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谋害行为及防控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谋害行为(murderous behavior)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达到除去某人的非法行为。近年来,青少年谋害行为成为了全球青少年卫生领域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谋害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谋害心理行为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青少年谋害行为施害者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谋害心理行为科学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杏仁核网络阐明老年期抑郁和记忆障碍共病的神经环路基础。方法选择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患者24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18例、aMCI伴发抑郁(aMCI with depression,dMCI)患者13例及其匹配健康对照组30例,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认知功能和抑
目的探讨神经肽S受体1(neuropeptide S receptor 1,NPSR1)和消极应对在慢性心理应激反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南丹县抽取366名当地普通居民对其进行生活事件量表(the life events scale,LES)、简化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th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目的考察大学生亚临床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自尊在体像困扰与大五人格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四所高校的1 16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亚临床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率为6.2%。相关分析显示,体像困扰[(35.2±18.4)分]与自尊[(29.0±4.3)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32.9±8.1)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
目的探讨冲动性与预谋性男性服刑人员的延迟折扣、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延迟折扣任务等对120名伴攻击行为的男性服刑人员进行测试,有效被试90名,分为冲动组和预谋组,其中冲动组51名,预谋组39名。比较分析两组人员延迟折扣、人格特征差异。结果(1)在延迟折扣任务中,冲动组K值(0.0278±0.0555)显著大于预谋组(0.00
目的探讨正念对医护人员睡眠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以某三甲医院540名医护人员为被试,采用正念五因素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