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重视“绪论”课教学,应用恰当的课堂导入方法,重视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电工基础;兴趣;激发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的重要因素。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电工基础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重视“绪论”课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学科的绪论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学生往往对绪论课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绪论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我在绪论教学中,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用现有知识探讨,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采用恰当的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师对导课环节重视不重视,是否精心地进行设计,其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奠定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基础,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教学。
  1.生活经验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现象?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演示实验引入法
  演示实验是展示电工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谈为神奇,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例如:“自感现象”一节,我先安排两个演示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演示通电自感,另一个实验演示断电自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往往由实验现象产生一系列的疑惑,至此,教师适时引入课题:为什么电路中开关闭合的一瞬间灯泡会逐渐变亮?而开关断开的一瞬间灯泡又会慢慢的熄灭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主动地融入到你所创设的课堂氛围中。
  3.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大家都用过收音机吧?普通收音机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短短的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本节课就可沿着这几个问题逐渐展开。
  三、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和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2.注重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子电工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对一些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计算,都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对技校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很多过去难以形象说明的公式、原理、定律,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表达,其生动、丰富的画面,美妙动听似音乐效果非常吸引学生,从而广泛地刺激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真情实感是中学生写作辅导中的一个要点,也是一个难点。通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努力,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我手写我口”的乐趣,从而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真情实感;兴趣培养;细致观察;加强实践  中学生的作文大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叹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总是要思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就要先抓主要矛盾。目前多数中学
摘 要:本文就近年来高考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的命题方向及解题技巧进行探索,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技巧。  关键词:听力;阅读理解;命题方向;解题技巧  一、听力  (一)命题方向  听力试题从听的角度测试考生接受语言,尤其是掌握并获取语言交流中核心信息的能力。根据考纲和我校的学科知识汇编,听力测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理解主旨和要义;②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格、数据
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
期刊
摘 要: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根据“课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10条要求,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喜欢读书、爱护图书;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应用初步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注意积累与背诵。因此低年级年级阅读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阅读首先要让他们能朗读课文并感
一、以情激学  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 像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出去。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们看书,自己便跟了去。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
期刊
摘 要: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成绩,阻碍了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分析造成两极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入手,缩减两极分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两极分化;原因;对策  一、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原因  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得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比其它学科严重?这个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一)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极分化的潜在主因 
摘 要:高中政治教师运用情境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需遵循学生特点和政治学科需求的原则,而情境化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讲求效能。本文主要探讨在确定对高中政治情境化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变革之后,合理借鉴多元化理论,通过其在导入新课、切入并突破教学重难点、设置作业等环节的运用,以期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多元化理论  多元化理论是指每一个人都拥有多种相对独立的智
摘 要: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英语;习惯;培养  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教育也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学习习惯