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中数学建模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de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中点之重,也是一个难点。它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本文就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的过程、具体的建模分析方法、数学建模在应用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数学建模;分析方法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的特点在于概念的抽象,逻辑的严密性以及结论的准确性,并且应用广泛,它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已经向经济、金融、医学等方面发展。所以要想使数学得到充分的应用,必须学好数学应用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数学建模的模式来教学。
  一、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数学建模。所谓的数学建模就是对遇到实际问题时,不是直接就现实材料本身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经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恰当的运用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通过结果来显示在实际问题中的含义,合理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
  1、认真审题。建立数学模型,就必须认真审题。实际的应用题中,一般都比较长,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专有名词、概念比较多,因此在读题目的时候必须耐心,不可浮躁。深刻的弄清楚实际问题的背景,弄清楚问题中的主要已知事项,有利于建立模型。尽量掌握多的建模的信息,挖掘实际问题的内在规律,还要弄清楚所求结论的限制条件等等,都必须认认真真的做好审题工作。
  2、进行抽象分析。通过了解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适当的建立坐标系,把文字语言简化成数学语言,就是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将数量关系通过数学公式或者图形形象的表示出来,这就是数学建模。
  3、简化问题。对应用题的问题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的事项,明白它让你所求的内容,再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联系数学知识,用精准的语言将问题简化。
  4、大胆假设。对一些问题可以进行大胆的假设,当然这是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不能够凭空想象。
  二、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具体的建模分析方法
  1、列表分析方法。在应用题的解决中,通过运用列表的方式来探索问题,这样一来,就比较直观的看出问题所在。
  2、图像分析方法。通过图像中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方法。图形给人明朗的感觉,将数量之间的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
  3、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寻找关键量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的模型方法。
  三、数学建模在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熟悉问题的情境中掌握重要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在应用题中的常建立的数学建模有如下几种:
  (1)通过直观图形,来显示解题过程。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这充分的说明了图形在应用题解答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近几年的应用题中的概念较多,字母符号也比较多,文字的叙述也相对来说比较繁琐,这就增加了应用题的难度,这时候,通过直观的图像将这些复杂的关系表达出来,有助于解题。
  (2)通过整合相关信息,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展现出来。适用于题型比较长,而且内容繁多,数据也较多,这时候就需要整合信息,加以梳理,来解决问题。例如:据有关信息统计,防城港港口2008年、2012年内外贸吞吐总量分别为3700万吨和1.0058亿吨,其中2012年的内贸和外贸吞吐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30%和25%,问题就是分别确定这个港口2012年的内贸和外贸吞吐量。这类的应用题就比较复杂了,学生突然看到这类的题目就傻了眼,但是静下心来,慢慢对信息进行整合,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
  (3)用数学方程式或者函数解析式来表示。通常情况下,问题比较多,那么相应的模型也比较复杂,学生应该把实际具体的问题用数学语言来展现出来,然后从数学的角度反映实际问题,常用数学方程式和函数解析式来表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建模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顺应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特别是在应用题的解决上,能够形象直观的将内容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解答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完善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宿维军,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5):865-868
  [2]冯永明,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构想与实践[J].数学通讯,2000,(7).
  [3]孔凡海,中学数学建模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1~2):24-25
  [4]刘久成.强化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0(60):53-54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化的产生和出现是人类科技历史和信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新,并因此引起了一场影响广泛并巨大的产业革命和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时代与人文精神的概念,并分析了数字化时代对人文精神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0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宣告数字化的
摘要: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不能简单地按部就班地把实验做完,而应当有所思考和钻研,带着探究问题、寻找答案的科学心态面对实验,在实验中注意观察、讨论、分析、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只有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实验,学生才能真正从中学到知识
内容摘要在化学教学实践中,面对学生的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有的时候在所难免,换个角度看“异常现象”有时其本身就是科学的正常现象,我们应该努力克服以往教学惯性的影响,不要急于当场否定,而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实证的精神引领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查阅资料等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就是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探究;研究对接;三维目标的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8  1 研究的背景  
摘要:高等数学中利用重要极限求解函数极限是高等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求解极限问题是必须要很好掌握的技巧。本注记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指出对教师和学生在利用此重要极限时不经意就容易犯下的错误。  【中图分类号】O174  众所周知函数 当x→0时的极限等于1,这就是《高等数学》教材中俗称两个重要极限中的一个:  为更好地使学习者利用这个重要极限公式进行求解一些复杂函数的极限,许多参考资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今社会英语的普及度日益加强。初中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贯穿于初中教学的始终。在初中阶段进行英语教学必须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使命,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英语教学的实践以及现阶段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英语合作学习成为英语教学中广泛采取的教学手段。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还是存在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的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凡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是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也要应新课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针对高考,通过理清基本概念,夯实基础;精选例题,针对性训练几个方面浅谈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学习数学,除了坚实的基础、科学的方法,缜密的思维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素养,也是学生考试制胜的关键。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训练如下两个方面。  1.思考问题全面  在一些数学问题中,相同条件下往往隐含着不同情况,需要对每一种情况都要做出分析,缺一不可,以求出正确答案。  例1、如图,在△ABC中,∠C=30°,AC=B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科学课堂教学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如何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这个学习求知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喜悦。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会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培养创造力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