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心力衰竭患者62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相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巴胺 呋塞米 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也将其称为心衰,其是由于心肌功能与结构改变,致使心室充盈或泵血功能降低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临床常给予患者应用利尿剂行缓解心衰治疗,但由于心衰患者多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其可导致机体出现利尿剂抵抗症状,从而加重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为了探讨治疗心力衰竭有效方法,本文选取心力衰竭患者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疗效颇为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心力衰竭患者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在37—82岁,平均年龄为59.6±10.2岁。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Ⅲ级35例;Ⅳ级27例。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冠心病22例;心肌病19例;心脏瓣膜病10例;高心病7例;肺心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将62例患者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各项基线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患者吸氧、限水、低盐饮食、控制感染等,同时应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甘油行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1)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由陕西京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61020258。呋塞米注射液由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3949。(2)药物应用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50ml+多巴胺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40—80mg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用量每分钟1—2ug/Kg,日1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7天。
1.3 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心率保持在每分钟60-80次;心功能改善程度达2级或2级以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肌缺血症状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程度达1级;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心功能、心肌缺血等检测指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对比资料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时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时行t检验,将P<0.05做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该病症主要特点为体液潴留,体液潴留的出现可导致肺外周水肿及肺淤血,致使患者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恰当应用利尿制剂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有效措施。利尿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与氯重吸收,减少机体内钠潴留及静脉回流,减轻肺淤血,从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3]。呋塞米属袢利尿制剂,其既具备利尿剂药物作用,又受肾功能影响程度较小,更利于加强尿钠排泄与游离水清除效果。但随着患者病情进展,肾脏功能减弱,加之肠管低灌注等影响,致使机体出现利尿剂抵抗症状。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在治疗早期,即将多巴胺应用于患者治疗中,多巴胺通过对多巴胺受体激活作用,可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在短时间内使肾脏血管产生扩张,从而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了呋塞米利尿效果,使心脏负荷进一步减轻,故达到了较理想治疗目的。另外,两种药物毒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说明该药物具有较好用药安全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其与李明等人研究结果相似[4],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两种药物可协同发挥作用,治疗效果颇为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康慧,康春福,燕朝阳等.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7):7-8,9.
[2] 王新粮,陈正凯.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76-77.
[3] 吴学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5,26(1):44-45.
[4] 李明.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24):3278-3279.
【关键词】 多巴胺 呋塞米 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也将其称为心衰,其是由于心肌功能与结构改变,致使心室充盈或泵血功能降低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临床常给予患者应用利尿剂行缓解心衰治疗,但由于心衰患者多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其可导致机体出现利尿剂抵抗症状,从而加重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为了探讨治疗心力衰竭有效方法,本文选取心力衰竭患者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疗效颇为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心力衰竭患者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在37—82岁,平均年龄为59.6±10.2岁。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Ⅲ级35例;Ⅳ级27例。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冠心病22例;心肌病19例;心脏瓣膜病10例;高心病7例;肺心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将62例患者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各项基线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患者吸氧、限水、低盐饮食、控制感染等,同时应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甘油行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1)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由陕西京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61020258。呋塞米注射液由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3949。(2)药物应用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50ml+多巴胺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40—80mg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用量每分钟1—2ug/Kg,日1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7天。
1.3 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心率保持在每分钟60-80次;心功能改善程度达2级或2级以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肌缺血症状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程度达1级;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心功能、心肌缺血等检测指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对比资料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时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时行t检验,将P<0.05做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该病症主要特点为体液潴留,体液潴留的出现可导致肺外周水肿及肺淤血,致使患者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恰当应用利尿制剂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有效措施。利尿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与氯重吸收,减少机体内钠潴留及静脉回流,减轻肺淤血,从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3]。呋塞米属袢利尿制剂,其既具备利尿剂药物作用,又受肾功能影响程度较小,更利于加强尿钠排泄与游离水清除效果。但随着患者病情进展,肾脏功能减弱,加之肠管低灌注等影响,致使机体出现利尿剂抵抗症状。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在治疗早期,即将多巴胺应用于患者治疗中,多巴胺通过对多巴胺受体激活作用,可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在短时间内使肾脏血管产生扩张,从而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了呋塞米利尿效果,使心脏负荷进一步减轻,故达到了较理想治疗目的。另外,两种药物毒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说明该药物具有较好用药安全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其与李明等人研究结果相似[4],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两种药物可协同发挥作用,治疗效果颇为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康慧,康春福,燕朝阳等.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7):7-8,9.
[2] 王新粮,陈正凯.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76-77.
[3] 吴学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5,26(1):44-45.
[4] 李明.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24):3278-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