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j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龙岩市根据闽西特色打造“红土书香”教育品牌以来,学校“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爱读书,乐读书”的良好读书氛围,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
  面对浩瀚的书籍,要取得较好的读书效果,我们采取了一些做法。
  
  一、讲究策略,提高效率
  
  首先要形成读书活动的机制。中共龙岩市教育工委、龙岩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开展创建“红土书香”教育品牌活动,并分别给教师、中小学生推荐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目;同时进行“读书心得”评比活动,给获一、二等奖的教师和学生分别赠送教育理论书籍和文学名著。龙岩市教育局课题管理小组在2009年度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评审会议上确立的市级重点课题33项中就有“书香校园”的课题2项,即龙岩一中的“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和龙岩市松涛小学的“构建书香工程,弘扬校园文化”课题。各校积极充实图书馆藏书,开放阅览室,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及评比活动,如“我与好书同行”,“家校联读”,读书心得交流会,演讲比赛,编写手抄报等,很好地推动了“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
  其次要精选书目,可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书目(很多地方已将部分名著内容列入高考、中考范围)并结合自己工作、生活的需要选择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经典名著等。
  再次要制定阅读计划,根据工作进程、休闲需要合理安排阅读内容、数量和阅读时间。
  第四要讲究阅读方法,许多名人的读书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等。对于书的内容还要根据需要进行精读或略读,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对书的作者、时代背景、内容、人物、事件及艺术手法等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做到手到,即对于重要内容、优美词句可做标记、眉批或摘录,阅读后最好能写些心得看法,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二、立足文本,全面把握
  
  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由于每一个人的阅历、视角、目的的不同,而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正如鲁迅先生曾说的:读《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见解: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要求在阅读文本时,应当尊重原著,不可脱离文本。
  叶圣陶先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因此,我们解读文本,就应该整体阅读,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和时代相契合,知人论世,不能脱离文本和时代背景,断章取义,甚至胡编乱造。如成语“不求甚解”出自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而一些人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他的读书态度及对后人产生的“不良”影响很不满意。其实他说的前后两句话是紧密相连,相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明确。当代作家邓拓就说得非常清楚,“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然,“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只求懂得个大概,不必求深刻了解,但这还要根据具体读书目的和需求来加以灵活运用的。再如我们常引用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许多人将它理解为“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然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勉励自己应虚心好学。如果我们将《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完整地理解为“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值得我借鉴的人和事);选择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可以对照着改进自己(引以为训)”,则对我们的学习更有指导意义。
  
  三、个性阅读,富有创见
  
  人们常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对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后自刎乌江这一事件的不同评价较典型的就有杜牧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事”,项羽应“包羞忍耻”,到时“卷土重来”是有可能的;王安石则认为项羽是独断专行、民心尽失而“势难回”,“江东子弟”未必“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则认为项羽虽败犹荣,称赞他为“人杰”、“鬼雄”,遗憾他因孤傲而“不肯过江东”去重整旗鼓,以期东山再起;毛泽东则以革命家、军事家、哲学家的眼光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总结出一条教训,就是不可沽名钓誉,而应乘胜追击,将革命进行到底。同一事件,不同的评价,但都遵从了项羽自刎的前因后果这个史实,再根据个人的理解生发出去进行阐释,言之成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们提倡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在尊重原著、尊重史实、不违背科学原理、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厚积薄发,学以致用
  
  学习和读书的目的最终在于运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段常被后人引用的著名论述:古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须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是分别把宋朝著名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风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描写情人苦苦盼望、苦苦相思、苦苦寻求的感人形象的词句,富有创见地活用到人们对事业、对学问的执著追求及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苦尽甘来而实现自己的抱负上来。富有诗意,具体形象,充满情趣,被后人公认为创造性解读文本、活用文本的成功范例。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百家讲坛”会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那些主讲的专家学者在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善于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演讲中去。因此,我们就更要注重将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引用。可使教学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更加充满生气活力,更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
  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很好地阐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教师在写作教学时,指导学生围绕题目调动平时阅读积累精选素材,借鉴一些作家的写作技巧,可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文章更有文采,可提高作文分数的档次。
  教师在学术论文中引用名家名言或事例,可充实文章的理论依据,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广义的“阅读”还包含“读”社会、“读”生活,我们应该从社会生活中“读”出更多的知识、“读”出更多的人生哲理。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勤于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增添许多靓丽的色彩。
其他文献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一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期刊
从2000年开始,南平市政和县南门小学就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以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培养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自豪感。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篇古诗文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2006年,我校又以“开发古诗文学习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申报并通过为省级课题
期刊
我校创办于1987年,现有30个班级,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111人,是一所省级初中示范校。几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努力挖掘和培养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办学质量。2006年以来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级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多年来,学校中考效益均获得市、区“教育教学质量奖”。初步形成构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
期刊
袁简斋《原士论》曰:“士少则天下治,何也?天下先有农工商,后有士。农登谷,工制器,商通有无,此三民者养士者也,所谓士者,不能养三民,兼不能自养也。然则士何事?日,尚志。志之所存,及物甚缓,而其果志在仁义与否,又不比谷也、器也、货之有无也,可考而知也。然则何以重士?日,此三民者,非公卿大夫不治,公卿大夫非士莫为,惟其将为公卿大夫以治此三民也,则一人可以治千万人,而士不可少。亦不可少。舜有五臣,武王有
期刊
陈日亮老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原福州一中副校长、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是闽派语文的代表人物,最近,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他还连续当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教师法》的领衔提案人。他所著的《我即语文》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即语文”,是陈日亮老师对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自我期许和终身追求。  “我即语
期刊
“第一难事”的破解之策    天下难事不少,“征地拆迁”被公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事。  我担任厦门一中校长期间,新校区建设任务颇重。其中征下坑内路19号楼,是制约整个新校区建设的“瓶颈”。19号楼不征下,建设工程难以推进。  19号楼,是厦门轴承厂建的一幢最好的宿舍,在前些年的房改中,已经售给了本厂的干部职工,共42户人家。轴承厂的干部职工,对轴承厂有着很深的情感,不愿看到一个曾经辉煌的企业破产,不愿
期刊
将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使体育课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对教育对象、教育手段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师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当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墙面文化建设,在学校墙壁上挂上古今中外的名人画像,贴上文明标语、名言警句,开辟文化长廊等等,营造了浓郁的育人环境。最近,笔者深入十所城镇、农村中小学校对近千名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进行校园墙面文化建设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有79.4%的学生对自己学校墙面布置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20.6
期刊
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身处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采用的是“精熟一部”读书法。  “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如领兵10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丁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何也?我所亲者又有所亲,两类相感,无不通彻。”梁章钜的这一段话,正道出了他“精熟一部”读书法的精髓。由这
期刊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坐落于吉祥山麓,最早是文山女中的小学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占地面积二十多亩,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659人,教师80人。校园中有一棵百年大樟树,郁郁葱葱,荫盖校园,在这一片钟灵毓秀之地,文山人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书写着激扬的教育篇章,培育了一代有一代知书明理的书香学子。  台三学子的独特气质,源于学校多年来一直把经典诵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