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学化学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方式刍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化学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污染了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比如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都是化学污染造成的。因此,当前中学化学教育注重环保势在必行。本文旨在说明中学化学教育中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化学及化学工业;中学化学教育;环保意识;重要性;方法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任。要想提高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必须从教学抓起。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增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从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起,就把环保意识融入到整个化学教学活动中。对中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社会有责任感,还能使学生适应当今环境,提高生活的质量。那么,怎样把环保意识融入到中学化学教育中呢?
  一、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中学生,假如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能形成很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一定的环境保护能力,那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就很难把环境问题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去思考,如此下来,环境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也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解决。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固然重要,可是人们的思想觉悟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问题的再次产生。我们应当在不继续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树立环保思想,并采取一些方法解决现在的污染,让环境恢复本来的面貌。
  中学化学教育与环保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化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不断增强,同时让学生知道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办法,为今后提高环保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增强中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与对策
  (一)结合实际教材,注重教学过程
  要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不得不利用化学课堂开展环保教育。化学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内容入手,结合有关的环保知识仔细备课。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想好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具体内容,还要将社会上有关环保的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比如针对有毒化学元素、工业“三废”、有害气体等,应当如何处理?如何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对于化学实验课,教师应演示好實验的方法和步骤,尤其是对有毒气体的实验,要让学生掌握毒气泄漏的预防、回收、处理的方法,在实验中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出疑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环保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教材、查找资料,从而获得答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汇总。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造成污染的原因,并利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想出防治办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用切身体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分解挥发,污染空气;液溴贮藏时,用水加封液面和用蜡封瓶口,溴水现配现用,防止溴蒸气逸散空中污染环境;再如铜和热浓硫酸反应,铜和硝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
  (二)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工业“三废”
  面对我国工业的污染问题,化学教师应该在有关的课程中将“三废”的内容融入教学中。所谓“三废”,就是废液、废气、废渣。如今,我国一些化工厂不重视环保,把生产过程中所制造的“三废”直接排放到空气、河流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危害了人们的健康。那么在化学实验中,同样也会产生“三废”,若乱弃置,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上,应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三废”,并让学生掌握处理“三废”的具体方法。由此可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掌握处理“三废”的办法,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用硫化亚铁和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后,未排出的气体要用碱液吸上。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各式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热情。例如,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环保纪念日或者公益广告,开展多姿多彩的环保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像“植树节”、“地球日”、“爱鸟日”等;也可以用一些世界上有名的污染事件说明环保的重要性,像英国伦敦的“毒雾事件”;还可以组织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课外活动,如“监测酸雨的PH值”、“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香烟中有害成分”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环保意识,效果显著。另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使用各种强烈杀虫剂等。让学生多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化学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资料和信息量,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到更加全面的环保知识。比如,化学教师可以收集有关环保的影像资料播放给同学们看,让学生加深印象,知道更多环境污染的危害、形式及防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不但要治理好现在的污染,还要把目光放远,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产生。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让他们努力学好化学,长大后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工业、农业的发展,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化学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能破坏环境,阻碍社会进步,因此,保护地球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心声。作为中学化学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把化学知识与环保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信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大家都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吴迎冰牛贵平莫尊理.西部中学化学环保教育现状及对策[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
  [2]吴春勇.浅谈远程教育辅助化学环保教学[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
  [3]杨娟.“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郭艳涛.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
其他文献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本文试图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各个角度探讨提高初中德育教
摘要: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极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因此关注学生心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关键词:德育;小学;学生心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目前,中小学生德育现状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
摘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课堂是只传授科目知识已经不再适用,在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德育,促使知识与道德水平都提升是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发展方向。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借助语言教学的优势,将课程与德育良好的结合,为学生德育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  90后的中职学生,生长在物质相当丰富、安逸的年代,深受各种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许多缺乏正确的世界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动制造业对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企业也发现利用回收来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可以为企业赢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摇篮,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导向作用。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D412.62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摇篮,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
一、 激趣创境,动手体验  今天,老师给每人发了一根不一样颜色的线,我们把它叫作——彩线。说说你曾经用彩线做过什么?这节课我们就用彩线进行创作。  师:同学们,你们每人面前有一张大白纸,随意把彩线放上去,想想摆出怎样的图案。  【评析】通过简单的小道具,简易的动手操作,使学生易于表达,不加思维限制的创作,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想象。  二、 引导写话,由易到难  师:你想摆出怎样的
摘要: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而智障又分三个等级。(a)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b)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c)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对于重度智障儿童的新生班级来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