,市场的重要性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政府要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缺少政府参与的市场经济不可取
部分学者对政府向市场采取的干预持否定态度,这种认识主要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在这本著作中具有较为清晰的经济自由主义的表述,并且亚当·斯密明确地提出了政府应当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之后再也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政府应该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何种作用的阐述,因而后世学者一般将其作為“小政府”主义的创始人。
但是后来发生的许多典型事件,证明单纯地依靠市场是不行的,市场这只手在某些时刻会失灵,乃至产生很多其他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会引申到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上。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就是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而政府不加以干预所产生的。有学者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生联系起来,将不同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并深刻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不能对其置之不理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也发生过不法商人妄图通过经济手段对新生的共和国进行破坏的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发生在上海的“两白一黑保卫战”。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政府对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产生的后果可能会是极其严重的。
3 政府应该发挥的职能
当市场的手失灵的时候,并不代表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毕竟市场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势是明显而巨大的。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对经济有促进作用,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笔者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发挥以下的职能。
3.1 保障职能
政府要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转,更要保障社会的稳定,保障基本的公平正义。
第一,政府在财富分配方面不能任由市场说了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要达到的是共同富裕的目标[6]。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就可能会导致生产资料过度集中,导致像韩国一样出现三星太过庞大对政治过分影响的情况,就可能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在经济领域的财富分配制度方面,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体制,绝对不允许财富的分配制度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必须避免两极过度分化的情况出现。
第二,政府对某些重要领域不应该完全抛弃计划经济[7]。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来,是因为市场经济能够带来更大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着计划经济一无是处,也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就应该充斥在经济的各个角落。不能把粮食生产、物资储备、医疗卫生、国防建设、交通通信、科研攻关等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全部的推向市场,华为芯片受到美国政府限制导致无芯可用的事件就充分地体现了从来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市场经济,政府必然要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如果把关键领域全部推向市场,那一旦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国内市场必将出现大规模的波动从而影响稳定,中国两千多年前“管仲灭鲁”的故事就可以提供借鉴。因此,以这些领域为代表的部分重要领域或许可以部分进行市场化,避免政府垄断的出现而遭到民众诟病,但绝不能离开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实施根本性的保障。
第三,政府对于某些领域不能任由其野蛮发展,肆意掠夺市场资源。利润较高时资源往往向某个方向集中而失去利润时市场会将其无情地抛弃。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开发商要通过房产交易来获取利益,因此将房价炒到了高位,这种情况从市场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政府不能对此放任自流。因为以房子为代表的一些资源属于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如果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范围,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设立“公积金”“保障房”“农村宅基地确权”及提高二套房首付比等相关政策来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运行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保障的职能不仅体现在房子这种较大额的方面,对于一些生活必需的小的方面也必须加以保障。前几年屡有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现象,就是因为国家仅仅对食品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监管,防止垄断的出现而忽视了对葱姜蒜等调味品的价格监管,从而导致了部分商人囤积货物抬高价格牟取暴利的情况出现。 第四,部分领域政府要进行托底性的保障。有一部分产业是利润较低,市场不愿意发展,但对于国计民生而言却比较重要,也需要政府进行托底性的保障。比如药品类,企业由于利润的原因往往不愿意生产低价药,但低价药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是有非常大的貢献的。因此,政府对于这种利润不强但对民众比较重要的产业必须进行托底性的保障。
3.2 导向职能
这种导向性指的是不能任由市场单纯的向着逐利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政府可以利用的信息更为全面,视野更为开阔,应该有着更强的前瞻性,因此,对于市场发展的方向应该起到指引的作用。一个突出的体现即国家制订五年计划。国家制订五年计划,其中主要就是对国家未来五年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引,对于那些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比较重要的领域即便是暂时没有盈利能力,也要予以支持。而对于那些暂时营利性较好,但是已经没有较好前景的产业就要进行限制,不能任由其发展并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受损。
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物质文明层面,也会对精神文明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导向性不应仅仅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还要对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如果政府任由娱乐、酒吧、烟草等高利润行业发展而完全不顾其对精神文明的损害,对那些具有正能量但可能在市场盈利能力方面略有欠缺的产业不加以扶持,整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就可能会出现重大的问题。
3.3 规范职能
这种规范性作用一方面是规范各类的经济活动,主要体现在法律体系的建设健全方面。任何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都应该有一系列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包括行业自身的规范,也包括政府层面对行业建章立制的规范。失去了规范,恶性竞争、欺行霸市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滋生和扩散。
另一方面是对政府自身行为的规范作用,管住不该伸出去的手。之所以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市场经济模式在资源配置、促进发展等众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不应该过分的干预正常发展的经济。
政府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应该让规范成为失去工作主动性从而导致不作为的借口。过分的规范可能会导致由于没有规定某情况该归哪个部门管就没有部门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甚至上级政府也无从追责的情况出现。立法是必不可少的,但立法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更不应该成为政府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保护伞。
3.4 服务职能
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特别是我国政府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开展较长一段时期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尽量地弱化在市场正常合理运作情况下对经济的干预,应该淡化过分的管理职能,加强服务职能,使行政手段成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助力,应该帮助市场打通运行的关节,破除运行的障碍,对经济运行起到助推的作用,成为服务市场的主体。也就是说,在经济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政府要多帮忙,少碍事,切实做到为市场服务,使经济能够高效运作。
4 结语
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市场和政府双方的积极参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应该确保经济运行整体的风险可控、方向正确、运行规范和运作高效,这样才正确发挥出了政府的职能。这其中每一项职能的发挥都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调研、充分的准备和扎实的落实,确保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对政府而言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葛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20(10):71-75.
[2]周晓武.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实现[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1):18-19.
[3]吕振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探究[J].时代经贸,2020(25):18-19.
[4]周文,何雨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经济纵横,2020(9):1-9,136.
[5]程恩富,张福军.要注重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J].上海经济研究,2020(10):17-23.
[6]柳笛.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7]黄文娟.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与计划存在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20(28):133-134.
[作者简介]景献明(1986—),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工商管理硕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体育中心职员,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研究。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资源配置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6.020
1 引言
无论是在何种经济体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都是起至关重要作用的[1],两者各自占据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2-3]。前人对此关系往往持两种态度:一方持“大市场小政府”主张,即市场应当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方持“小市场大政府”主张,即政府应当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发挥好制度优势,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亟须解答好的问题[4-5]。在其中,如何界定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职能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该问题前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整体说来主要有以下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①应当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②应当增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弱化在微观调控方面的作用;③应当增强法制建设,在规范市场的同时还要以健全的法制系统规范政府发挥效用的方式、方法和程度等。
笔者认为,在一个健全的经济体制中市场和政府都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既不能让市场占有绝对的支配一切的能力,也不能让政府占据绝对的支配一切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两者的科学、合理及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不能够被片面的歪曲,特别是“起决定性作用”这个表述,它并不意味着市场在经济的所有方面都起决定作用,而只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作用。因此,市场的重要性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政府要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缺少政府参与的市场经济不可取
部分学者对政府向市场采取的干预持否定态度,这种认识主要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在这本著作中具有较为清晰的经济自由主义的表述,并且亚当·斯密明确地提出了政府应当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之后再也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政府应该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何种作用的阐述,因而后世学者一般将其作為“小政府”主义的创始人。
但是后来发生的许多典型事件,证明单纯地依靠市场是不行的,市场这只手在某些时刻会失灵,乃至产生很多其他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会引申到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上。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就是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而政府不加以干预所产生的。有学者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生联系起来,将不同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并深刻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不能对其置之不理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也发生过不法商人妄图通过经济手段对新生的共和国进行破坏的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发生在上海的“两白一黑保卫战”。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政府对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产生的后果可能会是极其严重的。
3 政府应该发挥的职能
当市场的手失灵的时候,并不代表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毕竟市场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势是明显而巨大的。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对经济有促进作用,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笔者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发挥以下的职能。
3.1 保障职能
政府要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转,更要保障社会的稳定,保障基本的公平正义。
第一,政府在财富分配方面不能任由市场说了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要达到的是共同富裕的目标[6]。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就可能会导致生产资料过度集中,导致像韩国一样出现三星太过庞大对政治过分影响的情况,就可能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在经济领域的财富分配制度方面,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体制,绝对不允许财富的分配制度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必须避免两极过度分化的情况出现。
第二,政府对某些重要领域不应该完全抛弃计划经济[7]。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来,是因为市场经济能够带来更大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着计划经济一无是处,也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就应该充斥在经济的各个角落。不能把粮食生产、物资储备、医疗卫生、国防建设、交通通信、科研攻关等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全部的推向市场,华为芯片受到美国政府限制导致无芯可用的事件就充分地体现了从来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市场经济,政府必然要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如果把关键领域全部推向市场,那一旦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国内市场必将出现大规模的波动从而影响稳定,中国两千多年前“管仲灭鲁”的故事就可以提供借鉴。因此,以这些领域为代表的部分重要领域或许可以部分进行市场化,避免政府垄断的出现而遭到民众诟病,但绝不能离开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实施根本性的保障。
第三,政府对于某些领域不能任由其野蛮发展,肆意掠夺市场资源。利润较高时资源往往向某个方向集中而失去利润时市场会将其无情地抛弃。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开发商要通过房产交易来获取利益,因此将房价炒到了高位,这种情况从市场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政府不能对此放任自流。因为以房子为代表的一些资源属于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如果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范围,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设立“公积金”“保障房”“农村宅基地确权”及提高二套房首付比等相关政策来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运行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保障的职能不仅体现在房子这种较大额的方面,对于一些生活必需的小的方面也必须加以保障。前几年屡有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现象,就是因为国家仅仅对食品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监管,防止垄断的出现而忽视了对葱姜蒜等调味品的价格监管,从而导致了部分商人囤积货物抬高价格牟取暴利的情况出现。 第四,部分领域政府要进行托底性的保障。有一部分产业是利润较低,市场不愿意发展,但对于国计民生而言却比较重要,也需要政府进行托底性的保障。比如药品类,企业由于利润的原因往往不愿意生产低价药,但低价药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是有非常大的貢献的。因此,政府对于这种利润不强但对民众比较重要的产业必须进行托底性的保障。
3.2 导向职能
这种导向性指的是不能任由市场单纯的向着逐利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政府可以利用的信息更为全面,视野更为开阔,应该有着更强的前瞻性,因此,对于市场发展的方向应该起到指引的作用。一个突出的体现即国家制订五年计划。国家制订五年计划,其中主要就是对国家未来五年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引,对于那些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比较重要的领域即便是暂时没有盈利能力,也要予以支持。而对于那些暂时营利性较好,但是已经没有较好前景的产业就要进行限制,不能任由其发展并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受损。
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物质文明层面,也会对精神文明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导向性不应仅仅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还要对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如果政府任由娱乐、酒吧、烟草等高利润行业发展而完全不顾其对精神文明的损害,对那些具有正能量但可能在市场盈利能力方面略有欠缺的产业不加以扶持,整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就可能会出现重大的问题。
3.3 规范职能
这种规范性作用一方面是规范各类的经济活动,主要体现在法律体系的建设健全方面。任何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都应该有一系列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包括行业自身的规范,也包括政府层面对行业建章立制的规范。失去了规范,恶性竞争、欺行霸市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滋生和扩散。
另一方面是对政府自身行为的规范作用,管住不该伸出去的手。之所以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市场经济模式在资源配置、促进发展等众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不应该过分的干预正常发展的经济。
政府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应该让规范成为失去工作主动性从而导致不作为的借口。过分的规范可能会导致由于没有规定某情况该归哪个部门管就没有部门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甚至上级政府也无从追责的情况出现。立法是必不可少的,但立法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更不应该成为政府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保护伞。
3.4 服务职能
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特别是我国政府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开展较长一段时期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尽量地弱化在市场正常合理运作情况下对经济的干预,应该淡化过分的管理职能,加强服务职能,使行政手段成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助力,应该帮助市场打通运行的关节,破除运行的障碍,对经济运行起到助推的作用,成为服务市场的主体。也就是说,在经济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政府要多帮忙,少碍事,切实做到为市场服务,使经济能够高效运作。
4 结语
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市场和政府双方的积极参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应该确保经济运行整体的风险可控、方向正确、运行规范和运作高效,这样才正确发挥出了政府的职能。这其中每一项职能的发挥都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调研、充分的准备和扎实的落实,确保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对政府而言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葛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20(10):71-75.
[2]周晓武.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实现[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1):18-19.
[3]吕振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探究[J].时代经贸,2020(25):18-19.
[4]周文,何雨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经济纵横,2020(9):1-9,136.
[5]程恩富,张福军.要注重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J].上海经济研究,2020(10):17-23.
[6]柳笛.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7]黄文娟.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与计划存在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20(28):133-134.
[作者简介]景献明(1986—),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工商管理硕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体育中心职员,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