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学习生活化探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现代课程论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校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实验,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与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导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较差,在课堂中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果能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必将更易融入课堂。如在教学《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时,教学伊始,老师就利用多媒体显示“夏天小姐姐”的形象,她可爱而清新的模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小朋友们,你们好!”会说话的小姐姐成了一位有灵性的、能与小朋友交流的对象,“快和她打个招呼吧!”这样可爱的小姐姐,谁不愿意和她说说话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运用动态画面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对感知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成了一次有趣的活动。而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二、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的天堂》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是“中国田鱼村”“联合国村”“石雕之乡”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运用生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如当推销员、导游、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如学习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枇杷、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四、开发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校园内有老师,有学习伙伴,有学习的气氛,课堂内外永远是学习的好时间、好地方。黑板报的“实验园地”的“一词一句一诗”,每星期换一期,要求学生把每一期内容抄写在“采蜜集”(读书笔记本),并背诵下来。语文活动课凭“通行证”入场,学生自制通行证,上面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名人名言、古诗、诗歌等,进教室把通行证给“警卫”,并背诵出来,方可进入。制作古诗卡,课前朗读、背诵。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在班上交流学习。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在家庭进行“餐桌话题”交流,进餐时间,孩子把一天里学习、生活中的事情讲给家长听,并认真地回答家长的问题,家长根据孩子在“餐桌话题”时的表现,每月给予评价。设立孩子的专用书柜,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雕刻藏书图章,一定的图书量是课外阅读的保证。要求学生在家每日读半小时课外书,并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中高年级学生每人设一本“采蜜集”,摘抄积累优美词句,并写读书笔记,配插图,培养多方面能力。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
其他文献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进入初中后,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意志薄弱, 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 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  一、掌握好起步阶段的学习  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 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 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研究,进行有年,收效显然,困惑亦多。探索前行,应是恰当写照。概言之,此项研究,重在怎样做,而非做什么。也就是说,主要并非所谓开拓前人目光不及的领域,尤其不
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从欧洲引进的教学方法,与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交际教学法在中国有将近30年的发展历史,逐步凸显出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越性,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否作为我国英语教育中主流的教学法仍值得商榷。下面我将从交际教学法的定义、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交际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几个方面来探讨交际教学法。  一、交际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 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点。通过探究性实验, 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体会学习的乐趣, 增加学习的信心。从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探究性学习依据的主要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
马克思既非宗教研究学者,亦非《圣经》解经专家。但是,他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对宗教的批判,以及由此对人类社会罪性的反思与批判,其为迄今为止所有宗教思想家和批判家所无法企及的
【摘 要】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是教师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人们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对其重要性的呼吁势在必行。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 重要性  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讨论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了,但是“时谈时新”,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究其原因不外乎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以及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综观儿
A novel technique combining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EPD) and reaction bonding process (RBP) i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thick ZrO2/Al2O3 composite coating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