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已过紧缺期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度过紧缺期的中国教育,在民生为本的时代,2008年无疑将继续推进教育的公平性
  
  在友谊商店里盘桓了半天后,王明新一指店东角陈列的海尔对开门冰箱:要了。帆布包里裹着的一卷新钞露了出来。
  这是寒假后的第二天,尽管年终奖刚拿到,对于年过半百的王明新,甚至对位于甘肃省徽县永宁镇来说,这样的冰箱仍然是一种奢侈品。何况,冬天冰箱并不太用得上。
  不过,“迟早是要买的”,王明新说。更实际的意义在于:过些天,在外打工的儿子要把女朋友带回家,从面子的角度,冰箱也是有价值的。
  这花去了他五千多元——差不多是他半年的收入。而在三四年前,这差不多是他一年的收入。在当地农村,一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万元。
  尽管一直紧紧缩缩地过日子惯了,但是,生活的宽裕还是很快在这个乡村小学老师的身上得到体现:房子开始得到装修,家用电器开始配齐,连人的腰板都比以前硬朗。
  同样得到迅速改变的是王明新所任教的村小。短短几年间,原来半漏的砖瓦房被楼房替代,坑坑洼洼的操场也铺上了水泥。
  这是在中国连续几年加大教育投入后,西部一个乡村小学面貌的见证。
  
  民生之基的教育投入
  
  王明新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托福于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加大投入。
  1999年时,王还是民办教师,那时,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工资往往还不能及时拿到。
  当时,就是公办教师,工资拖欠也是家常便饭。
  虽然在1998年转为公办教师,王明新账面的工资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但是实际拿到的并不多。后来,教师工资被纳入县财政统一发放,王的工资才能每月拿到近两千元。
  教师工资的保障是这些年教育加大投入的一个方面。
  更大的方面,是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改后首次确立了免费原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2006年,中国政府确立:“自2006年春季起,免除西部省份49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到2007年,中、东部地区各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这一举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现状。2007年年初,全国人大开展的义务教育法执行情况调研称,截至目前,国家所确立的,已基本实现。
  在中共十七大上,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回答记者提问时即表示:“青海少年儿童的入学率近98%,美国西部的某些地区也达不到这个水平。”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尚立富说:现在你到西部去,最好的建筑一般确实是学校。
  而在2007年的两会上,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向全国人民送出了两个“教育大礼包”:2007年国家助学金、奖学金方面支出要从2006年的18亿增加到95亿,2008年要增加到200亿;逐渐恢复师范生免费制度,2007年先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开始。
  王明新的一个侄子正是2007年考上东北师范大学的。
  教育大礼包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财政投入。
  但是,这些投入在中国教育的大盘子里面,并不突出。相对于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目标,仍然显得遥远。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2007年3月8日说,达不到4%的目标,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与中央教育经费不配套。
  为实现4%的目標,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成立了“4%课题组”。其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虽然“4%”的问题历年都是讨论的热点,但是有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理性和冷静的分析,包括“4%”的执行机制和落实路径问题,相应的研究基础也十分薄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这是要在保证教育经费的整体有效投入上寻求长远规划。
  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在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中,教育列于首位。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教育是民生之基。
  王明新说,现在教育赶上一个好时候。
  面对几年的改变,著名的教育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中国教育已经度过紧缺期。
其他文献
1949年为确立“当代文学”规范而设置的机构,到了2008年,当麦家的作品登上了《人民文学》,他的《暗算》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有人认为是市场经济给作协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作协的使命和未来不得不面临彻底的改变    没有一个机构比现如今的作协更显得尴尬。它几乎被人遗忘,却时常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刻被人们提起——要不是有人又站出来骂它,人们已很少想起这个单位。  韩寒骂过它,李锐骂过它,如今郑渊洁也站
对于曾经惹怒过他的强国,卡扎菲可以一面握手言和一面又不忘给他们制造难堪    正在纽约召开的第64届联合国大会让曼哈顿又迎来一年一度的盛景,欢迎的队伍、抗议的人群,马路上随处可见的有警察保驾护航的车队,各国首脑使节的聚会带来的热闹,让这个原本就熙熙攘攘的城市显得更加拥挤和忙碌。  但对于一名与会者,这热闹早在他抵达纽约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开始了,这个人就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卡扎菲绝对不乏制造热闹的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  为了给年轻的里托拉一个机会,芬兰政府禁止努米参加他最擅长的10000米跑。愤怒的努米在科龙贝体育场另一条跑道上独自跑完全程,比最后取得金牌的里托拉跑得还要快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举办奥运会,曾经的“长跑之神”帕沃·努米已经是一个秃头、有些发福的老人。那个阴沉的午后,他手持火炬跑进奥林匹克体育场,点燃圣火台。7万人呼喊着努米的名字,甚至盖过《芬兰颂》的乐
我算是出生在新闻世家,进入新闻行业看似顺理成章,其实是阴差阳错。当年本来想考北大中文系,却被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了。  “文革”期间,中国新闻业受到严重摧残,“两报一刊”事实上成了“政治娼妓”(列宁语)。“文革”结束后上大学,我最初不太想上新闻系,分配到新闻系,只有上,系无奈。不过我的大学生涯正与中国改革的启幕同步。4年学业完成后,我想,既然做新闻这一行,只好把它做好。反正我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改
奥运·新中国体育回溯系列(二)  一体育意志如何上升为了国家精神?    新中国体育,经历了初期的苏醒和萌动后,在其后20年又遭遇了被迫蛰伏与突然登天的巨大反差。  在最高领导人及社会舆论的引导下,被“文革”停滞和打碎了的民族自信心,通过体育竞赛的胜利,瞬间将全国人民的情绪点燃至沸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从此在中国成为事关政治、外交、民心所向、民族团结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结合体。  这其中,中国女排
美国的民主是小民政治,太精英了就可能丢失选票。除了肯尼亚的父亲,奥巴马还经常提起自己的“少女母亲”。其实从未见过的父亲对奥巴马的影响,远远赶不上最后成为博士的母亲    奥巴马的第一本书《我父亲的梦想》,1995年出版。那时他被选为首位非裔的《哈佛法律评论》主席,也许这正是寻根的时候。总统竞选时,奥巴马除了肯尼亚的父亲外,还自称是被一位“少女母亲”(teenager mother)带大。要知道,在
重庆打黑重点延伸至周边区县,特别是万州等三峡库区,对警队涉黑保护伞的肃清也加快了步伐。“如今警界内部的气氛很古怪,查案找到基层公安局,问起领导,那边说,哎呀,不好意思我们领导不在,干什么去了我们不知道,或许可能就被抓了”。    “某年某月某日,某警员因某事去了或者被动去了某地。”  对这个看似无厘头的句子,重庆打黑一线公检部门的办案人员已经习以为常。  “打黑以来每个专案组都是互相保密的。”唐国
国王和红衣主教可以各安一方,但是国王手下的火枪手和教会的禁卫军之间却难免争斗,所不同的是,这次,总理和总统会警告自己的亲信不得越雷池半步    2008年5月7日注定将在俄罗斯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12时整,伴随着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塔楼自鸣钟的第一声轰鸣,身穿深色西装、系浅灰色领带的梅德韦杰夫信步踏着红地毯,穿过大克里姆林宫的格奥尔基大厅、亚历山大大厅进入安德烈大厅。总统普京、宪法法院院长佐尔
十多部地方法规规章限制北京新市民民生权利,导致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或存隐忧,律师学者联名上书,力促新北京人获享市民待遇    在北京,苏琪生活了8年,她是一名电脑程序员。  每一次打电话回家,亲戚都会羡慕地说:“妮子啊,你现在是北京人,不简单啊。”  苏琪便会呵呵笑两声,让对方感到自己的谦虚。其实,她知道,这完全是自嘲。  苏琪只是所谓的600万“北京新市民”中的普通一员。他们远离故乡,在北京长期工
一場被称为世纪骗局的政治事件,折射出台湾“金援外交”的末路    “世上再没有比民进党当局更丢脸的执政者了。在位的最后20天,他们都无法平静捱过。”台北的自由撰稿人林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5月2日,林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幕: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神情肃穆地说,“中华民国”被两个“叛徒”以协办“建交”为名诈骗了高达10亿元新台币。    官方提供“受骗”版本    按照台湾“外交部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