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拓展迁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文言文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入选初中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名家之作。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既能感受、领悟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精髓,又能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拓展迁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字词教学的拓展迁移
  字词的落实是疏通文言文的前提,在字词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教学生学会拓展迁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1.结合成语理解词义
  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成语大都源于古代诗文,所以它保存了一些古汉语的一些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文言文字词的时候,不妨联系有关的成语作为语例来理解词义。如在教学“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汤”字含义时,不妨让学生联系成语“赴汤蹈火”,让学生明白“汤”的古义就是热水。通过成语迁移法来教学文言字词,拉近了古今汉语的联系,使学生能轻松记忆文言字词,同时又能巩固成语,可谓一石二鸟。
  2.同义词拓展迁移,触类旁通
  在教学文言文字词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例如在疏通“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时,对于“孤”的理解是古代君王的自称,这时,不妨让学生谈谈古汉语中还有哪些字也是古代君王的自称,于是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朕”、“寡人”、“不榖”也是古代王侯的自称。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在古今异义辨析中拓展
  文言文字词教学还可以通过古今词义的辨析比较,来达到巩固记忆的效果。例如“行”与“走”,通过辨析比较,让学生明白“走”的含义相当于现在的“跑”,而文言文中“行”相当于现在的“走”;在教学“盗”的含义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贼”的含义,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中“盗”的含义相当于现在的“贼”,就是“小偷”的意思,而文言文中的“贼”相当于现在的“强盗”。通过辨析拓展教学,学生积累文言字词就变得轻松多了。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迁移
  文言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一篇文言文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1.在课文探究中拓展迁移
  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疏通翻译的表面文章上,教师要积极倡导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兴趣,获得真知。如在教学《论语十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为什么是一件快乐的事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互相切磋学问,共同提高学业,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快事。这时教师可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不妨引用《礼记》中名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来印证解释。课内外名句间的迁移,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古代文化知识的拓展迁移
  文言文植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要学好文言文必须先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因此,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可适当拓展一些古代姓氏字号、官制礼仪、天文历法之类的知识,以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教师可抓住文章首句“崇祯五年十二月”进行课外拓展,补充介绍几种古代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里为什么不用“干支纪年法”,偏用“年号纪年法”?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不难发现作者张岱作为明朝遗民在文中所流露的淡淡的故国之思。这样通过拓展比较,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相关、相近内容的拓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应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为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空间。因此,我们在教学课内文言文时,应有意识地向有关联的课外文言文拓展迁移,筛选与课文内容相关或相近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对比阅读,以达到巩固拓展之效果。
  三、教学情感的拓展迁移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字词解释、课文疏通上,文言文教学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当中。如在教学《岳阳楼记》后,同学们感受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课堂上教师可适当拓展一些古代政治家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的名言警句,像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郑燮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在课外拓展中,学生的情感受到了熏陶。
  课内与课外齐飞,知识与能力并重,兴趣与情感共生,文言文教学才会充满生机,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具实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锦屏中学)
其他文献
一、继承优秀文化、推动教育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要想通过科举改变人生命运,就必须进学读书,学习文化知识。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把任官制度、取士标准、教育内容统一起来。这种教与学、学与考相统一的考试制度,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标准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形成了普遍重视教育的民风,既传承了民族文化,也提高了国民素质。  同理,高考对这些优秀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我们共同的理想》论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材115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教材117页“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时代向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多媒体领略祖国的山河美  大多数课文包含了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和人格美等美的因素。但由于学生阅历浅,知识面不够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文很难把握和感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将
【内容摘要】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实施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使其稳定统治集团内部的初衷不能实现。但不管怎样,宗法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有得也有失。  【关键词】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 得失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则归功于西周时期的周公。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由氏族
【内容摘要】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消除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
新课程改革对文言文教学非常重视,这从各地教材中文言文内容所占的比例以及高考文言文所占的分值都可以看到。然而,文言文教学耗时而低效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这固然与文言文距今时间久远、学生存在一定文字文化障碍有关,但是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对路也存在很大关系。很多教师至今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以“言”的串讲为主线,教学琐碎,致使学生厌烦;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教学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当我又一次备课《项脊轩志》时,突然觉得读出了很多以前没有体会到的东西。或许是年岁又长,或許是经历了生活中比较大的变故,但更多应该是参加了生活化语文的探索研究,养成了自然而然地从生活体验入手来理解课文,注解生活的习惯。  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并不好把握,课前预习的调查中,甚至有学生反映语言不难,感情不浓,没有吸引力的情节,没有兴趣学习。我觉得这正是指导他们学习从平淡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才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探究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人教版教材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  化学实验在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出王维《山居秋瞑》,作者以高超的语言艺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图画。画面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境界清澄透明、令人陶醉。如果语文课堂对话也能达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了。  实施新课程,语文教学需要从很多方面着力改革。其中,建构高效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机体系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