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田野文物,留得住乡愁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文物保护和勘探的工作者,对文物的保护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近年来又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项目、省保单位立项修复项目、田野文物保护项目等工作,增长了很多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未知的知识,深知文物保护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宣传并加强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关注程度和认知,增加乡愁文化成为了文物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首先,田野文物是分布在地上、地下和水域的文化宝藏,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传统民居、古墓葬、古石刻、石窟寺、壁画、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化石遗址等,田野文物一般与重大的历史事件、革命活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同时,田野文物也包括具有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它们是真实再现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见证和实物,记载着文明古国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真相,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单元和基本组成。田野文物分布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最贴近人民生活,最能够鲜明地展现中华文明。守护好田野文物,传承好民族根脉,才能留得住乡愁。
  【关键词】田野文物;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一、田野文物保护现状
  较之馆藏文物,田野文物因为分布范围广、体积庞大,大都趋于明显的分散和暴露。由于分布区域广泛,自然和人文环境各不相同,加之存在自然风化侵蚀的影响,以及因监管不力而造成的丢失现象和人为损毁,田野文物正遭受着不可描述的苦难,处境十分艰难。从田野文物普查及多次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在两次普查的间隔期内,很多文物已经销声匿迹,在此次核查的时候已不复存在,而这之间的间隔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可见文物保护的艰难与不易。现以我市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来说,在三普调查结束后的十年间,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合并,我市的有些遗址正在经历着被垃圾吞噬和掩埋,散落在田野的碑刻也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有的民居已经被拆除;有的石牌坊也因年久失修,散落在山上的庙宇也因道路艰难,都面临着即将倒塌的命运,甚至于不复存在。因此,从田野文物被保护的现状来看,将这项保护工作提上议程也迫在眉睫。将各类文物分类登记,实地考察,实实在在地记录现状,为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系统机制,为保护文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留住心中所念的乡愁。
  二、田野文物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原因
  田野文物分布面广,保护工作涉及城、镇、乡等各方面,仅以文物工作者的力量远远不够。守护珍惜田野文物,需要全民的参与。纵观多年的文物工作实践,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
  一是群众对“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不足。误解“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遗物或遗迹”这一广义的概念。老百姓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就是把文物与经济划等号,只关注能换来收入的文物,殊不知村边的牌楼坊、家里摆放的老式家具,甚至村头的建筑残留物,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尤其是《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播出以后,对身边存在的古遗址、古建筑、石砖牌坊、石雕刻、位于峭壁的摩崖石刻、田野墓葬、山间庙宇等,兴趣不大,关注度不高,有些群众甚至嗤之以鼻。我们文物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识别文物,势必也不能发动群众去保护田野文物,人们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够让文物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得到良好的保护,才能达到“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明”的思想价值高度。
  二是逐渐被认识的田野文物多数量、广分布与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少数量、弱力量相矛盾的问题。以本人工作的永济市为例,永济市现有文物点共400余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16处,市保单位9处,具体如表1所示。并且很多分布在中条山顶上一带,如栖岩寺、万固寺、白马寺等,路途遥远加之现在封山制度的规定,老百姓也已经搬迁到了山下居住,很多文物基本上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在很多村落,文管人员加之另外聘请的文物义务看护员(一般为当地村民)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看管文物工作的需要。因而,田野文物数量多、分布广的现状与保护人员数量少、力量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保护要求与保护人员现有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田野文物是具有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产,它的珍贵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不言而喻,因而极易受到自然损坏和人为侵害,并常常成为盗窃分子猎取的首选目标。为此,2002年国家公安部制发了《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为文物安全保护管理工作保驾护航,使文管人员的担子加重、责任加大。这说明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要求逐渐升高。但负责文物保护的人员知识储备偏低,經调查分析,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中途加入这项工作,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这使得矛盾日益显现。
  四是文物犯罪猖獗。近年来,倒卖文物的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首先是文物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当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需要求助公安部门介入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追缴散落丢失的文物、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方面遇到的阻力更大。其次,文物工作中对于文物犯罪惩处的力度与防范水平远远不够,也没有形成长效的政策法规。
  三、守护好田野文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一)多措并举,加大宣传
  通过文物勘探工作加以宣传。对于考古勘探,人们总有诸多猎奇心理,利用此效应,文物勘探队在考古工地所在的小区、村镇及沿途路段,以实际的勘探活动,及时的讲解宣传让人们知晓,往往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利用每年的文物保护日和现代化工具宣传。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邀请市各级领导、电视媒体、报社等单位联手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宣传,手机的普遍使用也加强了网络和微信的宣传。
  借机庙会及乡镇集会开展宣传。多年来,永济市文物主管部门运用平易、质朴、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画制作光盘、版面、折页、乡镇中心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结合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工程,在农村田野文物生存的广阔天地广泛宣传文物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使保护文物得到深入宣传,保护文物意识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使陕西铁里芯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基于陕西民俗文化,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铁里芯子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归纳了目前铁里芯子发展与传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研究表明,可以从铁里芯子表演装的材料与结构入手提高其保暖性与舒适性,也可以通过更加合理地运用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提高铁里芯子表演时的安全性与人性化设计程度。  【关键词】铁里芯子;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的鼓舞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中“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地区的传统鼓舞艺术,也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翼城花鼓”为例子,介绍了“翼城花鼓”的概况,并探索了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非遗”舞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对非
【摘要】文物古迹是支撑历史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但对于中学课本出现的众多文物古迹,教师在授课中并未多作介绍,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以中学课本中出现的乳钉纹平底爵为例,通过对比中学课本和现实中的乳钉纹平底爵,介绍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教材;乳钉纹平底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教材中的乳丁纹平底爵  乳丁纹平底爵
【摘要】德国政府根据本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和环境,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并且这些规定与法律政策促进了德国文化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且,德国联邦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来扶持地方文化与创意产业。本文对德国文化政策和做法措辞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德国文化政策;德国文化基金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0月,通过报名、面试筛选等环节选拔出中国的9位学员,在
【摘要】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精祌生活,人们生活在现代文明的快节奏里,压力也随之增长。让现代人回归到慢的生活状态,找到生活中平衡的支点,身心健康的生活。寻找正确的传统茶文化空间应用于现代茶文化空间设计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明代茶文化空间特性应用到现代的传统茶文化空间中,帮助人们脱离纷杂烦躁的外部环境回归慢生活。在茶文化空间中,
【摘要】“四合一”教学实训模式遵循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注重实践”四大原则,这是推进创新教育、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生能力的必要环节。为此,本文结合以上几个方面,为改变多年来音乐系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思想和思维模式,通过将合唱团与常规专业教学进行整合,进一步展示高职院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加强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以文化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集中
【摘要】文物是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所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文物保护工作收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文物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正逐步提高。然而,文物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先是对文物保护的意义进行了阐释,继续分析分析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文物保护;思考;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雷雨》作为我国伟大戏剧家曹禺的代表剧目,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三一律”的锁闭式结构以及其针砭时弊且深入骨髓的思想着实令人钦佩。从序曲中教堂场景的静谧安详作为引子,引出十年前同一个地方发生的一个悲剧故事。在这个锁闭式的十年前的悲剧故事里又以鲁妈的回忆引出再往前的故事。这种环环相扣的锁闭式结构着实精彩。该剧本以一个家庭的悲剧作为时代和社会的缩影,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和旧陈腐制度的抨击和谴责,
【摘要】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独特完美的乐器,人之声带像极了琴弦,在管状的喉器中,通过震动发声,因此它兼有管乐和弦乐的特性,并能与任何乐器配合得极其完美。任何一位歌者都是在纯人声的基础上,用真情实感诠释艺术作品,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容易到达人的灵魂深处。本文是笔者多年来群文声乐教学与研究的总结,旨在帮助更多声乐初学者快速建立科学的发声观念,在短期内快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  【关
【摘要】临时展览是纪念馆基本陈列之外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活动,有助于吸引观众,提高参观率,提升知名度。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社会公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常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既可以使人们在纪念馆得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享受,也能更大限度地实现纪念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临时展览;经营;革命纪念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临时展览是纪念馆陈列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