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与《短篇小说》有缘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文人聚会的场合,我不大愿意承认自己是铁路作者。铁路作者,在文友眼中个个是多面手,他们大多从通讯报道起步,什么都能写,通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无所不包,因无专长,什么也写不精,你问他什么写得最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铁路作者的特点,也是铁路作者的通病。拿我来说,从1983年在《包头日报》发表第一篇小稿算起,迄今已在报刊发表各类稿件一千余篇,约五十余万字,体裁涉及通讯、影视评论、戏剧小品、小小说、散文等。产量虽多,却拿不出几篇像样的作品,就像我们跟着旅行社旅游,一路走过不少地方,看了不少山水,却没留下什么印象。
   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尝试转型,把短篇小说作为主攻目标,这一年是2011年,我已经四十七岁了。大家知道,短篇小说是较难驾驭的一门艺术,就像人们通常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篇小说,既讲风格流派,又注重结构、语言。创作初期,最难过的是语言关。短篇小说的语言十分讲究,有人喜欢短句子,有人喜欢长句子,有的长短句结合;好的短篇小说语言有一种节奏感,有一种韵味在里边。每一个短篇小说名家,他们的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而我经常向报纸副刊投稿,我的语言还是副刊式的,浅露、直白。早期写的所谓的小说,就是这个样子。还有就是,一篇作品写得过满,没有留白,没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这其间所投出的作品都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同时,我的阅读范围也进行了调整,只看短篇小说,我用的是笨办法,卖什么吆喝什么。我看了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名家作品和集子,有的能看进去,有的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也硬着头皮看下去。我看书有个习惯,一旦开始看一本书,就把它看完。这是一种风格,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看得最多的是年度的选本,这里集中了每年的优秀作家和作品,通过大量地阅读,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我清楚地记得,《1982年的电影》,是我在2011年写的第四篇作品,写得比较顺手,感觉像一篇小说了。
   搞创作的人都知道,创作环境对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夏夜的口琴声》:我小的时候,我的哥哥们每人有一把口琴,他们聚在一起吹《白毛女》《卖花姑娘》,那手一捂一放的像蝴蝶飞,发出好听的颤音,当时我就想,我要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买一把口琴。到部队后如愿以偿,第一个月的津贴就买了一把口琴。可是直到现在,我仍不会吹一支曲子,因为学口琴的氛围没有了,当年吉他正流行。我开始创作的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我想找一本《山西文学》做参考,偌大一个城市找不到一本《山西文学》,当时我们的图书馆正在兴建。朋友托人在某大学图书馆寻找,也没有找到。没有文友沟通交流,只是一个人摸黑走路,不得要领,屡屡碰壁。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个业余作者,起步太高。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狂热的时候,厂矿企业有内部刊物,市级有市级文学刊物,省级有省级文学刊物,还有全国级的文学刊物。而如今一起步,就是省级文学期刊,就是说,还没有学会爬,还没有学会走,就先跑起来,那还有不摔跤的。摔一次跤,碰一次壁,自信心就打了折扣。也许,我只适合写报纸副刊,文学殿堂离我太遥远了。当时我的感觉就像一个马拉松选手,快跑到终点了,因体力不支几乎要放弃了。我像所有的中国家长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直到2017年女儿顺利地考入了大学。当时我的心态有点像《不差钱》中的赵本山,女儿培养出来了,该培养我自己了。
   2018年,我们的图书馆建成了,在期刊如林的杂志里,我一眼发现了《短篇小说》,欣喜异常,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和《短篇小说》的相识,还是2005年,在一间门脸很小的铺子,在万花丛中,我发现了不起眼的它:淡雅的封面,薄薄的册子,价格亲民,定价三元。我被文中的内容所吸引,两本全买了下来。以后,又陆陆续续地买了几期。后来,它就消失了,被铺天盖地的教辅书淹没了。重新与《短篇小说》相逢,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我翻捡创作的草稿,有的已改得面目全非,正如相声里所说:大褂儿改成了汗衫,汗衫改成了背心,背心再改,就成抹布了。翻来捡去,还是觉得《1982年的电影》写得好些,把它投给了《短篇小说》杂志社。这篇小说我都记不清几轮游了,内部刊物、铁路刊物、本省刊物,都遭遇了“流产”,投给《短篇小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短篇小说》显著特点是扶持文学青年,尤其重视文学爱好者的处女作,尽量给予发表机会,真的吗?
   果不其然,2019年9期,《短篇小说》发表了《1982年的电影》,这是我的处女作。从2011年开始写小说,到2019年发表处女作,历时八年,一场艰难的文学抗战。我感谢《短篇小说》的知遇之恩,感谢何为老师的提携。处女作的发表,燃起了我的创作激情,从此,我的文学创作走入了正轨。
   我年近六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仍是个“新人”,也许一辈子默默无闻,也许大器晚成,不管我在文学道路上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短篇小说》的知遇之恩永志不忘。
  责任编辑/董晓晓
其他文献
2020年已是南京理工大學教授肖忠良踏入火炸药领域的第43个年头。在南京理工大学求学10年,辗转山西任职20余年,4年前回到母校任教,对于肖忠良来说这是一次学术游子的回归。  作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的学生、团队的核心成员,回归后的肖忠良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迈开了回归的第一步。  2020年5月30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上,他又
二维材料复合光纤实现超高非线性效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白雪冬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刘开辉研究员合作,提出一种液相辅助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光纤孔内壁上直接生长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制备出具有超高非线性的二维材料复合光纤。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论文描述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二维材料前驱体在大纵横比光纤中传质不匀的问题,实现了多种
摘 要: 2019《普通英语教科书-英语》陆续出版及使用,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为主要依据,本文在新课标视域下,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果两个方面对2019人教版英语必修一进行研究。2019人教版英语必修一新增设语音知识和Welcome Unit,以此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各方面学习和成长。但插图数量分布不均衡、主题语境分布不合理、语篇类型单一。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教科书
一年前,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做事丢三落四的,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小区里徘徊,哪栋楼哪个门都记不清了。有认识的人把母亲送回家。老婆说:“还是把妈送敬老院吧,那里人多。还有专人照顾。我们常去看看。又不是不管她。”  他不肯,怕委屈了母亲。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很多人劝母亲改嫁。可母亲怕再嫁人对孩子不好,都拒绝了。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送他上了大学。为他成家娶妻。现在他怎么
柱子家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块“光荣军属”的金匾。这金匾是柱子去读军校那年冬天,市人民武装部赐赠的。金字虽然没有当初挂上去时那么明亮,仍然金光灿烂。  柱子最喜欢吃一碗烧茄子。柱子每次回家来,他姆妈都会为他做这碗菜。  柱子妈趁早上露水还没干时就去菜地摘了茄子。早上的茄子没被太阳晒蔫,最新鲜,烧出来的味道最好。  柱子小时候就很聰明。柱子还只三岁的时候,他姆妈带着他在菜地里栽茄秧子,他拿着一个丢弃的篾盆
六十年代,在鄱阳湖口双钟镇,若有人问起县长是谁可能有说不上来的,但提到贵庆,那绝对没有不知道的。  贵庆矮小身材,尖嘴猴腮,身上的衣服永远脏兮兮的,脚上的鞋永远是拖着的,哪怕是冬天穿棉鞋,拖着鞋的贵庆走起路来一颠一颠。因此,虽然贵庆才三十岁,看上去却像个小老头。  县医院死了人需要搬到太平间,就会找贵庆。这工作贵庆从十八岁流浪到镇上那年干起,一干就干了十多年。县医院也需要这么个人,为此,在太平间旁
对于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特别是农村人来说,乡村教育对他们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代人的父辈基本上没有上过学,最多在生产大队的扫盲班学习过几天,老师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城市,或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城市里的知识青年。村民能够认识几个字、能够写出自己的名字、能够做简单的加减乘除就算扫盲了。等扫盲结束,很多老师就留了下来,就地创办小学、初中。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当上了石涧大队小学的老师。等我上小学时,父亲
车没了   镇上只有两辆小车,一辆是镇党委书记用的,他事多,几乎每天都要跑市里开会,所以他需要车;另一辆是开厂的赵老板的,他钱多,车就是面子,就是身份,所以他也需要车。   有一段时间,镇上的老师们惊奇地发现,镇教办刘主任每天也有小车坐了,早上来上班、晚上回家,他坐的都是小车。镇教办的办公小楼就在中学校园里,尽管那小车把刘主任送到學校大门口或从学校大门口把刘主任接走,就屁股冒一阵白烟掉头跑了,
作者简介:   程中学,作品散见于《微型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春期健康》《泸州作家》《北方作家》《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京华时报》《京郊日报》《西安晚报》《燕赵晚报》等三百余家报刊杂志。  一   文慧付完钱下了出租车,一下子没有空调冷气罩身的她立马被一阵热浪袭击,车内车外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她身上的每一个毛孔率先得到热流的感应,立马渗出一层层细细密密
专家简介  钟舜聪,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特聘教授、院长助理。从事太赫兹成像光谱和成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光学和太赫兹精密诊断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多年,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博导类)、国家卫生与计划委员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25项,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专项、英国科技战略委员会项目、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委员会项目、香港创新科技基金项目等14项。曾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