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理并蓄 创新学科融合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特尔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Intel 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旨在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2010年将这个项目带入中国,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起,设立“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中国也成为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设立“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的国家。获得“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除获得奖金奖励外,还将有机会参加由英特尔公司组织的一系列科技教育培训、交流和观摩活动。本期介绍的是201 6年十佳科技教育中学组获奖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1963年创办的全国首批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历时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语特长、文理并蓄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绩骄人。南外具有鲜明的外语教学特色和卓著的教学成绩。优质的师资、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课程设置、频繁的对外交流机会,为学生的初中、高中阶段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迄今为止,南外已为国家输送了数百位优秀的外交骨干人才,其中有10多位校友出任中国驻外大使,40余位校友担任国家驻外参赞、商务官或武官,40余位校友先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南外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也在国内外金融、商业、科学、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国家所需要的社会精英栋梁人才。
  进入21世纪,南外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上。“中国灵魂”是中华儿女的民族之根。有了中国灵魂,才能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之上凝聚世界文化的精彩,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自己。“世界胸怀”是一个现代人的开放之眼。有了“世界胸怀”,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高瞻远瞩,拥有更为开阔的思路和战略眼光,成为世界通用的现代化人才。“现代人”是具有现代化的知识背景与能力,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方式,良好的与时代匹配的科学素养的人。
  以创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全面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在“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目标引领下,学校提出培养有外语特长、文理并蓄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后备人才的二级培养目标,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人文艺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最广阔的成长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和提升科学教育课程,保证科学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南外开齐开足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相关科学课程,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科学教育。学校始终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基础的科学课程,每周1节课列入高一课表,让学生学会寻找研究课题,学会团队合作,并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融入到各学科之中,在研究中全面提高观察、分析、研究和表达能力。近3年涌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基于时滞微分方程的血糖胰岛素调节系统数学模型分析”“探究电镀中电镀工作条件对于镀层耐磨度的影响”“城市公共交通换乘的数学模型研究”等,学生研究涉猎的广度、深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自身见识和能力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
  劳动技术和通用技术也是南外一直用心经营的课程,尤其是通用技术课程,每周2节课列入高一、高二课表,学校投资建设了多间技术课程实验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倒翁制作和稳定性研究报告”“纸张结构造型和强度关系的实验报告”“相片框、小书架等设计制作报告”等一系列研究和设计制作实践,锻炼并奠定了学生研究和创新设计的基础。凭借平时的兴趣和积累,一批批学生在国际创新设计大赛、国际科技实践大赛、中国创造力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捧回金奖。
  信息技术课程是南外的优势课程,也是列入高一、高二课表的必修课程。南外不仅让全体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掌握,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学爱好者,每年有一大批学生参加省市及全国信息学比赛。在2016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NOI 2016)中,南外又取得骄人成绩,参赛的11人中有5人进入国家集训队,人数列全国第一(全国仅50人),其余同学获得4枚银牌、2枚铜牌。近5年中,南外有3名学生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赛获得金奖。
  以融合的科学教育形式,综合实施STEM 课程
  STEM是4个彼此独立又彼此关联的领域,是现代科技竞争的主导和引领学科。STEM教育多采取各学科融会贯通的方式,结合项目加以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等方面的素养。南外在此基础上,又融合人文、艺术等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确立了以“走向大师”创新项目为代表的“STEM ”立体多维课程体系,通过提升校本课程品质、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开拓国际视野课程、开发实验创新课程等抓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立体融合”。
  南外每学期开设“数字化化学实验”“灵敏的触角——生物传感器”“通用技术与创新制作课程”“软件设计与三维模型打印”“青年物理学家辩论”等70多门校本课程,在科学与技术、艺术、人文等的融合中,学生们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解决真实问题,自主构建各种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
  学校拥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学生自发组织了以“让医学走进中学生”为宗旨的病理研究社,以“拥抱工程,创造和谐社会”为宗旨的工程社等近100个社团。这些社团活动推进科学学科之间、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依托已经装备并投入使用的数字化物理、化学、生物、美术及STEM 课程实验室的现代实验技术为手段,以环境、能源、食品、材料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为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与技术、社会相融合的实验创新实践研究。例如,高一部分学生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院合作,对南外校园、家庭、上下学路途中等不同场所大气中PM2.5的含量進行为期1年的监测,并围绕PM2.5与中学生体内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申报省级研究课题。在以此为代表的集成性的主题项目和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形式进行设计和探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两年,南外学生屡屡在国际竞赛中斩获殊荣,先后获得了第27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 2014)金牌、第3届世界青年自然科学锦标赛(IYNT 2015)冠军、2016年美国高中物理竞赛全球第一等骄人成绩。
  南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成学生自由成长的价值取向,学生在这样的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环境中,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身心趋于成熟,实现自我发展,成为真正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南京外国语学校虽然是一所以外语为特色的完全中学,但学校在‘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倡导独立思考的习惯、大胆积极的实践与创新、文理并蓄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铺设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成长之道。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投入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课程体系比较完整,构架清晰,参与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学生范围广,积极为科技教师构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各学科全面开花,成绩显著。”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供稿)
其他文献
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确定了8种K—12年级课堂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practices)。这些实践与核心概念、跨领域概念一起共同描述了国家规定的科学学习目标。与稍早的标准(AAAS1993,NRC 1996)相比,它有一个重要的进步,即这些实践并没有被作为独立存在的学习目标,定义成学生应该了解的有关科学过程的内容。相反,科学实践确定了科学活动中核心概念背后的推理过程、对这
今年3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公布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办法(试行)》,启动了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的试点工作。5月,协会发布了《2018年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细则》,首批高级科技辅导员认证工作将在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7个省(区、市)试点开展。中级和初级科技辅导员的认证也将陆续在上述地区启动。本刊就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
在学校里担任科技辅导员往往被认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不仅常常需要搭上自己的业余时间,投入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很难在职称晋升中获得认可,而且还需要尽力争取校长和家长对于科技活动的重视和认可。不过,即使这样,仍然有大批的一线科技辅导员不计名利、不辞辛苦,为推动科技教育发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才智。2018年,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正式启动了科技辅导员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旨
吃饭的时候很无聊?用一个在灾难边缘保持平衡的餐具雕塑震撼大家吧!  实验条件及材料  ●餐叉  ●甜品匙  ●火柴  ●马克杯  活动步骤  (1)在开始实验之前,请检查一下叉子和勺子的重量是否差不多。如果你准备的勺子比较重而叉子比较轻,那么要完成实验的难度就比较大。  (2)将叉子和勺子放在桌子上,将你用它们吃东西的一端相对放置,也就是叉子的尖齿对着勺子的尖端。  (3)将勺子的尖端交错叉在叉子
《基于元认知的建模策略可以帮助高中生学习物理概念》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  ·2018年5月  美国孟菲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在高中物理电路单元的教学中,采用了一系列包含心理、物理、模拟和数学模型的元认知工具,并获取了课堂行为观察、个体学生反思、小组创建海报、课堂讨论等数据,以考查基于元认知建模策略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概念转变。研究发现,学生物理概念
使用电脑时戴墨镜似乎并不是个好主意,但如果你的眼镜使用正确,它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实验!  实验条件及材料  带有LCD屏幕的计算机  偏光太阳镜  1罐葡萄糖浆(glucose syrup)  活动步骤  (1)把葡萄糖浆瓶子上的标签取下来。  (2)打开你的电脑,想办法把屏幕变成白色,可以通过改变你的桌面背景,创建一个空白的图片文件,打开一个新的文件或在互联网上查找一张白色的图片。  (3)戴
The Cover封面故事  廉價的、具有创新性的毒液治疗法或可拯救成千上万的蛇咬受害者:最终解决一个被忽视的健康问题之势正在形成,这是贫困、边远地区的福音。 Features特写  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起源于不利的热泉之中:研究人员对于热泉及海底热液喷口的研究可以帮助搜寻冰冷卫星及火星上的生命。 News科学新闻  COVID-19如何使得美国劳动人口的性别歧视变得更加恶化:与男性相比,这场流行病
研究背景  目前中小學教师或课代表每天手工登记交作业情况、核查出没有交作业的学生,耗时耗力,且容易发生差错而需要二次核实,部分科目的作业批改后还要人工登记作业成绩等。人工收作业登记效率低下常常让教师们苦恼。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走访了几个小学、初中的教师,得知他们常常为找出谁没交作业而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开发一套提高作业情况登记效率和记录分析作业成绩等第的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思路  图书馆的
用吸管与纸箱打造密室逃脫
研究背景  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现今最普遍的癌症治疗方案,但这些方案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药品虽然能治愈癌症,但治疗过程却同时会引起副作用,故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研究如何使用纳米药品以降低不必要的伤害,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研究使用了一种纳米粒子,其由4-羟基苯硼酸频哪醇酯與1-金刚烷羧酸(BA-ADA)合成,是一种具自由基(ROS)响应性的药品传递系统,使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