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国内9个省和直辖市15个科技馆共130名科技辅导员进行调查,发现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和总均分均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从员工、工作、组织、社会四个维度对其工作生活质量(QWL)进行原因分析后,结合分析结果和国内外经验,在心理健康维护制度、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职业路径和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善策略。
关键词 科技辅导员 心理健康 SCL-90 工作生活质量
1 研究背景
我国科技馆事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科技辅导员(科技馆辅导员)工作在科技馆展厅一线,是在科技馆内外开展各项科普展教工作的教育人员。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以及展品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馆的对外形象,也代表了科技馆的水平。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科技馆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科技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因此,对我国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科技辅导员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现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鲜有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生活质量进行研究。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使用QWL模型进行原因分析,旨在对科技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定量和定性的了解。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7年1月12日至3月27日期间,笔者通过在线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9个省和直辖市的15个科技馆共132名科技辅导员发放了《我国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其中在线问卷40份,纸质问卷90份,回收率为98.68%。
(1)样本分布
如表1所示,本次调研中武汉科技馆科技辅导员样本最多,为33份,占25.38%;其次是重庆科技馆,为23份,占比17.69%。如图1可知,本次调研所涉及的样本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分别为62份、44份、24份。
(2)基本情况
130名科技辅导员中女性90名,男性40名,平均年龄27.99岁,其中女性平均年龄28.00岁,男性平均年龄27.98岁。如表2所示,超过半数的科技辅导员从业年限小于1.5年;站岗时间为5~7 h的数量最多;月收入为3 000~4 999元的最多,收入分布与张彩霞等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2.2 研究方法
(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SCL-90)对科技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本量表内容共包含90项,涉及情感、感觉、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没有,2=很轻,3=中度,4=偏重,5=严重;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量表分为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为国际上广为采用的评定量表,根据原编制者检验,效度为0.77~0.99。将回收的问卷使用SPSS 22.0进行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2)采用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QWL)的员工、工作、组织、社会四维度模型对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生活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3 科技辅导员SCL-90调查结果
3.1 科技辅导员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由表3可知,我国科技辅导员症状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各因子得分中,除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与全国常模差异极显著(P≤0.01)。这表明我国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全国常模较差。
3.2 各因子及总均分阳性检出率状况
阳性项目数是指单项因子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有症状”。2≤X<3表示有轻度症状,X≥3表示有中度及重度症状。如表4所示,从总均分来看,本次调查中有14.62%的科技辅导员有轻度症状,1.54%有中度及重度症状;从单项因子来看,具有强迫症状者人数最多,轻度以上症状人数占总数的37.69%,其余依次为抑郁(26.15%)、敌对(26.15%)、躯体化(23.08%)、人际关系敏感(23.08%)、偏执(16.15%)、焦虑(15.38%)、精神病性(12.31%)、恐怖(11.54%)。
[因子\
关键词 科技辅导员 心理健康 SCL-90 工作生活质量
1 研究背景
我国科技馆事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科技辅导员(科技馆辅导员)工作在科技馆展厅一线,是在科技馆内外开展各项科普展教工作的教育人员。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以及展品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馆的对外形象,也代表了科技馆的水平。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科技馆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科技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因此,对我国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科技辅导员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现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鲜有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生活质量进行研究。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使用QWL模型进行原因分析,旨在对科技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定量和定性的了解。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7年1月12日至3月27日期间,笔者通过在线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9个省和直辖市的15个科技馆共132名科技辅导员发放了《我国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其中在线问卷40份,纸质问卷90份,回收率为98.68%。
(1)样本分布
如表1所示,本次调研中武汉科技馆科技辅导员样本最多,为33份,占25.38%;其次是重庆科技馆,为23份,占比17.69%。如图1可知,本次调研所涉及的样本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分别为62份、44份、24份。
(2)基本情况
130名科技辅导员中女性90名,男性40名,平均年龄27.99岁,其中女性平均年龄28.00岁,男性平均年龄27.98岁。如表2所示,超过半数的科技辅导员从业年限小于1.5年;站岗时间为5~7 h的数量最多;月收入为3 000~4 999元的最多,收入分布与张彩霞等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2.2 研究方法
(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SCL-90)对科技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本量表内容共包含90项,涉及情感、感觉、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没有,2=很轻,3=中度,4=偏重,5=严重;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量表分为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为国际上广为采用的评定量表,根据原编制者检验,效度为0.77~0.99。将回收的问卷使用SPSS 22.0进行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2)采用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QWL)的员工、工作、组织、社会四维度模型对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生活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3 科技辅导员SCL-90调查结果
3.1 科技辅导员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由表3可知,我国科技辅导员症状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各因子得分中,除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与全国常模差异极显著(P≤0.01)。这表明我国科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全国常模较差。
3.2 各因子及总均分阳性检出率状况
阳性项目数是指单项因子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有症状”。2≤X<3表示有轻度症状,X≥3表示有中度及重度症状。如表4所示,从总均分来看,本次调查中有14.62%的科技辅导员有轻度症状,1.54%有中度及重度症状;从单项因子来看,具有强迫症状者人数最多,轻度以上症状人数占总数的37.69%,其余依次为抑郁(26.15%)、敌对(26.15%)、躯体化(23.08%)、人际关系敏感(23.08%)、偏执(16.15%)、焦虑(15.38%)、精神病性(12.31%)、恐怖(11.54%)。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