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的方式寻找成功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学习就是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学习。学习过程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从不培优的奥数冠军
  2012年在阿根廷落幕的第53届国际数学奥赛中武汉市武钢三中高三学生王昊宇以37分(满分42分)一举夺得金牌。目前,他已被免试保送清华大学。保送名校得益于老师的培养,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与“虎妈”“狼爸”等严苛的父母不同,王昊宇的父母对孩子采取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16岁的王昊宇成长经历丰富:2011年他夺得了俄罗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金牌,他还在全国中学生信息学联赛中夺得全国一等奖。
  王昊宇的父亲王文伟是武汉大学电信学院教授,两岁时,他随父亲去德国,一呆就是5年。在德国读了4年书:3年幼儿园,小学一年级读了半年,跳级读了二年级。与中国人讲究“十年寒窗”不同,王文伟在与德国朋友交流时,发现他们对孩子管得不多,没有给孩子很大学习压力,主要是启发孩子的兴趣。王文伟借鉴了这种方式,总是用生活中的门牌号码、扑克牌等教儿子学数学。
  回国后,王昊宇在武大附小读三年级,经过一年的语言适应,他很快跟上了其他同学。9岁时,他摆弄爸爸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居然编写了定时器等电脑小程序。王文伟见他很有兴趣,就引导他自学计算机知识,上初中时,王昊宇还和父亲带的研究生一起上计算机课,初三通过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和别的家长不一样,王文伟从未给孩子报过什么“培优班”。
  小学毕业时,父母没有帮他择校,而是选择了武大附中。“一天三餐都在家吃,回家做完作业就可以干自己的事情。”妈妈刘女士说,王昊宇喜欢玩电脑游戏,而家里电脑没有设置密码。父母并非不担心他上网成瘾,每次报纸上报道拯救网瘾少年的新闻,总拉会他过来看。
  由于领悟能力强,小学毕业后,王昊宇直接跳级读初二。而从小学到高中,父母从没要求王昊宇考第一名,他的初中成绩是全年级第20至80名,高中是年级十几名。爸爸王文伟并不在意他的学习成绩:“我主要看他的学习状态,而不是单纯的分数,只要他有学习的欲望,即便只考了60分,我也相信他能赶上来。”
  对于教育方法,王文伟认为,家庭教育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虎妈”和“狼爸”的教育方法也有合理的成分,但他觉得教育孩子不可一味用强,家长应冷静,当学会等待。
  16岁女孩“玩”进清华
  2012年黑龙江省肇州县高考成绩一出炉,16岁的姜兴佳成为以理科686的高分考进了清华大学,这个成绩也刷新了该县高考历史的最高分数。然而,就是这样 一个小女孩,却是个贪玩的小“神童”,她从初三跳级上高一,爱好上网,自学钢琴、葫芦丝、箫3种乐器,可以说,她是“玩着”考入清华大学的。
  姜兴佳的家在县城西边的一个住宅小区,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单位职工,妈妈是一名英语教师。她的家庭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类似,并无多少特别之处。可能唯一的不同就在于这个家庭里出了一个“神童”。从小姜兴佳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在还只有2岁的时候父母就把她送进了幼儿园,还没上小学就认识了1000多常用字。6岁的时候又把她送进了小学,比其他孩子早了一年。上了小学姜兴佳回回考试都是第一,成了校内外的“神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家人担心她年纪小学起来吃力,但是姜兴佳始终如一,历次考试第一还是非她莫属。初三的时候,姜兴佳向家里提出跳级不读初三直接上高一的想法,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把她的父母吓了一跳。父母认为知识都是关联的,断档不可能不影响学习成绩。小姜给出了她的理由:她已经自学完了初三的课程,对初三的课程不感兴趣了。事关重大,父母并没有贸然答应而是找来了张微波老师。张老师也就是她后来高三的班主任。她问小姜,你跳级能保证考上清华大学吗?小姜的理想她早就知道,就是考入清华大学。没想到,小姜反问张老师,您就敢保证,不跳级上清华就没有问题吗?最终,小姜从初三跳级,直接进入高一学习。因为没有参加中考,她不仅没有初中毕业证,进入高中的成绩还为零。
  进入高中,按理说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学习应该十分紧张。然而,对小姜来说,还是轻轻松松,听课一丝不苟,作业基本在学校课堂完事,回到家里竟然还能做很多高中生想做却没法做的事——上网。而且小姜上网不光是查资料,她还非常愿意玩游戏,最愿意玩的游戏是“愤怒的小鸟”。这还不算,她还向父母提出个难以想象的要求,要学钢琴。学钢琴还不去外面学,要求父母给她买一台,她在家自学。父母知道她在学校学习始终名列前茅,可是,学钢琴能不影响学习?一时间父母有些犹豫了。于是,小姜立下“军令状”,学钢琴保准能促进学习,否则甘愿受罚。钢琴买了,小姜心花怒放,该上学上学,该写作业写作业,之后,从网上的钢琴教程学识谱,练技法,很快,她就能娴熟弹出了优美的乐曲。高二的时候,她感觉仅仅学钢琴不过瘾,先后买回一支葫芦丝和一支箫。上学、学乐器,这些够忙活人的了,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有时间帮母亲干家务,比如洗衣服,做点简单的饭菜。
  姜兴华的成功固然和她天赋过人有关,但是最主要还是她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小姜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老师教给她一道难题的解题法,她会了并不算完,她琢磨用这种方法对付同一类型的难题。学习的时候,她能够集中精力,上网、弹琴、吹葫芦丝和箫,闹个身心放松,反过来起到了休息作用,有利于学习。她的父母也并不干预孩子学习,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上网、玩乐器,女儿自己把握得很有分寸。小姜从来没有在校外补过课,完全是跟紧课堂,善于动脑筋自学。和大多数的父母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的做法完全相反,其实,父母的身教胜于言。小姜的父母不会玩麻将,不去串门。母亲回家看书、批改作业,父亲很少应酬,善持家务。这个温馨的家庭,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孩子需要快乐学习
  小姜的成长历程引起了广泛的思考,许多家长表示自己“不会了”。 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都愿意玩,但如何玩好,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张微波说得好,孩子多参加校外活动,或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是十分有益的,但有个前提,必须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姜兴华所在的肇州二中之所以连年创造高考佳绩,与强化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有直接关系,从而实现了孩子的快乐学习。孩子玩好是放松,是对心灵的陶冶,就像把打出去的拳头收回,收回不是不打了,而是为了再打出去时更有力量。大庆左思学校资深老师马玉山说,目前家长有个误区,认为把孩子看住,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了就能出好成绩,这样不妥。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要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孩子学习,家长压力大,殊不知,孩子的压力更大。压力大了,孩子当然不快乐,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快乐学习,那一定是可取的。
  如何快乐学习?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孩子天生具有探索精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产生摆脱各种束缚和依赖的独立倾向,他们会越来越喜欢探索活动,努力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孩子在探索活动中,不仅仅得到了探索的乐趣,而且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中国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郑欢欢提醒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减压,帮孩子快乐学习。尽量淡化竞争意识。目前社会、学校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家长应引导孩子正视这种压力,给孩子一个单纯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总拿孩子的分数跟别人比,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要多拿孩子的现在与过去相比,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家长应给予正确引导,只有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才会变压力为动力。父母的陪伴和沟通能给孩子积极的心理影响。家长每天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和真正需求,设计参加亲子互动活动,跟孩子平等交流。
  充分尊重孩子,把孩子置于至于平等的地位,从而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虽然孩子的提问是天真的、幼稚的甚至可笑的。但是,聪明的父母会在这些看似幼稚的想法里,引导孩子发现有趣的现象,使他们尝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肯定、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
其他文献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认为:“要以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让新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语文教学才会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让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应当走下讲坛,与学生平等对话,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
学术论坛、校庆典礼等活动,是校园文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术论坛、研讨会、庆典,正在背离举办的初衷,负面效应凸显,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办学术论坛引发尴尬事  学术论坛本是交流学术、碰撞火花的平台,但是一旦与钱扯上关系,有时候让知识分子非常尴尬。  张教授是湖北某高校一名知名的博士生导师,3年前牵头举办了一场海峡两岸的学术论坛,当时邀请了台湾和大陆的30余名学者参加。 
廖良国,这位质朴憨厚的教师来自四川省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南江县。他从大山深处一路走来,凭着大山一样坚韧的性格,用青春和汗水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如今,已有近30年教龄的他,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委会理事,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巴中市小学语文专委会理事长,曾多次参加省、市赛课荣获一等奖,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赛课荣获一等奖,多次担任国家、省、市小学语文赛课评委;撰写的100多篇教育教学经
在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或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的今天,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师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难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不能消极地等、要、靠,只有积极采取“借势作为、借智深化、借力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努力寻求各方的支持,形成合力,才能突破难点,取得成效。  借势办学,奠基学校发展  近期,历城区教育局组织小学校长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
主持人提示:师资考核绝不能流于形式,陷入“学历化”“论文化”“成果化”怪圈。坚决杜绝“为考而考、考教分离”现象。不可因师资考核而使教师工作重心出现偏离,助长教师队伍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孙青:要“将在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师德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作为师资再认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解决“考什么”的问题上,一要避免人为加重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教育部表示,将扩大校长教师交流的范围,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教育部提出,这次会议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考虑在以下5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资源,形成以多媒体辅助、教师引导为辅,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在初中物理《运动的相对性》中的教学感悟。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出课题“运动相对性”。观看视频:“海啸,火山爆发,天上运动的云,山上流下的瀑布,海里游的动物,地上奔跑的动物、微生物的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路径,彗星飞临地球,神州九号升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会让他所率领的团队表现出神奇的力量。的确,每一个组织中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而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是领导力。一所学校要健康、持续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来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呢?笔者认为,理念、实在、服务是校长提升自身领导力的“三大法宝”。  办学理念是前提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理念上的领导。校长对理念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领导力的起源和根本。作为一校之长,不仅是行政
7月9日,第八届世界合唱锦标赛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在长达11天的赛程中,来自福建厦门“深海蓝”松柏中小学联合合唱团,捧到了锦标赛组的爵士乐和流行乐两枚银牌。这次合唱比赛的参赛资格,是校长陈鹭波为孩子们争取到的。在松柏中学多年,陈鹭波深深热爱这所学校与每一位学生,但凡有利于师生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好机会,他都会努力去争取、并屡获成功。  艺术教育的一个缩影  第八届世界合唱锦标
2006年考入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就读的孙赛武,是个贫困学生,靠着各方资助读完本科,并考上本校研究生。在读硕士期间,孙赛武抓住实习带来的机会,摆脱了贫困生的身份,用知识改变命运,一跃成为一家注册资金为8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老总。孙赛武表示,资助解决不了大学生贫困的问题,要给大学生造血式的帮扶,才能让贫困大学生真正摆脱贫困。  带薪实习走出自立第一步  孙赛武来自湖南宁乡的一个乡村,家境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