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袋鼠式”育婴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x1007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 国儿科专家现在提倡一种“袋鼠式”育婴方式,即父母与婴儿“皮肤贴皮肤”。这种育婴方式起源于哥伦比亚。那里的早产儿很多,但经济条件的限制使早产儿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暖箱里,于是母亲们就代替了机器,用自己身体的热度来培育婴儿,效果出奇的好。用这种方式培育的孩子比在暖箱中成长的孩子更健康、更安静。尽管脆弱的早产儿有时也表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但需要父母的帮助。而暖箱会把父母与婴儿隔离开,这是很残忍的。
  儿科专家认为,“袋鼠式”育婴方式可以让父母感到自己能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而父母的关心、照顾使早产儿免受外界的干扰,如把噪声、强光都控制到最低程度。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待在婴儿身旁,使婴儿有安全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早产儿的体重增加,睡眠质量变好,早产儿综合征发病率降低,与父母的关系更稳固、更协调。因此,每晚抱孩子两三个小时是对现代父母的要求。
  (朱岩)
其他文献
美国时间2017年6月3日至6月10日,一场全球顶级手机软件开发者的盛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办。大会由美国苹果公司向全球数千名设计者们展示最新的应用软件和技术,给开发者们提供直面商讨探究的机会。同时,苹果公司还设立苹果奖学金,每年全世界只有最优秀的350名程序开发者能够获得,而来自中国的一名17岁高中生马舜喆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开发过5款苹果手机应用软件,在大会现场还与苹果公司总裁库克面对面交流,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通过生育会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性状,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那么,父母都有哪些特征会遗传给自己的子女呢?  1.接近百分之百的“绝对”遗传:  ①肤色:遗传时不偏不倚,总是遵循“相加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如,父母皮肤较黑,就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父母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子女便会拥有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  ②下颚: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
儿童出现厌学、撒谎、偷窃等问题行为,家长和老师常常会认为孩子的品德有问题,是“坏孩子”,歧视他们甚至放弃教育,其实,孩子可能有行为障碍,若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治疗,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今年3月,我响应心理协会的征招,到浙江某县中心小学挂职副班主任,任期半年。校长建议我去四(3)班,因为这个班一个叫安安(化名)的女生很奇怪,她英语成绩超好,其他几门功课都不及格,而且经常偷同学的东西。职业
老陈的亿万家产不是靠劳动得来的,他的工厂经常偷税漏税,克扣工人工资,产品质量以次充好,问题很多。就是偶尔借给别人一些钱,他也要把利息算上。他是一个善于伪装的人,比如地上有几枚硬币,他会假惺惺地捡起来,另外,他平时爱穿破旧的衣服,还喜欢做一些小小的善事等,把自己裝扮成不浪费的模样,其目的就是想赢得一个好名声,让政府奖励他。大家都看透了他,于是背地里叫他“假慈善家”“败家子”“披着羊皮的狼”。  (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比如,小孩子过马路的时候喜欢走4步跳1步
问:2016年5月,我到一家公司应聘,从事门卫工作。我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并签订3年劳动合同。前不久,我因家中有事无法继续工作,要求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提出,如果我辞职,必须向公司支付3000元的违约金,否则直接从工资中扣除。请问,与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必须支付违约金?  吴光明(河南郑州)  律师意见: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
名人用自拍来炫耀奢华的生活,普通人用自拍记录自己的活动,但是,专家却把自拍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并且提出,常常寻找最佳自拍角度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病。  英国精神病专家戴维·维尔博士告诉记者:“拍照手机流行起来以后,找我看畸形恐惧症的患者2/3都有反复自拍并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的强迫症。有畸形恐惧症的自拍爱好者有时会花上几个小时,试图拍出不显示任何缺陷的形象:他们很清楚自己存在这些缺陷,但其他人可能
1.按时吃早餐  睡眠时大脑仍在消耗热量,所以早上起床是大脑最缺乏能源的时候。这时候,好好吃顿早餐,大脑才能清醒过来,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早餐,最好以全麦、糙米等未精制的谷类为主食。  2.吃时多咀嚼  以一口20下为目标,咀嚼食物。咀嚼时,咀嚼肌的运动会将刺激传到脑干、小脑、大脑皮质,提高脑部活动。充分咀嚼还有助于分泌胆囊收缩素,其会随血液流动进入大脑,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3.多吃團圆饭
12岁女孩春柳(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上初中以前一直生活在小县城。在当数学老师的父亲指导下,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加课外奥数辅导,曾获得市级数学奥赛亚军。整个小学阶段,春柳是数学尖子生,因为奥赛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被市里一所私立初中录取。母亲为了她求学方便,到市里租房陪读,父亲则继续在县城工作,一家人周末才能团聚。  春柳上初中后,总体成绩在班上并不拔尖,英语发音还时常遭同学嘲笑,平时的数学考试题与她
每年中考、高考前,带孩子来咨询的家长特别多,咨询事由大多与考试焦虑有关。对孩子的考试焦虑,家长们普遍处于两难境地:既害怕孩子过分焦虑,在考试中发挥失常,又担心减压过头,使孩子因重视不足而折戟重要考试。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考试焦虑的困扰,在考场上发挥正常水平呢?综合大量案例,我认为以下三类情况最值得家长警惕。  疲劳战术,恶性循环  首先要提醒家长朋友们,孩子的考试焦虑并非只在考试前几天出现,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