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总有可能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细微但有价值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教师若能适时捕捉这些问题,相机引导学生披沙拣金,对问题做进一步发掘,则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背景】
  我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沁园春?长沙》时,布置学生课下拓展阅读毛泽东的其它诗词,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们热情高涨,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其中,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案例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一天,几个学生对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中所引孔子的话“逝者如斯夫”的含义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产生了争论。其中一个平时语文学得较好、知识面较宽的学生认为这句话表达的应该是积极的意义,因为儒家的处世态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且搬出《荷蓧丈人》来做证据,觉得如果这句话是从消极的角度来说的,那么它所表现的思想就与《荷蓧丈人》中所表现的思想完全矛盾,这是讲不通的。而他自己又不知道如何解释才能既与《水调歌头?游泳》的精神一致,又不悖于儒家的处世精神。其他几个学生则认为这句话是从消极的角度阐述的,他们的根据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及教参的解释为代表:“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啊”“孔子这句名言常被后人引用,诗人在这里赋以新意,以流水一去不返来勉励人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图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没必要深究,教师也可将之忽略不计,但我意识到学生能在这个地方产生疑问,很不简单,说明他们思考问题认真,有深度。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涉及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学生不但对《游泳》有了透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会有个基本的认识,以后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得心应手,举一反三,因此有必要作一番发掘。
  二、问题的解决过程:
  1、布置学生做准备: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范畴,虽三家思想有所交融,但又有原则上的不同。因为“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是就“水”而言的,故而,我在肯定了学生的细心和善于动脑之后,布置学生查阅资料,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儒释道三家对“水”的观念,二是比较儒释道三家的处世态度。
  2、交流讨论明所以:
  学生们好胜心很强,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于是,我先引导学生对手头的资料进行归类,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展开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但仅做必要的引导。最后得出如下结论:
  (1)儒释道三家经常用水来代表其哲学思想,但三家对水的观念又各不相同。
  释家,经常用水来比喻各种事物,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形同流水,“如梦幻泡影”,没有实性,所以说“万法无常”,人生没什么况味。
  而道家则教人效法水的精神,学“下流”,即谦下,“人之所弃,我则取之”,又说“上善若水”,最高品德如水一样,恬静淡泊,无争无欲,顺其自然。中国的古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即寓此意。
  显然,释家和道家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的,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但儒家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他是用积极的观念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向前涌进,所以我们要效法流水“不舍昼夜”的精神。中国文化历来都主张动态人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点正是孔子所效法的。按照《易经》的解释:宇宙永远处在运动之中,没有一分一秒的停止。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追求进步。“天行健”,是“永远强健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不断地前进。正如《大学》中所引汤之盘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理。人生要不断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所以,在儒家哲学中,水是积极的,自强不息的象征。这与《游泳》鼓励人们不断前进,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积极乐观的革命豪情在格调上是完全一致的。
  (2)儒释道三家出世入世的态度不同。
  释家讲“出世”。如苏轼、白居易等后期的诗作中多“出世”思想,与他们晚年信佛是密不可分的。道家讲“避世”,髡首的接舆、《荷蓧丈人》中的丈人,都是典型的例子。“出世”和“避世”是两种不负责的态度,是消极的。只有儒家讲“入世”,讲积极人生,并且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点,在《荷蓧丈人》中已有体现。事实上,整部《论语》告诉我们的,都是如何积极入世,积极生活。为此,我还让学生拿《论语》中的语句做了印证。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同学们都明白了“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显然应从积极的一面理解孔子眼中的“水”所代表的哲学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对“逝者如斯夫”作出更合理的解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如水之东流一样,永不止息。鼓励人们要效法流水不息的精神,不断前进。然后,我告诉学生:人教社教材及教参的看法,也许是受前人注解的影响所致。对于孔子这句话,郑玄曾注:“逝,往也。言凡往昔如川上之流也。”皇侃疏:“逝,往去之辞也。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是。”这两种都是消极解释。公木先生在《毛泽东诗词鉴赏》中说:“如只截取二句,(则)以江水奔流来喻时光的飞渡。不过,合前后词意来看,却不是‘叹人年往去’,……,有不断革命的意思”毛泽东诗词是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光辉典范,处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豪情。如从消极的一面看待孔子这句话,则既不合儒家积极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思想精神,也不合毛泽东诗词积极乐观的一贯风格,并且以“诗人在这里赋以新意”来解释,显然有牵强之嫌。
  至此,学生心中的疑窦也就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案例反思】
  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学生对于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基本上都能有个原则性的把握,并且能予以较深入的理解和较快速的掌握。有鉴于此,我认识到:
  1、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微之处,都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可能是解决一篇文章或一个知识点的“肯綮”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既要高瞻远瞩,又要明察秋毫,善于发现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深入开掘,如此,才易于促进学生真正的“领悟”,自然,教学也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2、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发展的巨大潜质,都拥有个性化的智力优势。教师通过最优化的教育过程,发现与发展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潜质,让其得到放大,开掘,就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3.主动激发与满足每一个学生探求的愿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佳条件,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幸福奠基的精神,又意味着教育的内涵在于唤醒人的智慧,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成长,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给我们美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思索,打造高校美术课堂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用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把握课堂四十分钟,才会使美术课有所突破,有所改变,成为高效课堂。  【关键词】美术课更给力高效课堂  正 文: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进了高中校园,给我们的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气息,在这么多年的美术教学一线中,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算是高效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泱泱大中国悠久而深远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涵养。初中生处在意识和目标的模糊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他们良好学习态度及提升个人品德修养都极具意义。文章主要讲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通过文本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体指如何从挖掘文章主要内容中渗透传统文化,如何从文本深一层的内涵中延伸到传统文化,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来传承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进
好的数学课,应该让学生"活"、让学生"动"起来,要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数学课教学,课堂开放。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可见转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主动的"学"的过程已刻不容缓。在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如何让数学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  一、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
【摘 要】在我国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深入的理论指导。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主义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经典儿童文学读本《夏洛的网》的两个中文译本,阐述了目的论三原则是如何指导译者的翻译行为,尤其是如何选择翻译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儿童文学 翻译 目的论 夏洛的网  从晚清开始,我国开始大量引进和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这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为了极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潜能  一、当前小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之前的幼儿园生活主要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逐渐地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的行为习惯,刚刚上升到小学读书,不要说养成良好的习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學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 堤坝;主体;蚁穴;补穴  中图分类号:A,TG22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224-01  纵观成功
【摘要】基于多学科交叉现状,本文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师队伍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公共服务型“工程中心”建设,研究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实践教学工程中心交通环境  引言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在工科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分
一、课文(略)  二、教材分析  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全文文风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认真审视教材,我们发现这篇文章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老舍通过母鸡烦躁地啼叫、不反抗公鸡和下蛋时的狂叫,告诉读者“我”讨厌母鸡的原因。再通过母鸡孵出一群小雏鸡后的表现,说明
手风琴的确是一件外来乐器——它是在奥地利注册发明的,作为簧片乐器,手风琴的发音原理来自于中国的古老民间乐器——笙。1777年,阿莫依特(Amiot)神父将中国乐器“笙”传入欧洲,欧洲人利用笙的发音原理发明了手风琴 。俄国人阿?米列克在他的《键盘式手风琴演奏教程》(莫斯科,1973年版)中也对做了介绍。笙传入欧洲后,它的活簧结构原理被运用到当时的(管)风琴和其它乐器上。1812年,德国人弗里德里克?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工作,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是唤醒埋藏在孩子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虽然从教时间不长,担任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已经五年了,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但是我想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这个职业,我爱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异常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日子。  我一直不停地思考作为教师的使命。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据说,苏格拉底小时候,一次看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