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年的咨询工作中,我一直向家长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长身上,要改变孩子,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有的家长接受这个理念,家庭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有的家长不接受这个理念,或虽然接受但不愿改变自己,家庭教育举步维艰,甚至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遗憾的是,前者是极少数,所以家庭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也是极少数。
对于那些希望改变自己但缺乏勇气的家长,我总要讲范女士的故事。
全职妈妈的梦想
范女士大学上的是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虽然薪水不高,但能从事与油画专业相关的工作,加上婚姻幸福,她很知足。
2003年6月,范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一番检查之后,医生认为胎儿状况不佳,建议她休养保胎。在丈夫和婆婆的劝说下,她暂时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回家卧床静养,等待孩子的出生。她想,等孩子出生以后再重操旧业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二年春节期间,范女士早产生下了不足5斤的儿子亮亮,好在母子平安。由于亮亮身体娇弱,范女士搁置了重返职场的计划,一搁置就是两年。其间,范女士得知自己以前供职的广告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心灰意冷,毕竟重新找工作不容易。
2007年,亮亮3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范女士早上送亮亮去幼儿园,然后回家做家务,下午接亮亮回家,然后陪亮亮玩游戏,做全家人的晚饭……如此周而复始,不觉又过去了两年。不过,烦恼很快就找上门来。由于妈妈全程陪伴,而爸爸基本缺位家庭教育,本来就体弱多病的亮亮越来越娇气,像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在幼儿园经常被小伙伴嘲笑。渐渐地,亮亮出现了自闭倾向,经常几天不说一句话。范女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亮亮找到我咨询。
我告诉范女士,亮亮出现自闭倾向是环境造成的,一方面,父亲的缺位使亮亮缺失了模仿对象,行为举止缺少阳刚之气,另一方面,她养尊处优、百无聊赖的生活方式也对亮亮产生了消极影响。范女士的丈夫听从我的建议,调整工作方式,更多地陪伴亮亮。范女士也决定重整旗鼓,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要“过有梦想的生活”。她的梦想是做职业画家,去西藏写生,然后办个人画展。
对家人来说,范女士的梦想无异于天方夜谭。
丈夫对范女士说:“你想画画,我支持,就在家画吧,顺便还能照顾亮亮,能不能当成画家无所谓,可是你要抛下老公和孩子,一个人去西藏太疯狂了。你这样追寻梦想太自私了!”
婆婆对范女士说:“不是所有中央美院毕业的人都能当画家,你放下专业好多年了,早就生疏了,再捡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再说,当画家要花很多钱的,你考虑过吗?写生的旅费、颜料费至少是5位数,弄不好是6位数,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亮亮马上要上学了,正等钱用,你不赚钱还要大把花钱,太败家了吧?”
同学、朋友也劝范女士:“好好的全职太太不当,安稳日子不过,图个啥?真闲不住,就出去打个工吧,业余还能教亮亮画画,等于上了免费的美术兴趣班,两全其美。追求梦想是年轻人的事,30岁的人不能再那么任性了。”
在梦想的召唤和现实的阻碍之间,范女士郁闷过、彷徨过、放弃过,也不遗余力地抗争过。那段日子里,她几乎每个周末都约我喝茶。她说只有我懂她、支持她。最后,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众人失望的目光中,忐忑不安地踏上了前往拉萨的火车。
其实你可以兼顾
在陪范女士喝茶的那些周末,我说过很多鼓励她追求梦想的话,也帮她分析过许多现实问题。其中,有一句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你可以兼顾。
范女士坦率地告诉我,丈夫、婆婆、同学朋友劝她放弃梦想都是为她好,劝说的理由也是她的顾虑,她很难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去追寻她的诗与远方。言下之意,她是在做一道选择题,要么选梦想,要么选生活。
我对范女士说:“你不觉得这样的二选一很幼稚吗?难道追求梦想不是生活?难道生活可以没有梦想?其实你不必清高,也不必苟且,做你喜欢做的事就对了。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就要改变,但改变不等于推倒重来,做妻子、母亲的责任你完全可以兼顾。如果一定要舍弃什么,那就舍弃平庸和懒惰吧。对了,还要舍弃你对未来的恐惧。”我语重心长地提醒道,“生命中,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每个人总要面对改变。不同的是,如果你提前准备,是你去改变生活;如果你不准备,就等着被生活改变吧!”
在我的建议下,范女士每次出门写生都不超过一个月,而且每天都跟亮亮视频对话,条件许可的话就常寄明信片,让亮亮有思念妈妈的体验,但不至于感觉自己被抛弃。写生归来,范女士会给亮亮带礼物,还会详细讲述旅途中的见闻,分享感受。事实证明,范女士经常出门写生并未给亮亮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妈妈的陪伴在数量上减少了,但质量大大提高了。
范女士去西藏写生期间,认识了几位怀揣同样梦想的画家,相处得十分愉快。后来,他们在成都举办了联合画展,取得了超过预想的成功。
“我总共卖掉了8幅画!”范女士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画展结束的当晚就拨通了我的电话,“不仅收回了三次西藏写生的成本,还够我再去云南写生两次呢!不过这两个月我哪儿也不去了,我要在家好好陪陪亮亮,给他准备上学的东西。”
五六年间,范女士勤奋作画,作品賣出了不少,收获颇丰,在油画界小有名气。亮亮也已小学毕业,除了成绩优异,他还担任少先队中队长,做事雷厉风行,言行举止很有艺术家气质。
范女士深有感触地说:“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点没错!都说言传不如身教,一点没错!正如你所说,我没有失去什么,该兼顾的都兼顾了,而且还赚来了儿子的优秀。”
我说:“说到底,是你自己成长了,像儿子那样成长,所以你快乐,儿子也快乐。”
自我改变有多难
范女士的自我改变取得了成功,其意义不仅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在无形之中帮助了亮亮的成长,而且我可以大胆预言,成年之后,亮亮也会是一个勇于追求梦想的人,而勇于追求梦想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对于那些希望改变自己但缺乏勇气的家长,我总要讲范女士的故事。
全职妈妈的梦想
范女士大学上的是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虽然薪水不高,但能从事与油画专业相关的工作,加上婚姻幸福,她很知足。
2003年6月,范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一番检查之后,医生认为胎儿状况不佳,建议她休养保胎。在丈夫和婆婆的劝说下,她暂时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回家卧床静养,等待孩子的出生。她想,等孩子出生以后再重操旧业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二年春节期间,范女士早产生下了不足5斤的儿子亮亮,好在母子平安。由于亮亮身体娇弱,范女士搁置了重返职场的计划,一搁置就是两年。其间,范女士得知自己以前供职的广告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心灰意冷,毕竟重新找工作不容易。
2007年,亮亮3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范女士早上送亮亮去幼儿园,然后回家做家务,下午接亮亮回家,然后陪亮亮玩游戏,做全家人的晚饭……如此周而复始,不觉又过去了两年。不过,烦恼很快就找上门来。由于妈妈全程陪伴,而爸爸基本缺位家庭教育,本来就体弱多病的亮亮越来越娇气,像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在幼儿园经常被小伙伴嘲笑。渐渐地,亮亮出现了自闭倾向,经常几天不说一句话。范女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亮亮找到我咨询。
我告诉范女士,亮亮出现自闭倾向是环境造成的,一方面,父亲的缺位使亮亮缺失了模仿对象,行为举止缺少阳刚之气,另一方面,她养尊处优、百无聊赖的生活方式也对亮亮产生了消极影响。范女士的丈夫听从我的建议,调整工作方式,更多地陪伴亮亮。范女士也决定重整旗鼓,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要“过有梦想的生活”。她的梦想是做职业画家,去西藏写生,然后办个人画展。
对家人来说,范女士的梦想无异于天方夜谭。
丈夫对范女士说:“你想画画,我支持,就在家画吧,顺便还能照顾亮亮,能不能当成画家无所谓,可是你要抛下老公和孩子,一个人去西藏太疯狂了。你这样追寻梦想太自私了!”
婆婆对范女士说:“不是所有中央美院毕业的人都能当画家,你放下专业好多年了,早就生疏了,再捡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再说,当画家要花很多钱的,你考虑过吗?写生的旅费、颜料费至少是5位数,弄不好是6位数,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亮亮马上要上学了,正等钱用,你不赚钱还要大把花钱,太败家了吧?”
同学、朋友也劝范女士:“好好的全职太太不当,安稳日子不过,图个啥?真闲不住,就出去打个工吧,业余还能教亮亮画画,等于上了免费的美术兴趣班,两全其美。追求梦想是年轻人的事,30岁的人不能再那么任性了。”
在梦想的召唤和现实的阻碍之间,范女士郁闷过、彷徨过、放弃过,也不遗余力地抗争过。那段日子里,她几乎每个周末都约我喝茶。她说只有我懂她、支持她。最后,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众人失望的目光中,忐忑不安地踏上了前往拉萨的火车。
其实你可以兼顾
在陪范女士喝茶的那些周末,我说过很多鼓励她追求梦想的话,也帮她分析过许多现实问题。其中,有一句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你可以兼顾。
范女士坦率地告诉我,丈夫、婆婆、同学朋友劝她放弃梦想都是为她好,劝说的理由也是她的顾虑,她很难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去追寻她的诗与远方。言下之意,她是在做一道选择题,要么选梦想,要么选生活。
我对范女士说:“你不觉得这样的二选一很幼稚吗?难道追求梦想不是生活?难道生活可以没有梦想?其实你不必清高,也不必苟且,做你喜欢做的事就对了。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就要改变,但改变不等于推倒重来,做妻子、母亲的责任你完全可以兼顾。如果一定要舍弃什么,那就舍弃平庸和懒惰吧。对了,还要舍弃你对未来的恐惧。”我语重心长地提醒道,“生命中,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每个人总要面对改变。不同的是,如果你提前准备,是你去改变生活;如果你不准备,就等着被生活改变吧!”
在我的建议下,范女士每次出门写生都不超过一个月,而且每天都跟亮亮视频对话,条件许可的话就常寄明信片,让亮亮有思念妈妈的体验,但不至于感觉自己被抛弃。写生归来,范女士会给亮亮带礼物,还会详细讲述旅途中的见闻,分享感受。事实证明,范女士经常出门写生并未给亮亮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妈妈的陪伴在数量上减少了,但质量大大提高了。
范女士去西藏写生期间,认识了几位怀揣同样梦想的画家,相处得十分愉快。后来,他们在成都举办了联合画展,取得了超过预想的成功。
“我总共卖掉了8幅画!”范女士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画展结束的当晚就拨通了我的电话,“不仅收回了三次西藏写生的成本,还够我再去云南写生两次呢!不过这两个月我哪儿也不去了,我要在家好好陪陪亮亮,给他准备上学的东西。”
五六年间,范女士勤奋作画,作品賣出了不少,收获颇丰,在油画界小有名气。亮亮也已小学毕业,除了成绩优异,他还担任少先队中队长,做事雷厉风行,言行举止很有艺术家气质。
范女士深有感触地说:“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点没错!都说言传不如身教,一点没错!正如你所说,我没有失去什么,该兼顾的都兼顾了,而且还赚来了儿子的优秀。”
我说:“说到底,是你自己成长了,像儿子那样成长,所以你快乐,儿子也快乐。”
自我改变有多难
范女士的自我改变取得了成功,其意义不仅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在无形之中帮助了亮亮的成长,而且我可以大胆预言,成年之后,亮亮也会是一个勇于追求梦想的人,而勇于追求梦想的人,无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