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心理沟通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m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极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因此关注学生心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关键词:德育;小学;学生心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目前,中小学生德育现状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如心中无德,唯我独尊;柔弱无助,意志脆弱;自卑闭锁,封闭心灵,行为怪诞;知行背离,屡教不改;坏习惯很多,好习惯甚少,品德较差,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许很多,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心理问题肯定是学生品德问题和缺陷的重要原因。
  一、学生心理问题是其品德问题的根源
  当前中小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心理问题,小学生、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分别达到20%-30%和40%—50%,而品德与心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品德与心理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学校情境中预期的品德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是教育者单向灌输的结果。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即品德的形成,其所遵循的轨迹大体上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互动中,主体接受外界刺激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那么,目前小学生的德育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一)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环境
  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乡中心小学,学生生源比较复杂,有本地居民的子女,也有外地来谋生的子女,还有本镇所属辖的农村子女,由于地处乡所在地,校园周边也有网吧,学生都是走读生,与社会接触较多,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也接触到不少负面的东西,特别是小学生发育较快,随着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
  (二)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心理并进而影响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例如,由于市场的改革开放,有不少人做生意发了财,使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非常优越,不思学习,摆阔气。有一些家长沉溺于打牌赌博,这些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极浓,还有些家长把孩子的任性当坚强,说谎当聪明,打架当勇敢等。有些父母出外打工,导致隔代溺爱严重,这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使得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失去、甚至完全失去应有的家庭教育。致使家庭教育偏离正常的轨道,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1/4~1/3存在心理问题,有不良恶习,品德不良。更有些家长其本身的言行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例如,有不少家庭因为有钱,父亲在外包二奶或离婚,我校不少“问题学生”大都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三)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学校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因此,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在学校产生的。是由于学校不当的要求及教师人格、方法等方面的不当造成的。有些教师总是认为,学生的一切都应由教师说了算,又干涉过多,使学生产生焦虑、厌学心理。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心理沟通艺术
  心理沟通首先要求班主任跳出传统德育的狭小天地,用心理学的立场、观点去审视班主任工作,形成心理学指导下的新的班主任工作观。具体说来,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榜样的力量会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发挥其他德育方法所无法产生的作用。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其工作难以有时空的界限,工作量难以准确量化,更难以进行时时刻刻的监督。因此,教师只有凭借强烈的事业心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其次,对学生要有深沉的爱心。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最后,要为人师表,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又处于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易受成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实施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指的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教育是在关怀人、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价值引导,使校园、教室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实施人性化教育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从物化走向人化。从物化走向人化,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人,就是要承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有创造性的人。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德性是精神的核心,作为精神关怀者,其重要使命就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
  2、从灌输走向对话。由灌输走向对话,是从奴化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自主性德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
  3、从限制走向解放。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吸取新的时代精神,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提高品德素质。
  (三)采用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方法
  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对学生心理有准确的把握,并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
  1、悄悄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学生来讲,面对同样的教育,它是来自于之情感相通的师长还是与之毫无感情的教师,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学生对来自与其情感相通的教师的教育会采取注意、欣然接受等积极态度。
  2、恰当运用心理调试。即班主任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调节学生的心态上,通过改变学生的心态达到育人目的。这也正是心理调适的过程,所谓心理调适,即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的心态产生预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是学生按教师期待的自我塑造过程。
  3、帮助学生调整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个体因既往经验、环境暗示等因素形成的具有个人性质的心理上的“自我肖像”对于骄傲自满与自卑的同学应主要通过帮助他们调整自我意象来达到教育目的。
  总之,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慮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其他文献
一、 借助生活,做好阅读铺垫  师:(指课题中的“菩萨”)“菩萨,同学们肯定听说过,人们一般对菩萨怎样评价?  生:人们说菩萨是善良的。  生:人们说菩萨乐善好施。  师:是啊,虽然“菩萨”只是一尊雕塑,但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善良而美好的。(出示朗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战士为“菩萨兵”呢?  【点评】小学生对菩萨并不陌生,对“菩萨心肠”等说法也很熟
中图分类号:D412.62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作为老师,只有认真领会新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本人在九年级政治教学中探寻的几点教学认识,仅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习完“认清基本国情”这一节课后,我设计了一些問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实地调查,问题有: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对策,环境污染对生活用水的影响,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调查与对
摘要:外语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政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和别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轨迹的探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着重与美国、日本、韩国在外语教育政策方面做比较,吸取他国成功经验,并对我国今后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提出展望。  关键词:语言政策;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032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YYS
【摘要】激励性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发展,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品德的养成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适时、正确的运用过程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关键词:品德;教学;生活;资源;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6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旨在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成就自我的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而奉献社会的重要的理論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思品课课堂效率低下的成因,以提高课堂效率,有效达成思想品德课塑造学生心灵,健全其人格的学科使命。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16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旨在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成就自我的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认
汉字融音、形、义于一体,在人类文字宝库中独树一帜。从古至今“字如其人”之说,让我们感悟到它与育人的关系。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从“让低年级学生把字写得匀称、美观”入手,逐步建立了学校“书写好字,人生大事”的特色教学模式,着重进行写字特色教学校本研究。  一、 建立制度,培养特色  写字教学能承载诸多育人功能,把写字特色教学列入校本主题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对教师明确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本文试图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各个角度探讨提高初中德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