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绝对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一种模式,而应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种多样。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语文教学方式发展到今天,也已是千姿百态。所谓“教无定法”,只要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程精神,因时、因地、因生、因师的不同而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都是好的。在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高中语文教学呢?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笔者谈一谈几点认识。
  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从枯燥走向趣味,使学生从消极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使语文课堂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
  设计精妙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设诱人情境的强有力的手段。好的导语,像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重锤敲打在学生的心上,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语文课堂的导语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要具有形象美、情感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诗意和魅力。比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可用如下的导语:“封建专制社会,皇权威威,不可冒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可是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谄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的是什么本领?”这样就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好奇。利用学生的期待、好奇等的心理,诱导他们对作品感兴趣,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可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的另一有力手段。比如,笔者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虽然南宋学者朱熹对于“赋”“比”“兴”的定义准确简洁,但语文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而且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对此,在讲授“赋”和“兴”时,笔者引入了学生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笔者引用了流行歌曲《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笔者引用了流行歌曲《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教师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从而走向积极。
  开创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备课、把握重点与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象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但是古典诗词是祖先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典诗词,从语言的范例中学习语言,能丰富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
  虽然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不大,但是他们特别痴迷流行歌曲。要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为什么学生们如此喜欢流行歌曲?对比,笔者做了细致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通过考察发现,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一道特殊景观,也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存在古今情感的共通性,并且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
  例如,歌手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显而易见,这是以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的。对照李白的原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不难看出,黄安词基本上是李白诗句的沿袭和化用,但二者所表现的主题有了一些变化。李白抒发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而黄安表现的则是现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天拥有的爱情观。人们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是把爱情奉为一种信仰和归宿,而是把爱情当作一个驿站、一种缘分,人世悲欢,缘来缘去,好聚好散。   实施大语文观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45分钟之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而教学过程更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是主体,应把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放到极其重要位置。作为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就应该彻底转变观念,抓住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让语文直面生活,在生活中渗透语文,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发挥语文交际和基础工具性的作用。从而扩大语文学习的范畴,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为了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所谓大语文观,即是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从广告中学语文的尝试。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机、电脑,在不同的角落,或者很醒目的地方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广告。有时真的让人觉得有点烦。但回过头来一想,这里的学问也不小啊。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视野,提高语文素养,进而提高人文素养,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以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语为例,看一看他们的特点。
  药材好,药才好(六味地黄丸) 透心凉,透心亮(雪碧)
  分析:这两个广告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反复但不重复,用一个字的微妙变化来体现产品的特点,可谓匠心独具。
  关爱健康,从头开始(通化东宝) 您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 聪明的妈妈会用“锌”(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分析:这三个广告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一字双关。
  悠悠岁月酒,滴滴故乡情(沱牌酒) 丝般柔顺,绸般润滑(飘柔) 英雄不问来路,词典要看出处(步步高电子词典)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中央电视台) 你健康,我快乐(恒利集团) 有压力才有动力(统一油压王)
  分析:这些广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同时感情细腻、情真意切。
  这样,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把语文同生活和人类文化结合起来,能让学生整个身心都处于在兴奋中去求知、探索,同时走向实践。语文唯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才能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大语文观,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具备更多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台湾大众银行的广告《梦骑士》: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更长?还是,为了离开?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1个重听,1个得了癌症,3个有心脏病,每一个都有退化性关节炎。6个月的准备,环岛13天,1139公里,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人,为什么要活着?——梦。
  看后,学生纷纷觉得自己应该向这些“老男孩们”学习。学习要有目标,活着要有梦想。这样的感恩、励志或公益的广告,这些无字的素材不是很好的教科书吗?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廖良国,这位质朴憨厚的教师来自四川省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南江县。他从大山深处一路走来,凭着大山一样坚韧的性格,用青春和汗水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如今,已有近30年教龄的他,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委会理事,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巴中市小学语文专委会理事长,曾多次参加省、市赛课荣获一等奖,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赛课荣获一等奖,多次担任国家、省、市小学语文赛课评委;撰写的100多篇教育教学经
在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或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的今天,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师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难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不能消极地等、要、靠,只有积极采取“借势作为、借智深化、借力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努力寻求各方的支持,形成合力,才能突破难点,取得成效。  借势办学,奠基学校发展  近期,历城区教育局组织小学校长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
主持人提示:师资考核绝不能流于形式,陷入“学历化”“论文化”“成果化”怪圈。坚决杜绝“为考而考、考教分离”现象。不可因师资考核而使教师工作重心出现偏离,助长教师队伍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孙青:要“将在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师德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师资再认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解决“考什么”的问题上,一要避免人为加重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教育部表示,将扩大校长教师交流的范围,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教育部提出,这次会议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考虑在以下5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资源,形成以多媒体辅助、教师引导为辅,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在初中物理《运动的相对性》中的教学感悟。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出课题“运动相对性”。观看视频:“海啸,火山爆发,天上运动的云,山上流下的瀑布,海里游的动物,地上奔跑的动物、微生物的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路径,彗星飞临地球,神州九号升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会让他所率领的团队表现出神奇的力量。的确,每一个组织中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而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是领导力。一所学校要健康、持续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来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呢?笔者认为,理念、实在、服务是校长提升自身领导力的“三大法宝”。  办学理念是前提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理念上的领导。校长对理念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领导力的起源和根本。作为一校之长,不仅是行政
7月9日,第八届世界合唱锦标赛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在长达11天的赛程中,来自福建厦门“深海蓝”松柏中小学联合合唱团,捧到了锦标赛组的爵士乐和流行乐两枚银牌。这次合唱比赛的参赛资格,是校长陈鹭波为孩子们争取到的。在松柏中学多年,陈鹭波深深热爱这所学校与每一位学生,但凡有利于师生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好机会,他都会努力去争取、并屡获成功。  艺术教育的一个缩影  第八届世界合唱锦标
2006年考入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就读的孙赛武,是个贫困学生,靠着各方资助读完本科,并考上本校研究生。在读硕士期间,孙赛武抓住实习带来的机会,摆脱了贫困生的身份,用知识改变命运,一跃成为一家注册资金为8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老总。孙赛武表示,资助解决不了大学生贫困的问题,要给大学生造血式的帮扶,才能让贫困大学生真正摆脱贫困。  带薪实习走出自立第一步  孙赛武来自湖南宁乡的一个乡村,家境贫
快乐学习就是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学习。学习过程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从不培优的奥数冠军  2012年在阿根廷落幕的第53届国际数学奥赛中武汉市武钢三中高三学生王昊宇以37分(满分42分)一举夺得金牌。目前,他已被免试保送清华大学。保送名校得益于老师的培养,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与“虎妈”“狼爸”等严苛的父母不同,王昊宇的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教育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探索教育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特点规律,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教育关工委在家庭教育指导和家长学校建设方面的作用。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关工委主任田淑兰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为大会致贺信。  顾秀莲在讲话中指出,教育系统关工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