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学习与差异?合作教学的融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E学习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替代,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并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E学习 差异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78
  E学习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替代,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体系。
  一、E学习与差异·合作教学的核心理念
  E学习(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E-Learning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但三者强调的都是数字技术,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并能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学习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差异·合作教学就是为实现差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教学方式。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要有效开展差异教学,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还是有困难的。因此现在大多数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差异教学,这样一来差异教学就与合作学习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差异·合作教学。
  自从差异·合作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流程后,许多教师都注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凸显学生个性的差异,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完全掌控局面,往往不能兼顾全体。比如:“哪些学生没有参与互动?”“有多少学生是在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等。
  当E学习进入校园,教师和学生人手一个平板。过去的课堂,教师提问,只有个别学生作答。在开展E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提问能覆盖学生整体。哪些学生答错了,哪些学生没有作答,平板上都会清晰显示。使用E学习后学生也有了明显变化:以前不怎么回答问题,现在经常抢答,精力特别集中,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教师推送的很多学习资源都能比较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些资源可以随时看,便于复习。同时,学生还可以把老师讲的重要的知识点及时截屏保存,节省了抄笔记的时间,课后再去整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郑和下西洋”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E学习的各项功能,并与差异·合作教学有效整合,笔者在设计《郑和下西洋》这一课时,使用了E学习的分组研讨、投票、推送练习、抢答和屏幕广播这几项功能,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郑和下西洋》一课做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展示三幅图片《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教师问: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都走出国门,对外交往,对中外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一个人与他们一样,也对中外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人是谁?(郑和。)并由此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同学们想通过这节课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哪些内容?传统的课堂一般都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流程,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设计被动地接受学习,很难照顾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问题抛出后,学生反映热烈,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疑问,最后笔者进行总结并补充如下:(1)郑和为何人?(2)西洋指什么地方?(3)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4)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涵义是什么?(5)郑和下西洋可能遇到哪些困难?(6)郑和他们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当时具备哪些条件?)(7)郑和下西洋带来哪些影响?(8)之后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在黑板上一一写下来,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在问题后面打个勾,打完勾代表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
  3.解决问题:由于有前面问题的提出,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笔者只要使用平板针对提出的问题推送资料,中间穿插使用平板的抢答、分组研讨和推送练习等功能,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抢答功能一般是在针对能在课文中比较容易找出答案的问题设计中使用。在学习《郑和下西洋》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抢答问题:(1)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什么?航海次数是多少?(2)郑和船队主要航行于哪两个大洋?到达哪些大洲?航行范围涉及多少个国家和地区?(3)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在这个环节里,学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究实现,这就少不了分组研讨,这也是目前历史课上使用E学习平板最多的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前依据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并在课堂上推送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给这些小组。组长根据组员情况分配具体任务,搜集、整理资料,汇报展示,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的合作成果通过网络能迅速反馈到教师手中的平板上,教师可即时点评,也可组织学生开展组间互评。如此一来,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比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先用平板屏幕广播观看一段视频,然后围绕所推送问题分组研讨:当时郑和下西洋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郑和采取了哪些应对办法(即当时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同时标明分组研讨的要求:(1)小组开展内部讨论交流,讨论时组长控制音量和发言顺序。(2)组长汇总小组意见并输入留言框(留言请注明是第几组)。(3)限时5分钟。学生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用平板提交答案,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教师打分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遇到的困难:缺少淡水食物等物资;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不熟悉航程,容易迷失方向。当时具备的条件有: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送练习作为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一般用在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在设计练习题时,还可以设置闯关级别,分基础题、提高题、能力题等,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体现教学的差异性。通过平板练习功能,教师省去了批改的过程和统计的过程,既可以看到学生的正确率,也可以看到其答题速度,对教学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且学生做完题后,平板会自动生成错题集,以便进行复习巩固。在分组研讨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和资料,最后总结提交答案。
  三、E学习与差异·合作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分组研讨里由于打字速度较慢,因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计划。
  2.学生虽然在分组研讨这个环节参与度比较高,但更多的是关注操作平板,而把小组讨论给弱化了,导致课堂学习氛围不是太浓厚。
  3.目前平板推送给学生的练习里主要还是局限于单选题,历史学科有时还需要让学生填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或对比,这类要求目前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综上所述,在差异·合作学习中融入E学习的教学手段,能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每节课后教师都该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尽可能多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去调整改进,尽最大可能地将E学习与差异·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程红兵老师的语文课充满艺术魅力,他的语文教学艺术彰显了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程红兵老师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为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程红兵 作文教学 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 常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06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
[摘要]“直线运动”是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易辙”现象普遍存在,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究其原因,有些是对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剖析不当,有些是随意引申、多走了一步,有些则是随意地将此概念偷换成了“似是而非”的他概念,还有一些是任凭主观、随意强加、无中生有……“易辙”现象的实质其实是审题上的“概念不清”、思路上的“扣题不紧”、思维上的
[摘要]作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总结提升”的导学案六步教学模式,使课堂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学案六步 教学模式 实施方法 设计意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95  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歷史教学中,以导学
[摘 要]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加以分析肯定。以《项链》为例探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讨的方法。  [关键词]引导 尊重 阅读体验 小说主题 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小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剖析,探
[摘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堪称经典。在教学时需依循阅读古典小说的规律,授之以渔,为学生阅读古典小说打好基础,才算是达到了教学目的。为此,从情节梳理、人物评品、亮点揣摩、时尚元素等环节设计教学,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法”可依。  [关键词]正能量情节人物时尚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时刻以学生的自主性为核心,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的备课、导入、总结等环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之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性 备课 情境 思考 总结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72  随着
[摘要]教学《扬州慢》,教师采用自主品读、合作讨论、诵读体会、文字鉴赏等多种教学策略,以让学生领悟《扬州慢》的景物意韵和“黍离之悲”。“诗道惟在妙悟”,在教学中,抓住序言和词内容的对比,引领学生去“妙悟”诗词的深层意韵,生成独特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扬州慢;教学策略;深层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1502  苏教版选修教科
[摘要]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要从题干、设问、备选答案三个试题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兼顾试题整体、题干材料、设问语句、选项四个方面,从中揣摩命题立意,解读有用信息,细化答题方向,排除干扰选项,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地理命题素材来源广泛,题干中除文字材料外,往往还有大量的图、表和符号等,包含了繁杂的地理信息。认真审题有
不久前,16岁少年陈智强站在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星光熠熠的舞台中央,双手接过“认知神经之父”迈克尔教授递来的“全球脑王”金色奖杯,迎来了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陈妈妈说,儿子不是那种从小到大被培养的天才,更多时候只是一个热爱美食、要强又有点有趣的中学生。砸中“天才”的苹果大概在陈志强14岁时出现,那完全是个意外。2014年7月,陈智强和同学一起去南京市图书馆玩,看到“第二届极忆杯全国记忆力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从来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学生的写作服务,而写作的素材又来源于阅读的独特体验。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子”,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活动,对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写作意愿而言,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读写结合《逍遥游》閱读体验片段训练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