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系统的回顾了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相关关系、政府控制与公司价值相关关系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6至2009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政府控制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占很大部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上市公司受到很多政府控制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政府控制因素的影响下,笔者预期国有上市公司可能因为政府控制而有机会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那么通过实证检验是否支持这一假设?哪些政府控制因素会影响国有上市公司价值?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第一问题。第二,公司治理的研究普遍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的作用,但这一结论的是以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为前提的。中国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政府因素的干预,那么在政府控制因素的影响下,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能否发挥理论意义上的作用,是本文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第三,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除国有上市公司外,还存在大量非国有上市公司,这些非国有上市公司是依靠市场经济规律产生的,受到政府控制的影响较少。那么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情况与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情况之间有什么异同?公司治理对两种性质不同的公司的价值的影响有什么异同?回答这个问题对国有上市公司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因此对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为了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政府控制等背景进行的分析,指出政府控制可能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抑制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在对相关文献的评述中,本章分别从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政府控制与公司价值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方面,笔者主要总结归纳了高管因素、股权因素、内部激励、外部监督等主要公司治理因素的研究成果。在政府控制与企业价值方面,主要总结了政府股权、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政治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相关文献。笔者最后对文献进行评述,并指出现有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笔者的一些设想。在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后,笔者从两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第一方面分析了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的所处的地位,并分析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情况,随后从政府控股、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公司高管在政府任职并参与人大等权力机构这几个角度分析政府控制因素,并从理论的角度判断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二方面为公司治理相关的理论分析,主要从委托代理、股权结构和激励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治理理论基础,并将这些理论基础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结合,同时分析政府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奠定了理论基础后,笔者提出了政府控制层级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政府控制方式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高管政府任职背景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公司治理因素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四组假设。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6-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建立政府控制因素(包括政府控制层级、政府控制方式、董事长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政府任职背景、董事长担任人大、政协代表),公司治理因素(股权比例因素、董事会因素、高管激励因素)与公司价值的回归方程,以验证本文基本假设。此外,为了使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本文还提供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回归结果作为对比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笔者发现在政府控制因素中政府控制层级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正向相关,假设1得到验证。政府控制方式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无关,假设2没有得到验证。董事长担任人大代表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正相关,董事长在政府部门任职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正相关,假设3得到验证。同时在对董事长有过政府部门任职经历的样本做进一步分析时,发现任职职务越高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越有积极影响。在对公司治理因素的回归结果中显示,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前十大股东股权比例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正向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比例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不相关,高管薪酬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不相关,假设3也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最后在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回归结果中发现除高管持股外,其他因素均与公司价值相关,且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U型相关。这说明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效果要好于国有上市公司。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中,政府控制层级越高、上市公司董事长担任人大代表、上市公司董事长有过政府任职背景,都能为公司价值带来有利影响,这三个指标表明政府控制能够为国有上市公司带来好处;在对公司治理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只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前十大股东股权比例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相关,而其他公司治理因素则无法取得显著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研究中,公司治理则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些都表明在政府控制的影响下,公司治理结构有可能无法发挥其传统意义上的作用,而政府控制却能对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吸引力。这也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并不足够成熟,国有上市公司也没有彻底转变为现代意义上市公司。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政府要不断减少对国有公司的政府控制,并促进市场经济环境的建设。同时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建设也不能过于急躁,要更多得依靠市场去推动国有公司的发展而不是依靠行政指令。本文的创新主要是实证研究了政府控制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并研究了在政府控制因素影响下,公司治理因素与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具体来看,在以往的公司治理研究中,政府控制因素往往是被忽略的,但政府控制又恰恰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个特色所在,因此本文在详细探讨了政府控制影响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多个有代表性的政府控制因素,并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样的研究无疑更能体现中国市场经济特色。从政府控制因素出发,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在政府控制因素影响下,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证明了政府控制下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未能发挥预期效果。通过上述研究,笔者发现了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决定因素,这个研究不仅对国有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是一个判断,同时也是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情况的侧面反映,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的不足之是虽然笔者极力将政府控制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但从目前的理论积累和数据基础来看,只能提取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虽然能够形成结论,但却无法形成系统,也只能寄希望于日后的相关研究能够所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