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全面性原则下的分层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作为一线教师,深入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念,领会教学改革精神,扎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素质教育指出,课堂教学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全面性原则应该是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于是,我将分层教学引入高中历史课堂,以期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全面性;分层教学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频仍,素质教育登上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坚守全面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
  介于此,我以高中历史课堂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尝试,发现分层教学是极其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下面结合高一世界史新教材《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就如何实施全面性原则下的分层教学,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给全体学生分层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因多方面的原因,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应综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掌握和能力水平,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层次。对处于拔尖层的成绩优秀、能力较强、兴趣极浓的学生要给以难度较大的作业,做好拔尖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让他们领略大纲以外的知识天地;对于处于发展层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准确完成基础目标,做好知识的巩固工作,向拔尖层层次目标提出挑战;对于处于达标层的反应迟钝、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基础目标,及时鼓励、激励思考、增强信心。可见,分层教学不但重视优等生的超前发展,同时又不歧视差生,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即使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使他们都能挖掘自身的潜力,沿着层层目标拾级而上,从而在集体教学、分组交流、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下,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学期初,我根据上学期终考成绩,结合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钻研的深度,将全班学生分成20%的拔尖层、50%的发展层和30%的达标层,让他们明确目前的层次要求,努力达标,争取突破,向高层次进军。在实际授课中,我恰如其分地制定层次目标,客观地评定达标效果,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无论基深浅、无论智力高下、无论天赋厚薄,各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品尝了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整个班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期中考試后,作为教师这时不难发现,学情发生了变化,发展层整体提高了,达标层开始与发展层接轨了。于是我将层次结构调整为拔尖层30%,发展层50%,达标层20%.学生体会了成功,看到了希望。
  二、确定层次性教学目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作为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及教材内容,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保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至关重要。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编制面向全体、符合各层次学生实际的教学层次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应包括体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或超过大纲要求的层次目标。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全面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目标系统,那才是迈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才能把每一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都置于自己的视线之中,并把加强“双基”训练摆在突出的地位上,使达标层、发展层、拔尖层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在实现《扩张与争夺》一课目标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对达标层我制定了基础目标,要求学生自我学习,在老师的授课中达到“认知”、“理解”、“掌握”。如克里米亚战争的时间、地点、参与国、结果等知识点。对发展层我制定中等目标,使“认知”和“知能”有效结合。“英俄扩张的目的和方式”是本课的一个“知能”训练点。在学生课前预习初步达标的基础上,我再利用两张投影片进行史实论证。“俄国领土扩张”被设计成一张复式投影片,随着讲授我依次展示俄国在北、西、南、东四个方向的扩张,学生真正看到了俄国扩张的特点是对周边国家的蚕食鲸吞。“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一图我则是采用经济地理的图示,形象地在地图上标上了英国从全球各地全方位掠夺的原料,并配以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 杰温斯的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地中海沿岸则是我们的菜园”,学生立刻认识到英国扩张的特点是全球范围内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发展层的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得出其中的道理所在:两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英国已是号称“世界工场”,而俄国却仍然是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对于拔尖层,则制定较高目标,他们不仅要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通过训练、综合历史现象,得出结论、培养情感,使“认知”、“知能”、“情感”三者合一。“情感”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授课中通过分析列强全球扩张的原因,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再如“列强扩张的影响”则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是以侵略、奴役、掠夺的方式实现的,是不可取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不能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进程”的结论。“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从而激发学生去为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拼搏。
  三、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全面性原则和分层教学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孔子施教,各因其才”,教师在课堂上贯彻全面性原则必然是分层教学的全面性原则。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同时也是教学观念、教学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通过这样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为防止和减少建筑工程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质量问题,本文结
本文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是教师语言风格和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强烈的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言的发展。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展开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
摘要: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更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多彩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启”字活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
好梦连连总是冬,初心不改溢華容。  词源惠泽丸都水,手斧诠能殷墟踪。  韵放城头歌永聚,曹分社酒客相逢。  春风已动神州暖,再造家山处处彤。
期刊
一、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动员的解释在中国,政治动员的定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战争时期,政治动员主要指“战争动员”,毛泽东说“什么是政治动员呢?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
社区作为胜利油田内部的一个企业,具有企业和社区的双重身份,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者特殊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仙河社区围绕建立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廉政文
一、公共外交的含义  美国学者格里恩(Edmund Gullion)在1965年首次使用“公共外交”一词时,将其定义为:“公共外交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括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一国私人集团与他国的互动、外交使者与国外记者的联络等。”美国国务院编的《国际关系术语词典》中认为,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支持的主要通过出版物、电影、文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会计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四个“一带一”帮扶方案,是一个党员带领一个学习
期刊
一、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中存在的問题  (一)规制机构权责不明晰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体制实行"分段规制为主,品种规制为辅"的环节管理。然而实践中,由于现实的经济活动呈现多样性,并非按照"监管环节"来设计,有些经济活动同时涉及多个"监管环节",而有些却可能呈现模糊性,很难把其归为某一"监管环节"。另外,我国缺乏一个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造成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的众多环节中某些规制缺位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