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性早熟的诊断方法和形成的病因

来源 :中国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婴幼儿性早熟的诊断方法和形成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婴幼儿性早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性早熟的形成的最主要病因为饮食习惯,占总数的97.5%,主要为经常服用蜂皇浆及牛初乳,占总数的35.0%;其次为误服避孕药,占总数的20.0%;再次为经常服用蛋白粉、经常应用增白化妆品,均占总数的15.0%;之后为有新生儿脑膜炎史,占总数的12.5%;最后为其他,占总数的2.5%。40例患儿中,外周性性早熟12例,部分性性早熟28例,分别占总数的30.0%、70.0%。LHRH试验结果显示,LH、FSH基础值分别为(0.35±0.18)IU/L、(1.55±1.43)IU/L,峰值分别为(14.92±15.47)IU/L、(13.36±9.37)IU/L,LH峰值/FSH峰值>0.6,其中外周性性早熟患儿的LH、FSH基础值分别为(0.86±0.16)IU/L、(2.40±0.40)IU/L,峰值分别为(1.32±0.27)IU/L、(3.00±0.50)IU/L,LH峰值/FSH峰值>0.6;部分性性早熟患儿的LH、FSH基础值分别为(0.95±0.20)IU/L、(2.54±0.51)IU/L,峰值分别为(1.44±0.31)IU/L、(10.20±1.86)IU/L,LH峰值/FSH峰值<0.6。结论:婴幼儿性早熟的诊断方法为主要为LHRH试验,形成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习惯。
其他文献
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2003年6月发表了特约撰稿人Ma ry G.Padua教授的文章,对获2002年全美景观设计年度荣誉奖的俞孔坚教授及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广东中山歧江
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自身需求的矛盾性日渐突出,缓和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是人类对新型空间,即层际景观空间的开拓.系统地阐述了层际空间的内涵与外延、类型及城市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的检验,是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的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控,通过这种手段能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有效性实施进行完善。近年来
介绍刚刚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第40届IFLA国际园林风景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得大奖的方案,构思完形过程和主要设计内容.该方案以大昌古镇为三峡地区的代表点,展示处于消失边缘的古城
目前临床所用的常规心电电极片,是直接在人体皮肤上粘贴,长时间使用易出现皮肤过敏甚至接触性皮炎,甚至揭除电极片时患者会出现疼痛。为此,笔者对电极片进行了改良,设计了一
本文在系统的回顾了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相关关系、政府控制与公司价值相关关系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6至2009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政府控制因素、公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