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博物馆运营的主力——博物馆从业人员专业化培训模式浅说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博物馆协会下设37个专业委员会,多于国际博物馆协会拥有的31个,却唯独缺少了栽培主力的培训委员会。本文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呼吁主管单位重视馆员职能的专业化,建立培训委员会担负培训团队的职责。在文化界,专业人才是实现博物馆功能的唯一途径。文中列举三个案例:欧洲博物馆专业化资格架构、英国博物馆从业人员认证制度和美国博物馆认定程序,以此说明国际上能成功培训出专业的馆员,让博物馆运作出融合其社会的功能来。在结论上,更进一步列举越南仿照法国的培训模式,成立文化大学,这大学并不属于教育部,它所栽培的专业人才为博
其他文献
摘 要 世界博览会作为人类推动生态文明的国际性思想驿站。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中国上海)、“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2012年韩国丽水),到“滋养地球,生命之源”(2015年意大利米兰),其聚焦的主题从自然环境走向人造环境,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同时,世界博览会作为全球瞩目的重大媒介事件,受众群体覆盖了各年龄段,是一个有效传播国家形象的契机。因此如何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自己,
介绍作者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开展的一项前期策展研究,旨在为以中国科技为主题的巡回展览搭建一个叙事框架。通过回顾研究的主要阶段,作者着重分享了在项目与概念理论两大层面遇
2018年10—11月,作为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产品,由上海《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策划、上海云罡同汇视觉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吉光片羽:鸟类摄影艺术展”在上海虹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徐家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本次展览精选了摄影师顾云芳赴世界各地拍攝的鸟类摄影作品50幅,并配有视频及讲座,让大家充分领略鸟类世界之美。  鸟类科普系列展览于2015年正式启动,先后在上海科技馆、上海长江河
摘 要 在推进人类科学普及的共同事业中,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已成必然,而科普能力的提升与科普人才的培养则是这种合作的有效抓手。文化创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四大品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建议,在科学界采取相应举措积极协助职业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提高科研经费中科普费用的比例,以保证相关科学研究的针对性科普活动顺利开展;在研究生阶段设置同专业的科学传
2014年,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波兰驻沪总领事馆共同主办了“皇冠上的宝石——波兰招贴艺术展”,颇受广大观众的好评。其后,上海大学博物馆推出了线上展览“让
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发明的刻有穴位名称的针灸模型,具有研究与教学的双重功能,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针灸铜人宝贵的文物价值及深厚的医学价
2019年3月29-30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教育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团委和石嘴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宁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宁夏科技馆、石嘴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的第34届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宁夏理工学院举办。  本届大赛的评审工作分为预评、初评、终评三个阶段。评委严格按照大赛的规则和要求,通过审阅材料、观察实物、现场问答,从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