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所承载的不仅是学生与家庭的期待,还有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勤”是一个班主任所应具备的首要品质,却并非做好一个班主任所应做的全部。除了勤奋以外,还要有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班主任远非一种职业,而是一名人民教师为之奋斗的事业。
【关键字】勤/责任心/奉献
中图分类号:G625.1
俗语讲“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荒于嬉”、“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谓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干什么事情,只要你始终保持勤勉上进的精神,必定能将事业做到成功,至臻完美。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负责一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琐碎工作的人民教师,“勤”对于“班主任”来讲更加不可或缺,是作为一个合格班主任的首要品质。“班主任”既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内外的生活关怀;同时又是班中全体任课老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发挥着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制订课堂常规,评鉴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任务。由此可见,“勤”是对一名“班主任”最起码的要求,但问题是“勤”就一定能做好班主任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一、“勤”不能涵盖班主任所应负担的全部职责
2009年教育部曾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知,该《规定》第三章对“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做了科学的界定。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即“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组织管理班务活动,一方面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好班级秩序,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另一方面,组织指导班级集体活动,如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意识。三是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等。四是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一方面,班主任要联系和组织各任课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在学生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班主任有义务联系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努力形成教育合力。除此以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完成每一学年度的教学任务,履行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
由此可见,仅仅凭借“勤”并不足以将“班主任”的全部职责履行完毕。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是联系各任课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纽带,“班主任”在勤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履行好“班主任”所应承担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人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诚然,“三尺讲台”上的勤勉耕耘让教师收获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自己的尊严与价值,但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这些远远不够,还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用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撑起中国教育美好的明天。
二、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有责任心
古语道“人无责任不立”,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难以立足于世。虽是古语,但拿到现代去审视,仍然受用无穷,也更加见其真谛和蕴涵。“班主任”不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还扮演了一部分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如何将这两个角色有机统一,除了勤奋的耕耘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工作。
“知识改变命运”,是言通过知识的积累可以改变个人自身的命运;“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则道出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教育虽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职责,而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的任务,但不可否认,“班主任”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班主任”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发挥了枢纽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班主任”身上的重任不仅限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前途,也包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作为一个“班主任”,其责任心该如何体现呢?李镇西先生在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给出了答案。李镇西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有两类班主任,一类是事无巨细的守着学生,从早操、早读、课间操、午休,到打扫卫生、上晚自习,再到寝室熄灯,班主任都辛辛苦苦的陪伴着、监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生怕每一个学生离开自己的视野;还有一类班主任,并不时刻守候在学生身边,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和自理能力,他并不时时出现在教室里或操场上,只在必要的时候去维持一下学生秩序,但班级纪律却非常不错。这两类班主任谁才是负责任的老师呢?李镇西先生指出,后者才是真正负责任,有责任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不仅要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要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班主任并不缺乏前者,而对于后者,则不是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的。”
三、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有奉献精神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而非索取”,这句话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并从中寻找到乐趣。
汶川地震是我们不愿提及的全民族的灾难,但大灾有大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向倩即是其中之一。向倩是什邡龙居小学的人民教师,当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当她看到还有两个学生滞留在教室时,她没有顾及个人生命的安危,却义无反顾的去解救被困的学生,最终教学楼轰然倒塌,她和被困学生一起埋在了废墟里,她的身体断成了两截,双手却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无独有偶,德阳市东汽中学班主任教師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他没有选择独自逃生,却将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卫蜷伏身下的4名学生。4名学生获救了,而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他曾经耕耘不辍的三尺讲台。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魂。
吾生也有涯,奉献也无涯。一个人的自然寿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掌握寿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若将有限的生命,奉献到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事业的中去,必然会实现“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人生价值。有人说“人性是自私的”,或许是吧,但有价值的人生必定是一个不断摒弃自私恶念,不断向善,积极提升自我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人性的“暗面”将被生命的光辉烛照光明。
四、结语
“班主任”、“人民教师”,这光彩熠熠的名词,所承载的已远远不仅学生的未来,还有家庭的期待,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班主任”远非一种职业如此简单,却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那明净的教室,放飞了一个个孩子们的希望,而班主任却是始终守候着这个“温馨的窝巢”;那块满字的黑板,书写的是大道真理,擦去是浮嚣功利;指间旋转的粉笔,画出的是雨霁的彩虹,洒下的是牺牲的血雨;还有那个讲台,托起的是满天下的“桃李”,奉献的却是无悔的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载http://edu.sina.com.cn/l/2009-08-24/1013176372.shtml,2012年12月26日访问。
[2]李镇西著:《做最好的班主任》[M],丽江出版社2008年版。
[3]蒋萍华:《班主任培训策略》[J],《教育》2011年第21期。
[4]秦彬:《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6期。
[5]李晓燕:《论专业化班主任的基本特点》[J],《天津教育》2011年第07期。
[6]张杭周:《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5期。
[7]萧斌臣:《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M],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关键字】勤/责任心/奉献
中图分类号:G625.1
俗语讲“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荒于嬉”、“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谓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干什么事情,只要你始终保持勤勉上进的精神,必定能将事业做到成功,至臻完美。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负责一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琐碎工作的人民教师,“勤”对于“班主任”来讲更加不可或缺,是作为一个合格班主任的首要品质。“班主任”既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内外的生活关怀;同时又是班中全体任课老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发挥着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制订课堂常规,评鉴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任务。由此可见,“勤”是对一名“班主任”最起码的要求,但问题是“勤”就一定能做好班主任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一、“勤”不能涵盖班主任所应负担的全部职责
2009年教育部曾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知,该《规定》第三章对“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做了科学的界定。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即“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组织管理班务活动,一方面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好班级秩序,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另一方面,组织指导班级集体活动,如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意识。三是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等。四是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一方面,班主任要联系和组织各任课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在学生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班主任有义务联系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努力形成教育合力。除此以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完成每一学年度的教学任务,履行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
由此可见,仅仅凭借“勤”并不足以将“班主任”的全部职责履行完毕。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是联系各任课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纽带,“班主任”在勤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履行好“班主任”所应承担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人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诚然,“三尺讲台”上的勤勉耕耘让教师收获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自己的尊严与价值,但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这些远远不够,还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用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撑起中国教育美好的明天。
二、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有责任心
古语道“人无责任不立”,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难以立足于世。虽是古语,但拿到现代去审视,仍然受用无穷,也更加见其真谛和蕴涵。“班主任”不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还扮演了一部分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如何将这两个角色有机统一,除了勤奋的耕耘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工作。
“知识改变命运”,是言通过知识的积累可以改变个人自身的命运;“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则道出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教育虽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职责,而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的任务,但不可否认,“班主任”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班主任”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发挥了枢纽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班主任”身上的重任不仅限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前途,也包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作为一个“班主任”,其责任心该如何体现呢?李镇西先生在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给出了答案。李镇西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有两类班主任,一类是事无巨细的守着学生,从早操、早读、课间操、午休,到打扫卫生、上晚自习,再到寝室熄灯,班主任都辛辛苦苦的陪伴着、监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生怕每一个学生离开自己的视野;还有一类班主任,并不时刻守候在学生身边,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和自理能力,他并不时时出现在教室里或操场上,只在必要的时候去维持一下学生秩序,但班级纪律却非常不错。这两类班主任谁才是负责任的老师呢?李镇西先生指出,后者才是真正负责任,有责任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不仅要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要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班主任并不缺乏前者,而对于后者,则不是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的。”
三、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有奉献精神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而非索取”,这句话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并从中寻找到乐趣。
汶川地震是我们不愿提及的全民族的灾难,但大灾有大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向倩即是其中之一。向倩是什邡龙居小学的人民教师,当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当她看到还有两个学生滞留在教室时,她没有顾及个人生命的安危,却义无反顾的去解救被困的学生,最终教学楼轰然倒塌,她和被困学生一起埋在了废墟里,她的身体断成了两截,双手却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无独有偶,德阳市东汽中学班主任教師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他没有选择独自逃生,却将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卫蜷伏身下的4名学生。4名学生获救了,而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他曾经耕耘不辍的三尺讲台。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魂。
吾生也有涯,奉献也无涯。一个人的自然寿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掌握寿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若将有限的生命,奉献到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事业的中去,必然会实现“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人生价值。有人说“人性是自私的”,或许是吧,但有价值的人生必定是一个不断摒弃自私恶念,不断向善,积极提升自我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人性的“暗面”将被生命的光辉烛照光明。
四、结语
“班主任”、“人民教师”,这光彩熠熠的名词,所承载的已远远不仅学生的未来,还有家庭的期待,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班主任”远非一种职业如此简单,却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那明净的教室,放飞了一个个孩子们的希望,而班主任却是始终守候着这个“温馨的窝巢”;那块满字的黑板,书写的是大道真理,擦去是浮嚣功利;指间旋转的粉笔,画出的是雨霁的彩虹,洒下的是牺牲的血雨;还有那个讲台,托起的是满天下的“桃李”,奉献的却是无悔的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载http://edu.sina.com.cn/l/2009-08-24/1013176372.shtml,2012年12月26日访问。
[2]李镇西著:《做最好的班主任》[M],丽江出版社2008年版。
[3]蒋萍华:《班主任培训策略》[J],《教育》2011年第21期。
[4]秦彬:《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6期。
[5]李晓燕:《论专业化班主任的基本特点》[J],《天津教育》2011年第07期。
[6]张杭周:《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5期。
[7]萧斌臣:《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M],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